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之夜

月圆之夜

8.7
Hi,Tapper为游戏体验打分吧~
近期趋势
8.789507个评价
全部评价
全部平台
嘴替发言35 带图2905 长评2413 游戏时长 1h+好评中评差评有趣好玩2.3 万画面优秀3276 剧情跌宕2360 音效动听2341 物超所值1326 轻松护肝565 操作流畅213 设定独特179 运行稳定性3887 玩法设计2042 游戏平衡880 氪金付费553 故事情节489 日常肝度257 画面视觉179
鹤繁_
游戏时长 1275 小时
推荐:运营服务/ 策略性/ 画面音乐/ 可玩性
作为一个玩了接近四年的老粉(休闲玩家,我是不凹成就和分的,每个赛季打个万八万六就行,这个赛季主要在打阁楼万八了就转经典冲分了。),其实除了单机和联机,我还深度体验过游戏里那个相对“小众”的CCG模式(声明一点,我以前是不玩这种类型的卡牌,玩不太懂纯用脑)——说起来,这模式反而最让我看到了《月圆之夜》在卡牌玩法上的另一种可能性。
第一次接触CCG模式时,我还真有点不适应。毕竟单机是“爬塔走流程打怪”,联机是“印第安人奏阵容”,而CCG则是纯粹的1v1卡牌对抗,像极了传统TCG的路子:自己提前构筑好卡组,带着固定的卡牌和对手正面硬刚,从起手换牌到每一张牌的时机选择,全靠临场博弈。记得刚开始用默认卡组打,被路人的花匠用一套“青眼速攻流”按在地上摩擦——他那套牌里全是低费直伤和过牌,三回合就把我血线压到见底,当时才明白:这模式玩的不是“随机应变”,是“提前算计”。
后来慢慢摸到门道,才发现CCG的魅力藏在“构筑深度”里。它不像单机那样靠随机事件补牌,也不像联机那样靠刷新随从凑阵容,而是逼着你把每一张牌的作用、费用、联动效果掰开揉碎了想。我最痴迷的时候,对着卡牌列表琢磨一下午:带不带“急救”防斩杀?还是带“扣血”压变身?木匠的“月光”和“狼人变身”的费用曲线怎么搭?要不要牺牲过牌率换两张高爆发的手牌呢?甚至连起手留牌的策略都得细分——对快攻留解场,对慢速留后期核心。这种“把卡组刻进DNA”的感觉,是其他模式给不了的。
更妙的是,CCG模式把“社交对抗”拉到了最直接的层面。以前玩单机是跟AI较劲,玩联机是跟八个人混战,而CCG就是你和对手的“一对一单挑”:他下一张牌会出什么?我这波骗出他的解场能不能打斩杀?有时候明明手牌劣势,靠一张“反制”牌逆转战局,那种心跳加速的快感,比打赢单机BOSS还上头。
不过说实话,CCG模式对我这种纯新手确实不太友好。没有单机的随机补强,也没有联机的阵容容错,一旦卡组构筑有短板,很容易被吊打。我刚开始就因为舍不得拆“高稀有度但不实用”的卡牌,卡组臃肿得不行,输了快十把才狠心精简。但也正因为这样,每一次卡组优化、每一次战胜强敌,成就感都格外扎实——就像小时候攒卡片,一点点把卡组打磨成“专属顶配”,那种满足感远超简单的胜利。
现在回头看,单机、联机、CCG这三个模式,就像《月圆之夜》的三面镜子。单机照见的是“一个人的冒险浪漫”,联机映出的是“一群人的热闹博弈”,而CCG则藏着“卡牌最本真的对抗乐趣”。对我这种老玩家来说,有时候想放松了,就去单机摸一把经典或“绿皮书”;想热闹了,拉朋友打联机或者开房整活;要是哪天手痒想正经“拼脑子”,就可以打开后面会上线的CCG房间等个对手——这游戏最厉害的,大概就是总能在你不同的心情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说实话,刚听说《月圆之夜》要出联机时,我其实是有点抗拒的(S0没玩,就过了新手教程,S1正式接触)没玩——总觉得这种靠剧情和单机策略立足的游戏,加联机容易变味,可能很多新玩家不知道为什么月圆会加联机,其实是老玩家发声的,因为月圆以前是不怎么让玩家花钱的,一个角色以前我记得只要六块钱的,后面好像是要倒了加上玩家让他们赚钱才加到12块钱,这个事情我记得官方还发过,所以不要再说月圆他圈钱了。言归正传但上手“镜技场”之后,脸被打肿了。
联机模式完全跳出了单机的框架,变成了联机版的“蓝皮书”的策略对抗,8个人凑一桌,比谁的阵容搭得快、运营得好。最开始我还是用单机的思路玩,结果被各种套路吊锤:人家玩“龙”铺完场秒人,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就是巅峰的龙族F4,骨龙传功,精灵花匠等等,我还在慢悠悠攒卡组;别人靠“倒转流”玩资源循环,我连经济都没理明白。后来跟着老玩家学“升本节奏”“站位克制”,才慢慢摸到门道。
但真正让我觉得“联机没白做”的,是社交感。以前玩单机,顶多在论坛跟人聊流派,现在能直接拉着好友开黑——我和室友经常一边语音一边打,他玩“遗言流”我玩“机械流”,输了互相吐槽“你这站位是给对面送菜”,赢了就狂吹“看见没,这波运营教科书级别的”。赛季更新时,全服玩家都在研究新套路,聊天频道里全是“今天被某某阵容恶心到了”“教你们一个冷门但超强的搭配”,那种“大家一起玩”的热闹劲,是单机给不了的。
