【无悔华夏名臣集会】【秦楚汉篇】——项王亚父范增
2022/06/05909 浏览综合
此贴由【无悔华夏星辰组】最后的绝地武士钢蛋(亦是本人)首发于TapTap论坛,禁止一切形式转载。
本帖将会涉及历史、文化、古代军事、游戏,等多元话题。
—————————————————————

名臣:范增
称号:项王亚父
名臣类型:政治(政)
稀有度:地(紫卡)
初始四维:
治民-1、统军2、执政0、名望2(初始总能力3)
专属装备:玉玦
政策:鸿门宴、奇计
家仆:亚父骑从
—————————————————————

范增,居鄛人。秦朝末年著名谋士、政治家,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
范增早年投奔项梁于薛地,跟随项羽参加巨鹿之战、攻破关中,屡献奇谋,被项羽尊为"亚父",后被封为历阳侯。
鸿门宴时,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劝说项庄舞剑,借机行刺刘邦,终未成功。
汉高帝三年(前204年),陈平施展"离间计",使范增受到项羽猜忌,辞官归家,途中病死。
—————————————————————
关于玉玦
玉玦,古玉器名,玉饰的一种。玦通决,形如环而有缺口。新石器时代、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墓葬中,常有发现,多放置于死者的耳旁。到汉代,主要作佩玉用。
玉玦用途,古今说法甚多:一作佩饰;二作信器,见玦时表示有关者与之断绝关系;三寓意佩戴者凡事决断,有君子或大丈夫气质,如"君子能决断,则佩玦"。
自古满者为环,缺者玦。玉玦古时多为王侯佩带,玦者乃遇满则缺的意思,王侯佩带是为警示,告戒其不可自满也不可自以为是。
关于鸿门宴
《鸿门宴》,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
当初,西楚霸王项羽与西汉高祖刘邦争天下,作为项目主要谋士的范增献上“鸿门宴”一计,欲斩杀刘邦于酒宴之上。项羽叔父项伯得知范增计划,由于他和刘邦谋士张良有故,因此连夜前往刘邦军营,建议张良速逃亡,但张良决定报告刘邦。刘邦对此消息感到非常震惊,并立刻向张良请教对策。
鸿门宴的失败,一方面展现了范增与张良在是智谋上的差距,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两位领袖项羽与刘邦在用人以及领导能力上的差距。
关于奇计
奇计,出自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
范增平时在家,好出奇计。陈胜大泽乡起义时,他年届七十。不久,项梁率会稽子弟兵渡江而西,成为反秦斗争的主力,范增前往投奔,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智慧贡献给反秦事业。
范增和项梁相会于薛地。当时陈胜已被杀害,张楚大旗已倒,反秦斗争陷于低潮,项梁、刘邦等义军首领正相会于薛地,商议挽救时局的方针和策略。范增的到来适逢其时。
范增见到项梁等将领,首先分析了陈胜所以失败的原因。他认为,秦灭六国,楚人的仇恨最深,人们至今还怀念被秦人冤死的楚怀王,因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是有道理的。而陈胜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不立楚王之后而自立,不能充分利用楚国反秦的力量,导致其势不长。接着范增论证和提出了反秦的策略,他认为项梁渡江以来,楚地将领纷纷前来依附,就是因为项氏世代为楚将,人们以为他能复立楚国社稷。他建议应该顺从民众愿望,扶立楚王的后裔。项梁等人毅然接受了范增的提议,找到了在民间替人放羊的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复立为楚怀王,草创了楚国政权。”
关于亚父骑从
亚父,表示尊敬的称呼,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 一般特指人物范增 。
东汉·班固《汉书·陈平传》:" 亚父欲急击下荥阳城, 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 。"
骑从,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一般指骑马的随从。
据说当年,项羽中陈平之计,逐渐猜忌范增。范增大怒,说:"天下事大局已定,君王您自己看着办吧。希望您把这把老骨头赐还给我,让我回乡为民吧。"项羽允许范增辞归。范增启程,未到彭城,背上生毒疮发作而死。
隐喻范增的愤愤离去,注定了项羽势力的败退。
—————————————————————
【无悔华夏小剧场】:

孙子:不知范公今隐居之地,可有贤君?
范增:竖子不听吾言,终有今日!
孙子:看来范公不曾原谅呐。
—————————————————————
【无悔华夏星辰组】,一个致力研究无悔华夏的人物多样性玩法,探索可持续性、充满平衡性的玩家思路的纯民间组织。
我们欢迎任何正面研究游戏的攻略作者加入。
群号自提:60072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