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小日子武士真实身份竟然是……

投票修改于2024/09/30389 浏览轮回重生
谈及唐文化与日本文化,总是争议不断。《代号:斩》作为一款以 “独特唐风,国风肉鸽动作新游” 为标签的游戏,在最初接受问卷时我就大胆预测:以唐文化为题材,必定容易引发到底是唐文化还是日文化的争议问题。果不其然,在逛论坛时发现,有玩家提出 “一眼日系” 的观点。在完整游玩整个游戏剧情后,我只能说某些地方确实有点像日系风格,比如其中的大头怪角色。
一、外观分析
①     大头怪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个地中海发型,酷似日本武士发型 —— 月代头。在日本古代,武士为避免战斗中头发散落遮挡视线,剃掉头顶中前部头发,形成这种独特发型,它承载着日本古代武士文化的内涵。这种发型似乎也在传达着一种理念:“我变秃了,也变强了。”
但从游戏中大头怪的攻击方式看,他用大头撞击地面攻击,难道是常年以头抢地导致的中年秃发危机?虽牵强,但确实勉强与 “秃头 = 变强” 挂上了钩。
除了明显的地中海发型外,大头怪还有两个特征,大脸上鼻子位置的圆形方孔钱以及条纹背带裤。
②     日本武士在脸上的妆容多以红白色颜料显示决心、黑色加粗眉毛显示威严或戴面甲保护面部,不论是外观上还是寓意上,这都与大头鼻头上的金色铜钱不符合。
③     日本武士服常以黑白灰蓝色系居多,图案简单小巧,绝不会像大头怪一样整个都是条纹且色泽丰富。
TapTap
日本武士服多为黑白灰蓝系,“小日子” 大头怪衣服是红蓝条纹,款式和寓意皆无关联,差异明显。
二、身份探讨
谈到日本文化中的武士,有地中海发型的通常代表上头有君主的藩士,也就是“打手队长”, 他们有人给发“工资“”,平时生活也有人可以使唤,自然也更加有时间追求 “极致” 的 “变强之道”;而拖把头浪人发型代表失去君主、生活困苦潦倒的武士。可以说,“地中海”就是武士中身份与荣耀的象征。
大头怪作为一只小怪,伴随其一起刷新出来的有喷火的小孩、扔球的阿飘、转碟子的刺客,其最终 Boss 名为 “傩奴”。从字面来看,“傩” 通常指流行于中国一些地区及受中国文化影响国家的古老文化艺术形式和宗教祭祀活动,“奴” 一般有奴隶、附属的意思。再根据游戏剧情,少将军高仙芝汇报称刺客伪装成庆典中的表演者。所以,大头怪扮演的只是一个表演者,在唐朝,表演杂耍戏曲的叫 “伶人”,地位一般比较低下,与代表荣耀的地中海武士头的身份相差甚远。
TapTap
藩士为日本君主的高级打工仔,有钱有时间,浪人则是落魄武士居多,其发型在一定程度上是身份的象征
三、探寻真相
总总迹象表明,大头怪的身份绝不是日本武士。那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他又代表谁呢?
之前分析大头怪是个表演者,在那个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 的朝代,有什么表演者会顶着光头出现在庆典中呢?搜索关键词“古代,表演,光头”,一番搜索却并无结果,但好在一次游戏中我发现大头怪出现后地上那个不会跑的、大红眼珠子瞪出激光的怪,是大头怪头上掉落的,类似茶杯的东西,并不是大头的头发。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到的川剧滚灯表演,一个光头男人头顶一碗装着煤油的土碗,碗中的灯芯与烛火随男人动作晃动,男人还会做怪相,让灯碗在头上晃晃悠悠,岌岌可危。再次搜索关键词“头上顶灯碗、杂技戏曲表演”,终于确定,这是我国国粹 “川剧滚灯表演”。
TapTap
这头顶的茶壶,不会是油壶吧,我被这小玩意打了好多次,好久之后才发现他不是刷新出来而是掉落的
川剧《皮金滚灯》是川剧小丑中的经典巨作,也是独门绝活。讲述书生皮金因迷恋赌博,妻子训练他 “滚灯” 技巧,把点燃的油灯顶在头上做各种动作不能让灯掉下来。剧中以丑、逗、耍、顶、吹为主要表演手段,将耙耳朵故事和川剧绝活巧妙融合。
TapTap
川剧滚灯绝技:丑逗耍顶吹。要不是小时候奶奶抱着看戏曲频道还有点印象,还真不一定想得到
①   
在川剧滚灯表演中,表演者为丑角,负责为观众带来欢乐和笑声。脸部特点通常是鼻梁抹白,两腮涂红,眼圈勾画如儿童,独特的脸谱化妆方式增强了表演的喜剧效果。
游戏中的大头怪也比较滑稽,与丑角形象有相似之处。
TapTap
生旦净末丑,丑角可调节气氛、讽刺不良,丰富角色类型,让戏剧更生动,绝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②   
在服饰方面,滚灯中的丑角服饰色彩鲜艳、造型奇特,以吸引观众注意力。通常穿大红色褶子,戴大红色学士巾,顶灯时脱去褶子、帽子,只穿红色绣花肚兜,露出光头。
游戏中大头怪穿着条纹背带裤,裸露上身,在唐朝算是不合常规的搭配,成功吸引了观众注意力。至于 “红蓝条纹”,在唐朝那个服装色彩丰富多样,且主要以“红黄绿蓝紫”居多的时代,作为节日庆典的表演者,服装贴近这方面设计也很好理解。
TapTap
川剧滚灯正面临着观众渐少、传承艰难的困境,但它独特的魅力不应被忽视,需各方努力让其重焕光彩。
③   
在道具方面,滚灯表演通常为油灯和板凳,而油灯更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油灯就是滚灯演员的第二生命。
这正是对应上了大头怪被打败后 ,“茶壶” 掉落地上但仍可继续攻击的设定。
④   
川剧滚灯演员大多为光头,不仅出于表演时顶灯稳定、动作灵活的需求,也有助于塑造丑角形象。
