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
发现
动态
云游戏
PC 游戏
论坛
创作者中心
开发者中心
发布
下载 App
下载手机 APP
扫码下载
Android APK 下载
版本:v
App Store 下载
版本:v
下载 PC 版
Windows 版下载
版本:v
下载 TapTap
TapTap 手机 APP
扫码下载手机App
Android APK 下载
版本:v
App Store 下载
版本:v
TapTap PC 版
Windows 客户端下载
版本:v
详情
评价
2.2万
攻略
论坛
流言侦探
Hi,Tapper
为游戏体验打分吧~
写评价
近期趋势
9.2
22342个评价
全部评价
全部平台
嘴替发言
12
带图
119
长评
1134
游戏时长 1h+
好评
中评
差评
有趣好玩
3978
剧情跌宕
3331
音效动听
591
画面优秀
374
物超所值
267
设定独特
246
UI美观
93
操作流畅
32
运行稳定性
1042
故事情节
500
玩法设计
315
氪金付费
125
资源获取
102
音效音乐
94
背景设定
51
橘子酱
游戏时长 2.1 小时
之前氪了第一部和第一部番外篇的内购😅现在内购记录也找不到了,游戏内的记录也没有了,我也是没招了😂所以再扣一颗⭐️
玩完之后真是很感慨啊!之前一直很佛地刷剧情,在假期才有时间重头来过!真的太喜欢绍清了!她当初头像黑了的时候差点不想玩下去了,也不遗憾了,这个角色的形象很是立体多面,看起来她是一个高冷孤傲的人,但是她也很感性地愿意帮红梅把产品做完,最后和N对质的时候情绪的爆发真的塑造的很好Ծ‸Ծ其次我好喜欢和诗爷聊天啊,N也是!华喵太可爱了(๑• . •๑)但是我个人觉得华喵对话太少了!!!最后一星扣在……剧情让人觉得过于冗长,之前就是因为这样才一直没玩完就卸载了(●—●),总觉得可能剧情有些不重要的地方描述过于繁琐,仅个人感觉哈。总体上还是很震撼的!很棒的游戏!
愿 无殇
:
你知道吗,我现在想锤你,剧透干嘛,给我留点悬念
不醒人室
玩过
感觉应该更像是一部悬疑向视觉小说游戏。
因为不是游戏福利的最终受众,所以只玩完了第一部和第二部,也仅以这两部写下评价。
后面内容涉嫌剧透。
·
【游戏优点】
1.故事表述很细腻,着重刻画的角色有其性格的复杂度,塑造具有层次感。这点第一部完成得很好。
2.暂不论细节与观感,第一部与第二部的故事主基调还是比较正能量的,比如第一部的毒品和第二部的心病,最终导向的结局至少是主流价值观上认可的正确。除此之外,故事也能在最后给大部分角色们“希望”的可能性。
3.游戏的定位受众越来越清晰了,是好事,至少能看出来游戏未来走向,游戏内容会服务什么需求和消费群体。除开第一部有针对男女玩家双方各自需求的选项外,后面故事比较清晰是服务于愿意为故事买单付款的一些女玩家,至少不会出现一方的需求容易膈应到另一个群体的情况,所以整体来说是好事。
·
【细节上的缺点】
1.第一部的受众需求没处理协调好,导致部分群体容易被创。
中性:没有边界感的私人话题
作者设计下的男玩家需求:有些暗示擦边的文案,不止一次出现的无关主线的关于一些女角色美不美好不好看的提问,撩妹选项。
作者设计下的女玩家需求:莫名的耽美擦边(何筱磊和N刚见面那会,玩家对N的打趣),前期和女角色聊天时突然一脚闯入了女权话题的谈话。
