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球少年到无双之巅的孤勇者

投票04/2855 浏览综合
从街球少年到无双之巅的孤勇者
第一章 街球少年 
夏初晴空,老巷深处,蝉声撕扯着闷热的空气。八岁的常充华踮脚将褪色的篮球投向锈迹斑斑的篮筐——那是父亲用厂里废料焊的“礼物”,歪斜地挂在电线杆上,没有篮网,只有一圈锯齿状的铁皮。球砸在筐沿弹飞,滚向路边,他赤着脚追过去,脚底被碎石划出血痕也浑然不觉。父亲总在醉酒后嗤笑:打球能挣出你的学费?但他不在乎。路灯下,模仿电视里凯里·欧文的蝴蝶穿花运球,膝盖结满血痂,掌心磨出茧子,仿佛疼痛是通向未来的门票。 
十二岁那年,他在中学联赛决赛独得38分,最后时刻一记后撤三分绝杀让全场沸腾。颁奖时,校长将皱巴巴的“MVP”奖状塞给他,台下母亲攥着卖菜攒的胶卷相机,手抖得按不下快门。那张模糊的领奖照,后来一直压在他行李箱最里面。
第二章 北上之旅
冬临刺骨,常充华紧攥着无双青训营邀请函,蜷缩在绿皮火车硬座下。车厢挤满了人,他抱紧背包,里面装着母亲缝补的球鞋——鞋帮绣着歪扭的“坚持”。青训营中,青训教练打量他178公分、62公斤的瘦削身躯,摇头:“这身板连CBA体测都过不了。” 
后来他成了训练馆的“幽灵”。清晨五点,当队友还在酣睡,他已对着录像研究库里的投篮角度;深夜十点,保洁阿姨锁门前,他仍在加练三分,直到双臂胀如铅坠。终于在3018年对阵“冰城”的比赛,教练终于喊出他的名字。首秀2分1篮板2助攻的数据寒酸,但终场前那记跨越半场的击地助攻,像子弹穿透防线,直塞到空切队友手中。替补席不禁惊呼,队长眯起眼:这小子更适合踢足球吧?
第三章 野草与钢钉 
中级联赛的五年,他像野草般在夹缝中生长。3024年8月与“冰城”一役,身高仅178公分的他竟摘下15个篮板,在2米中锋头顶连续点抢,赛后更衣室贴满网友P图:控卫更适合当五号位”三个月后对阵夺命荷包蛋,他送出8记火锅,钉板大帽对方中锋的暴扣,解说尖叫:“这是控卫?分明是踩着弹簧的蜘蛛侠!” 
真正让联盟震颤的是3025年1月27日。对阵帝皇-芝士雪豹的生死战,核心后卫亚马逊脚踝撕裂,常充华临危受命。他化身手术刀,急停跳投如钟摆精准,后撤步三分箭箭穿心,鬼魅抛射戏耍双人包夹。当计分板定格128分时,对手主帅瘫坐喃喃:“我们被一个角色球员屠了”更衣室里,他褪下护腕,露出十七岁骨折留下的蜈蚣状疤痕——那是他第一次扣篮失败的代价。 
未完已续,下帖还有[表情_斜眼笑]
喜欢的朋友们点个赞支持一下!
谢谢啦[表情_开心]
对故事评价一下 (单选)
还想看
一般般
诗人握持
TapTap
TapTap
TapTap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