而大头作为唐朝人似乎不应剃头,但游戏剧情中石国公主的弟弟被迫去大食国寻求庇护,且后续剧情显示庆典中的刺客是大食国人。石国地处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附近,是连接唐朝、吐蕃、大食等的重要通道和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大食国即阿拉伯帝国,与唐朝安西都护府以西接壤。大食国地处的位置其宗教信仰决定了那里可能有剃头的人存在,唐朝海纳百川,在庆典之日接受周边异邦小国融合中原传统表演的傩舞祭祀也变得合情合理起来。
TapTap
与变脸、吐火并称川剧三大绝活的滚灯表演,其表演难度并不比另两项绝技低
至此,无论是发型、服装、装扮还是道具,都表明大头小怪的身份是川剧滚灯表演者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其是小日子武士的可能性。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厢猜测。
最后,我想说,作为以唐风为标签的作品,确实容易引发争议。大唐时期辉煌灿烂、开放包容、文化繁荣,日本在这个时期学习到的唐文化真的不要太多,在经过多年演化,融合自身文化演变出了独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但始终带着大唐文化的影子。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中国大量引入日本动漫电影等作品,导致很多人对某些元素固有观念是觉得它是日本的,甚至分不清这是日本的还是唐朝的。
比如和服与唐装,和服在很多方面都有唐装的影子,如色彩的搭配、部分款式的设计等。然而,由于长期接触日本动漫等作品中出现的和服形象,很多人会误将一些类似的元素认为是日本独有的。实际上,唐装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种类和独特的风格,其对周边国家服饰文化的影响深远。
又如日本的建筑风格,尤其是一些古建筑中能看到唐朝建筑的痕迹,如斗拱、飞檐等结构,但很多人可能会因为对日本动漫中出现的建筑场景印象深刻,而忽略了其与唐朝建筑的渊源关系。
这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本国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以便更好地辨别和传承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
那么作为以 “唐风” 为标签的游戏制作者们,是否可以将这些独属于我们的文化特色更加明白地 “告诉” 玩家呢? 比如,在游戏中加入 “文化点” 的概念,当玩家抵达某个独具唐朝文化特色的地方时,玩家可以收集 “点子”,并查看这个地点的特色介绍。 当然,这些东西与游戏本身内容可能无关,但却能在潜移默化中让玩家更好地了解唐朝文化。 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内涵,也为玩家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感受传统文化的机会。当玩家在游戏中探索繁华的***市时,可以了解到唐朝的坊市制度、建筑风格以及丰富多彩的商业活动;当他们来到壮丽的大明宫,能够知晓这座宫殿的历史意义和建筑特色,感受唐朝皇室的威严与奢华。通过收集 “文化点”,玩家可以逐渐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唐朝文化画卷,领略那个时代的辉煌与魅力。 同时,这也有助于增强玩家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游戏中接触到这些真实而生动的唐朝文化元素,玩家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多么灿烂的文明,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之情。 而对于游戏本身而言,以宣传唐朝文化特色为出发点,不仅能吸引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玩家,提高游戏辨识度和竞争力,赋予游戏深厚底蕴和故事内涵,还能提升社会形象,赢得认可赞誉,为未来发展创造机遇。
TapTap
游戏中随处可见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
TapTap
这是个厕所吧,你敢信厕所门口有一堆人在赏烟花,窗口还有一条龙在偷窥……难怪一开始会用闪现做图标
最后,真心期望有那么一天,当某个传统物件出现时,大家首先想到 的是“这是我国某某朝代的 XXX”,而非别国之物。就像这“地中海发型就是 '日本武士'”一样,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能深深刻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灵魂之中,让我们时刻为自己国家的璀璨文明而自豪。
你认为这个大头小怪是什么身份呢 (单选)
日本武士
滚灯表演者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