这些杂糅在一起就有点奇怪。
·
2.简化带来的虚假二元对立【个人见解,且这段很长,可略过】
我喜欢第一部对一些事的评判点到为止,尊重个人的想法,立场和选择的方式,但这种模式感觉并没有完全落实贯彻,于是显得一些文本内容的安排的漏洞尤为清晰。我不是很喜欢简化复杂话题的基础上去评判事件本身,因为会制造不必要的二元对立思维,所以我会把我看到的这部分内容写出来。
【a】.小姑的故事,过来人和年轻人【出自第一部,现在篇第六章】
呈现一个现实存在的经典困境,将生活中复杂的、无解的“个人选择”提炼出来,置于台面上供读者思考和议论。这无疑能更深入地理解人性的复杂,并能激发玩家的思考。
当然,前提是,作者能将两边的观点在情感权重和哲学高度上对等,能充分体现两者观念之间的复杂性,做到深刻、多角度地呈现一个复杂议题。而不以“简化其中某个立场或观点,仅给另一方的立场上升价值高度,使一方对另一方有了天然的立场上的优越性”的方式呈现困境本身。因为,一旦脱离了双方观点的复杂性,这种叙事手法就丢失了能使引发玩家沉思和引发讨论的作用,而成为了写作者输出个人观点的媒介,更甚者,可能会因简化而引发不同立场玩家的争论。可实际上大家并不需要争论,因为复杂性的事情永远不可能被单一立场解释和解决。
很遗憾,作为一个与主线本质无关,但被插入进正文的《小姑的故事》中,虽然叙事看似中立,但似乎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作者对“年轻人”的原文描述:“还没过来”的年轻人听到这样的主意,估计会嗤之以鼻。谈什么公平和爱情之类的东西。
作者对“过来人”的原文描述:“过来人”之所以被称为“过来人”,就是因为他们连滚带爬地把理想过成了日子,知晓“活着,就是怎么都能活着”的道理。
对“年轻人”的选择动机归因为一种天真的理想主义,而“连滚带爬”虽然看着狼狈,但“把理想过成了日子”和“知晓……活着的道理”的说法则充满了历经世事的沉重和大智慧。于是,一方是“嗤之以鼻”的轻巧,另一方是“知晓活着道理”的厚重。这种用语上的差异,很明显能体现出两者的观点并不对等,显然文案更倾向于“过来人”的视角,认为那是一种更深刻、更成熟的生活认知。
那么过来人的智慧一定正确吗?
我认为没有任何一个观点是永恒的对与错(更何况原文中两边的观点解构程度并不对等),事物都应该辩证地看待。
你认为你想要选择哪一条路,认清你所做的选择会带来的后果与责任,你能承担,以及你清楚在选择这条路时自己真正得到了什么,你认清这些,且并不后悔的话,那那条路对你而言就是正确的。
·
【b】.二次元和三次元【出自第一部,与陆泽勇的闲聊对话,以下原文】
陆泽勇:对不起,其实我是二次元
陆泽勇:准确地说是:某些时候是二次元
玩家:再一次握手
陆泽勇:其实无论二次元还是三次元。这两个词诞生的原因本来就是“不了解”
陆泽勇:不了解就容易产生误会
玩家的回复选项1:我觉得问题在于三次元无知的傲慢。不懂装懂的虚伪
玩家的回复选项2:我觉得问题在于二次元,他们既敌视外圈,同时又与内圈争个不停
【我为了不让对话尴尬选择了1】
玩家:我觉得问题在于三次元无知的傲慢。不懂装懂的虚伪
陆泽勇:三次元就是这样啦,从一副研究外星人的态度中获得优越感
玩家:其实我不太懂这些
陆泽勇:我倒觉得,现实中二次元和三次元都不是大多数
玩家:那现实中,大多数是?
