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和刚的“百日吆喝”救活了公司,但赌上一切的招数只能用一次

9 小时前7 浏览综合
“你是谁?请支持《百日战纪》。”
当小高和刚在互联网随机抓住一个高仿号,发出这句灵魂拷问时,他大概也没想到这个句式会成为最近几个月席卷中文游戏圈的热门梗。
TapTap
简中互联网的网友们对小高和刚高强度网上冲浪的古法营销相当买账。
这张风靡互联网,被网友们不断放飞的举牌照,来自小高和刚的第一条小红书,他今年4月11日才开通的小红书账号在3个月时间内积累起13.6万粉丝,去年年底注册的微博截至目前拥有41.3万粉丝。
在小高的小红书主页可以看到,一条关于“百日战纪打折”的笔记能引来1.3万点赞,生日当天更是收获了3.5万的海量点赞。
这些数字相当可观。我们来比较一下,小高和刚的同事打越钢太郎在6年前就做过这件事——在中文互联网吆喝他的作品《AI:梦境档案》,基本套路和今天的小高和刚如出一辙。截至目前,打越的微博粉丝数在10.9万人。而咱们国内近两年炙手可热的游戏制作人冯骥的微博粉丝数是72.2万。
TapTap
“说实话,我并不太喜欢在公众面前露面,但为了让《百日战纪 -最终防卫学园-》卖得更好,我会努力的。”
小高如此卖力地高强度冲浪,也是因为制作组背负的压力实在很大。《百日战纪》发售前夕,公司已经背了一屁股债,这款游戏的销量,可能直接决定公司接下来的命运。
也不止是中文互联网,小高在推特等社交媒体上也是高频刷脸。如今的玩家们对买量砸钱早已司空见惯,小高和刚这种制作人亲自下场举牌吆喝,仿佛比菜市场拉着你推销新鲜猪肉的大姨还要亲切。
TapTap
效果出乎意料。《百日战纪》在Steam的好评率稳定在88%左右,更关键的是,小高和刚近日在接受彭博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百日战纪》的销售表现亮眼,成功帮助公司渡过了破产危机。
一家日本工作室的命运,因为中国市场的积极反响而改变。这是一个看似很梦幻的故事。
有网友问:小高和刚通过卖惨一时摆脱了倒闭,但他能一直卖下去吗?
这倒是问到点子上了。不论营销玩出多少花样,一部作品到底能收获怎样的反馈,最终还是看质量。《百日战纪》的定价并不便宜,玩家愿意支持一把,一部分原因是小高和刚早有《弹丸论破》系列积累的口碑打底。
在Archipel造访工作室的采访视频中,小高和刚强调的“纯人工”也是让玩家对作品燃起信心的重要因素。以剧本作家为核心,小高和刚x打越钢太郎这样的组合,内容分支复杂到游戏有100个结局……很多玩家在小高的评论区认可了工作室的坚持,“纯人工的游戏玩着才有人味”。
TapTap
不过个人风格强烈必然导致玩家接受度的高落差,小高的风格在《弹丸论破》时期就有点遭人诟病,《百日战纪》有所收敛,但翻看Steam页面的差评区,几乎都在指责冗长又跳脱的剧情,以及“结局过多疑似凑数”的质疑。
在热情吆喝《百日战纪》的同时,由小高和刚操刀原案的《TRIBE NINE:战极死游》却在上线仅3个月就突然宣布即将停服。
TapTap
TapTap
尽管小高在开发过程中仅限于提供世界观设定,并未参与到更深层的玩法和决策中,但《TRIBE NINE:战极死游》的暴死,还是能让我们看出小高和刚急需靠《百日战纪》挽回的,除了现金,还有信任。
自立门户成立Tookyo Games之后,小高和刚的创作之路走得并不顺遂。实验性质的互动影游《终结降临》用户评分3.8,《世界末日俱乐部》和《超侦探事件簿》能看出有在努力改变现状,但和《弹丸论破》还是不能比。
作为一个还算年轻的脚本家+制作人,说小高江郎才尽还太早。从《百日战纪》的质量看来, 小高似乎找回了一些手感。主线剧情能够给到好评,战棋本身是好玩的,但因为过于冗长的故事分支和100天的流程,在新鲜感过后让人感到一丝疲惫。至于100个结局,真的很难说是噱头还是制作人硬塞的个人趣味。
TapTap
不过小高自己对这样的内容体量倒是感觉良好,还表示希望之后能不断拓展内容,让《百日战纪》这个新IP的生命周期变得更长。
创作者有强烈的个性是好事,而且文字冒险ADV类型的游戏很难做到让每个人都喜欢,对小高来说,这次破圈当然不可能让《百日战纪》成为一个大众化的IP,最好的结果,大概是发现了更多“对上电波”的人。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赌上一切”的招数只能用一次。下一次,就得多加考虑,玩家到底想要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