而且联机特别照顾手游玩家,竖屏操作单手就能玩,每回合时间也灵活,上班摸鱼、地铁上都能打两把,输了不心疼,赢了还能偷偷乐半天。
玩了这么久,我总觉得《月圆之夜》最聪明的地方,是没让联机取代单机,反而让两者成了互补。
想静下心来沉浸剧情?打开单机,选个新职业慢慢开荒,看小红帽在不同路线里遇到的故事,哪怕通关十几次,每次选不同对话还能发现新细节。想找点刺激,跟人比个高低?切到联机,冲波段位,看自己的名字能不能挂上排行榜。有时候打联机被虐惨了,就回单机用“无敌卡组”虐BOSS找找自信;有时候单机玩腻了,就去联机试试新套路,换个脑子。
当然,也不是没缺点。联机偶尔会遇到平衡问题,比如某个版本都有其不同的“倒转流”强到离谱,玩别的阵容基本没得打;有时候匹配到新手,对面乱玩也影响体验。但作为老玩家,看着官方每次更新都在调平衡、加新内容,从最初的简陋界面到现在的精致画风,能感觉到团队是真的在用心养这个“孩子”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这些年了,手机里换了无数游戏,《月圆之夜》却一直躺在首页。对我来说,它不只是个卡牌游戏——单机模式里藏着我无数个“一个人玩到深夜”的瞬间,那些翻车的懊恼、通关的狂喜、发现隐藏剧情的惊喜,都是独属于我的回忆;联机模式则让这份回忆有了分享的对象,让我认识了一群同样喜欢卡牌策略的朋友。
如果你是新玩家,我建议先从单机开始,慢慢品那些故事和套路;如果你是老玩家,不妨试试联机,说不定能找到新的乐趣。毕竟,月圆之夜从来不止一种玩法,就像我们玩游戏的心情,有时候想独处,有时候想热闹——而它刚好都能满足。
如果你问我哪个模式最好玩?我大概会说:“去试试CCG吧,当你用自己攒了一段时间的卡组打赢对手时,就知道那种‘量身定制’的快乐,有多上头了。”
TapTap
TapTap
TapTap
红袖添香七周年限定 : 难道不是拼发牌员么
(눈_눈)
玩过
主要说说联机模式,单机模式从这游戏出开始就追着玩的,单机好玩不必赘述
作为酒馆战旗成瘾玩家,在炉石国服关服的一年多,偶然间看到月圆之夜竟然出了类似的模式。
联机模式本身是好玩的,但和酒馆战旗一比,就会发现很多有问题的地方
联机模式可以说是到18000分才算真正开始游戏,这时匹配的玩家大多都有起码的游戏理解,正因如此,联机模式的缺点便开始暴露了。
1.资源获取过于慷慨,很容易超展开,战力在前期就可能突然爆炸,升本给的法术又容易拿到随从,前几回合如果运气好,就能轻易铺满场,战力又容易提升,在讲究随从交换和频率的前期,连续两轮遇到超展开的对手,基本就没有了血量的容错率。
资源太多的连锁反应还有,大家都比较会玩的时候,如果一个人运气好得到了很多资源,是懂得如何膨胀战力的,那么其他玩家完全玩不了
即使有查看上一回合阵容的功能,很多时候作用也很有限,因为资源太多,太容易一回合变形,一回合战力爆炸了。
相比之下,炉石前期超展开的可能性比较小,钱也不能存到下一回合。大家互相对战力都有一个简单的预估,不会强或者弱太多,经营的机会也就更多,中期后期虽然也可以做到一回合一二三四转,但需要做好前期准备,或者起码有个铜须类的牌。
2.先后手影响太大,很多时候先后手的分配就已经决定了胜负,到后期就是决定吃鸡归属。
因为攻击特效太多了,先攻收益实在太大,甚至可以忽视对策牌,只要a出去就够了
而显示先后手虽然增强了博弈,但本质还是利好先攻方,先攻方掌握主动权。
官方肯定也发现问题了,所以这游戏的对策牌非常多
当然,显示先后手以及尽量平均分配先后手这个机制本身还是挺不错的,但攻击特效太多太强导致实际表现并不好。
3.阵容问题,这个其实不算很大的问题,虽然总有最强的阵容,但这本身也是战旗游戏无法规避的问题,解决资源太多的问题,才能在做平衡的时候更写意不生硬
4.氪金问题,看到很多人吐槽贵的问题,不过我个人在联机模式是一分没充,纯玩,就不说了。
从联机模式更新的积极性来看,这模式应该还是挣了不少钱的,希望能够继续更新吧,确实是好玩的,也有点创新,比如装备牌和增伤机制,我是真的感觉酒馆战旗可以反向学习加个装备机制。
资源多玩起来也确实挺爽,改不改就看官方怎么考虑了,不改就多更新卡牌,玩的更爽更流畅,每局都可以用不同的阵容倒转也不失为一种思路
🧐
善良的音游大神 : 炉石虽然氪,但好歹有个谱。这个存粹耍人玩。不是玩游戏,是被游戏玩了。
晓小个
玩过
青时芸 : 是的,这游戏出联机前就在玩,到现在号已经丢过3个了,第一个号我还玩了很长时间,挺为我可惜的,中间看见这游戏快不行了,我也很可惜,在想为什么这么有创意好玩的游戏没热度,希望月圆越来越好吧😄
看看 有趣好玩 的人是怎么评价的
峰
玩过
官方加菲 : 现在超过7天未登录PVP联机模式的单机玩家不会收到PVP模式的更新哦~我们单机和联机模式的分包工作正在努力开发中,会尽快上线完善您的单机游戏体验,单机模式的新内容目前还在测试中,预计25年下半年会和玩家们见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