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ox负责人:“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另一款游戏主机”
大家都坐不住了。前两天,《光环》系列开发团队Halo Studio的社区总监Brian Jarrad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官方正在重制光环系列于2001年发售的初代作品《光环:战役进化》,该作采用虚幻5与原版Blam引擎结合的混合技术架构开发,将于2026年正式上线。不过重磅的不是游戏要重制,而是游戏所登陆的平台,除了常规的Xbox和PC外,新游戏还将登陆PS5主机,而这也是这款微软第一方游戏问
【白夜谈】《丝之歌》是个好游戏,但我决定弃坑了
《空洞骑士:丝之歌》发售一周,简体中文区的好评率来到了褒贬不一。与游戏刚发售时因为翻译问题遭到差评不同,如今大家对《丝之歌》的不满,开始实打实地指向游戏内容本身了。《丝之歌》在全球范围的评价也出现了一个趋势:玩家游玩时间越长,好评率越低——目前全球整体好评率为77%,但只看游戏时间超过10小时的评价时,好评率则只剩67%。切换到只看超过10小时时,评价从“多半好评”降到了“褒贬不一”在Ste
在《黑神话》线下零售店买买买,我直接“金海尽干”了
上周末,受游戏科学的邀请,我提前探访了即将在9月25日正式开业的“黑神话BLACKMYTH”零售店。作为黑神话唯一官方衍生品品牌的第一家线下实体店铺,这家店的地点就在杭州西湖区转塘的凤凰创意园区,紧邻游科互动的总部。原本以为会是一次普通的线下探店,像是很多游戏IP都常见的快闪周边店或IP主题展,没想到现场的体验和氛围,基本颠覆了我对“游戏周边贩卖”原有的认知。走进大门的瞬间,我最直观的感受就
50多岁被裁员,新游戏玩家500万,两个行业老兵是怎样东山再起的
在2016年创办双点工作室的时候,加里·卡尔(Gary Carr)和马克·韦伯利(Mark Webley)已经50多岁了。在2025年的上海,加里向我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当时我被解雇了,马克实际上已经退休了。以绝大部分情况来说,那应该就是我们职业生涯的终点了。”今年夏天展开“中国之旅”的加里·卡尔(左)与马克·韦伯利(右)马克和加里都曾是大名鼎鼎的牛蛙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共同开发的《主题医院》
上海招聘丨欢迎加入游戏博物馆运营团队!
游戏博物馆承办单位现公开招聘公共教育与观众服务部实习生/兼职 2 名,凡符合应聘条件的人士均可报名。中国音数协游戏博物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桂箐路 65 号新研大厦 B 座 3 层,占地 1500 ㎡,收藏游戏机、电脑、软件、书刊等实物逾 18000 件,常设展展出约 1100 件藏品,并配合主题展与互动活动,呈现游戏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教育公益与全球交流中的独特价值。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
用最顶级的复古技术,在当代重现JRPG的基石
2017年左右,顺着《歧路旅人》推出并大获成功,史克威尔艾尼克斯(SE)提出了“HD-2D”的概念。如今回头来看,这是颇具前瞻性的举动。从玩家视角来说,这原本只是一种“高清像素”式的复古美术风格;但看起来SE从那时起,便开始将“HD-2D”定为一种技术路线。在之后的几年里,《三角战略》《歧路旅人2》《LIVE A LIVE重制版》《勇者斗恶龙III HD-2D Remake》等多部HD-2D
任天堂正开足马力生产Switch2,以应对史上最快销售速度
毫无疑问,Switch 2已经成为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游戏主机。2025年4月,Switch 2正式亮相后不久,现任任天堂社长古川俊太郎就曾在媒体发布会上透露,日本国内的预购申请用户数量已经突破220万人。6月,Switch 2正式发布后的短短四天内全球销量就超过了350万台,刷新了任天堂历史上游戏主机的销售速度记录。根据任天堂今年8月发布的官方财报,截至6月30日,Switch 2的全球销量
越做越“短”的平台跳跃游戏,怎么反而受欢迎
少即是多。近几年的平台跳跃解谜游戏里佳作频出,去年的《闰跃之年》和今年的《Öoo》,都是被很多玩家奉为“神作”的高口碑作品。刚刚上线的另一款同品类游戏《径迹回响》,虽然目前称不上热门,但发售小半轴以来,保持着100%好评率,大有和这两款游戏坐上同一桌吃饭的潜力。游戏的核心玩法非常简单清晰:玩家可以录制一段时间内自己的行动轨迹,然后让主角小机器人沿着这条轨迹进行移动。就像它的名字“径迹回响”一
被叫做“老鼠干”的丑娃娃,成了当下最实用的谷子
我已经习惯在首页刷到“老鼠干”的贴子了,所以在看到“玩老鼠干玩出感情了”这条内容时,我以为博主只是个抽象标题党而已。我简单地翻看了那位博主的主页,发现她几个月以来一直在发和老鼠干一起出门的照片,更新的视频里也有不少是用老鼠干制作的定格动画,热度不低。来源:小红书@牙牙子但最近,她因为自己的第一只老鼠干快要坏掉而感到内耗。如果你不知道“老鼠干”是什么,简而言之,它是一种同人周边,因为过于丑陋
【白夜谈】“不许点击,一滑到底”
关于Window内置的小游戏,有个流传已久的说法:在鼠标操作尚不普及的年代,这是微软为了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图形界面而设置的教程。这个理论从未得到过微软官方的确认,不过接受度还挺高。但如此寓教于乐的拳拳用心,在小学的微机课上却会被老师无情剥夺。因此在课上,我总会试图从电脑的边边角角里挖点好玩的东西出来,有次就在系统设置里找出来了。当时的Windows系统自带好几种指针皮肤,还能勾选“显示指针轨迹”
空空如也
也许宝藏只是换了个藏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