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離
TapTap
买过即玩过
编辑部替补
编辑部替补
183
玩过游戏
2
购买游戏
385小时
游戏时长
11
游戏成就
玩过
游戏时长 62 分钟
剧透警告,我也不知道我写的是什么
长评预警,慎点
从此开始,3行
-
-
-
以下正文
我从这款游戏里感受到了关于人工智能,乃至对科技的两个点。
其一是精神与物质的矛盾,是情感与现实的区别。
我将你改造为机器人,可以长生,可以不死,不必担心食物,不必劳于生计。哪怕躯体毁灭,还可以用数据再造一个。你同意吗?
……
游戏的第一章,故事开篇就放出了一个古老却难以回答的问题:
主人公与如胶似漆的爱人难舍难分,但每周才能得见,甚至长达一月才能相见一次。
而她从事的,是对国家社会乃至世界各个方面都大有裨益的工作。
是选择爱情,对妻子说让她放弃工作?
还是选择工作,表明全力支持?
……
在故事的发展中,这个矛盾始终贯穿主线,愈演愈烈。
替钟表匠的儿子选择职业。
人工智能的大量出现,挤占了许许多多工作者的位置。这些人被迫失业。
比如说修理。
人工智能较人类而言,价格更低,但准确率更高,也更不容易出现失误。
于是社会出现了大量失业的修理工人,你眼前的就是一例。
他曾因失业而丧失生活的希望,在你的帮助下才重新焕发生机。
你与他都无比清楚,选择这一行会遭受什么,会面临什么;却也都毫无所觉,未来会变得如何。甚至不知道未来的钟表还是否需要修理。
而与之对应的,是他为之辗转一生的技术,是手工业为数不多的传承。
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描绘的是一个叫桑伯的老木匠,也面临这样的矛盾与痛苦。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传承自己的手艺,延续自己的意志。可他的儿子却选择了更加赚钱的新兴木家具,而拒绝古老的,实实在在的木具。
最终的结果,是桑伯险些崩溃,彻底否认自己。故事的最后,是他用珍藏的木料打造了最后的一件木具,放下了自己的执着。
现在,这个钟表匠没有那样的坚持,但自己的儿子却从小在耳濡目染之下喜欢上了这份职业。
选择的权利交到的玩家手中。
你是选择重复这样的悲剧,还是尊重其子的选择,却可能导致另一个悲剧的发生?
……
与恋爱观不符合多数人思维的人谈论娶妻生子。
玩家的第二个委托,是一位妇女因自己的儿子喜欢上了人工智能而烦恼。
这并非无稽之谈,就在前几年,宣布与虚拟偶像结婚的事例切实地发生了。
在可预见的将来,一定会有人做出这种事情。
在游戏中,此人因现实中情感受到挫折,进而变得偏执,不相信现实的爱恋,转而追求虚拟的爱恋。
在现实中,人们经常对某样物品赋以感情。
可能是某样真实存在的物品,可能是某样并不存在的虚拟物品;可能感情深,可能感情浅。古诗中常见的寄情于景甚至比兴都是其中一种,也不乏将一些感情看的比生命还重的人。
这并非是难以理解的;可因此而影响正常生活,便是难以被常人所接受的。更遑论为此放弃自身最重要的东西。
凡生物体,便有生存与繁衍的本能。“饮食,天理也”“夫妻,天理也”,这两样,便是一般放在首位考虑的。只有在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冲动得到满足后,人们才有余力思考额外的事情。这两个欲望,维持着生命的延续。
放弃生存与繁衍,自古便是决心的证明。“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求仁。”便是宣告对仁的决心;“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便是宣告对义的决心;晚到现在的影视、文学作品,发誓都是以自己的生命做赌。而古代入宫服侍,多要净身,便是以失去繁衍能力来证明自己的决心。
由此可见,生存与繁衍,常被人们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
但是不知为何,为了爱情放弃生命,听起来似乎有些感人;为了爱情放弃繁衍,听起来只觉得尴尬。大抵是因为有关内容多令人觉得忌讳。
如果说上一个内容还是老生常谈,这一章便是对这个话题的进一步开拓。
……
肉体的改造,思维的嫁接。
从消防员的一章开始,问题逐渐变得尖锐。
连同终章,探讨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
将一个人的脑袋接到机器上,他还是原本的人吗?
也就是说,决定一个人是谁,到底是由什么决定?
肉体,思维,或是别的什么东西?
这款游戏探讨了肉体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一章的病人已经死了。
或者说,死过一次。
那之后,他的思维被嫁接到了一具机器人的身体上,只有头部还是人类的躯体。
所以,他还是人吗?还是原本的他吗?
在游戏中,他自愿接受了改造。
但他很快就后悔了,与他同在一个组的其他人,似乎都命丧火场,而他却因自己的身躯而得以苟活。
按理说,活着应该是好事,是值得追求的事。许许多多的人挣扎在鬼门关前,拼尽全力想要活得久一点。
但他只想死。
这便是所谓——
所欲有甚于生者。
而终章,更进一步,黑幕想要将人类的意志录入到机器中,实现有情感的人工智能。
当人工智能有了情感,那还是人工智能吗?
亦或是,那便是人?
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似乎只与人差一具肉体。
那么,这是人吗?
之前那个换了肉体的消防员又是不是人?
……
逻辑告诉我们,如果与人类只差一具肉体的人工智能不是人,那换了一具机器身体的消防员也不是。
但我们能接受这个结果吗?
这就是第二个点,人工智能与人差在哪,或者说,到底什么才算是人?
这一点并非最初便体现,而是直到谈论爱情那一章才开始谈论。
也正因如此,两点在游戏中以人工智能为结合点存在,却并不显得突兀与臃肿。
最后,最后的留白实为点睛之笔。
知其不可而为之,我最后还是选择了揭露。
大概我是唯心派。(笑)
给一个he固然皆大欢喜,却显得太假,掩盖了一些更深刻的东西。
最后的最后,真的不考虑加个存档吗?
(不过我猜游戏作者看不到这儿)
(我还猜应该没人能看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