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修改于8 小时前31 浏览综合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即位之初,征发九百名贫苦农民戍守渔阳,行至蕲县大泽乡时,因暴雨受阻,无法按期抵达。按秦法“失期,法皆斩”,死亡已成定局。
在这绝境中,两位戍卒队长陈胜与吴广,发出了石破天惊的呐喊:“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他们深知秦朝的严刑酷法已使民怨沸腾,便巧妙利用民众心理,以“鱼腹丹书”(在鱼肚中塞入写有“陈胜王”的绸缎)和“篝火狐鸣”(夜间在篝火旁模仿狐狸叫声喊“大楚兴,陈胜王”)制造舆论,树立威信。
随后,他们杀死押送军官,揭竿而起。陈胜激昂陈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口号彻底挑战了世袭的贵族特权,点燃了积压已久的社会矛盾。起义军迅速扩张,攻下陈县后,陈胜被拥立为王,国号“张楚”,意为“张大楚国”。
心动理由:虽然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在秦将章邯的反扑下,仅半年便告失败,陈胜、吴广亦相继被部下所害,但其历史意义无比深远。它如一道划破黑暗夜空的闪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彻底打破了“君权神授”的迷思,彰显了人民在暴政面前的反抗精神。其“伐无道,诛暴秦”的旗帜,直接动摇了秦朝的统治根基,为后来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最终灭亡秦朝铺平了道路,开启了此后两千年封建社会里无数次农民起义的先河。
TapTap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