陆泽勇:伪三次元和伪二次元才是大多数
这里的谈话为什么会被拎出来。其实是因为它的论证很奇怪。“因为不了解就容易产生误会”是很有洞见的发言,但论证过程,只是抛出现实中伪二次元和伪三次元才是大多数,这种讳莫如深的回答。实际上,这种文本一来没有给出伪二次元和伪三次元的真实定义,二来,这种文本原本想要试图解构二次元和三次元的二元对立,但文本却并没有深入解构这两者本身的复杂性,反而是用了新的,更模糊的二元对立代替了旧有的清晰的二元对立,并将定义的解释责任完全抛给玩家去体悟,这对于解决“因为不了解就容易产生误会”的论点没有实际帮助,反而挪动了对立位置,使问题变得更混乱。
·
【c】.宗教话题【源自第二部,和简森的对话,以下原文】
简森:在佛的言语里,苦难的因果似乎有某种平衡
简森:在下有幸出身于优渥,也曾目睹无数扭曲阴暗的角落。这种割裂的现实让人无法平静
简森:在下绝非试图高高在上地指责,更不是自我感动于慈悲怜悯
简森:在下只是不认为世间存在所谓的因果,这只是人们忍耐或放纵或堕落的口实。最后的最后,谁来给他们“善后”呢?
玩家:嗯......
简森:在下认为,一面墙竖在面前,不意味着它注定竖立于此。也不必在祈求因果中盼它倒塌
简森:此生墙在面前,此生将其推倒。此生既是此生,不求来世因果
玩家可回复选项
1.这是强者的思维,你也无法强加给他人
2.可是简森,天生是瞎子,就意味着什么也看不见
3.你可能误会佛的真意了
简森:在下无意争辩。但会以一己之力,推倒一面墙
简森:即使后面还有千百面墙,即使千百面墙高万丈
简森:在下也要把面前的墙推倒
我认可简森的思想,也对简森的魄力和行动力感到钦佩和喜爱,但这句话的重点,其实不应该聚焦于谁的观念是对是错,谁需要理解谁,谁的思维更加高尚有效。
简森的做法是为了改变更多人的未来和社会的未来,是勇于割去伤口腐肉的勇士。
而借宗教自我麻木的人,也是底层民众在病态社会结构下选择的一种艰难求生的策略。
因此,没有必要为了突出简森的行动决心和“觉悟”,而采用对比两者价值观的手法来推高简森的行为,只是玩家一句,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生存。而简森一句,我会打破那堵墙。就可以结束了。落脚点在于更强调简森的行动决心而非评判他人。
因为重点是生存,而不是好或者坏。
如鲁迅先生所写,“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如果鲁迅以评判青年的方式,强调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再写下一句,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是不是就能品出哪里不对了。
【d】.照照突然喂给玩家的疑似的女权发言?【原文出自第二部,N日记第六章】
第一部类似话题出现在闲聊里而且很快就点到为止,且这一部分服务于角色性格,我还觉得能接受角色的立场。第二部在正文贴脸输出了,但输出的逻辑漏洞和危害不容小觑,因此不得不提。
N的发言:“但是照照,你是如何判断一个陌生人是否会伤害你呢?或者说他们对你来说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照照回答:“直觉。几万年来女性在社会中一直处于弱势,我们的武力也是弱势的,所以必须进化出超常的直觉才能提前感知危险,避免危险活下来。女性的直觉是客观存在的。”
首先,“几万年来女性在社会中一直处于弱势”是错误的,母系社会普遍存在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约4万年前)至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约5500年前),且存在过繁荣阶段,中国境内约7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有形成过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等典型母系氏族遗存,社会组织以血缘纽带和女性主导为特征。
第二,“女性的直觉是客观存在的”,这句话只强调女性直觉。但我需要强调,目前没有科学依据证明女性比男性在直觉上存在显著的生理优势,无论男性女性,他们的直觉都是客观存在的,女性被传出女性直觉很准这种简化的刻板印象,是源自于这一群体在特定社会文化压力下发展起来的生存策略和习得技能,是社会规训要求个体做的主观和有意识地靠拢改变,如果社会压力消失,这一说法就站不住脚,因此说是客观存在的略有偏颇。男性的直觉你可以看军事策略,机械工程之类的领域的发挥,这方面会更容易看到。总之,禁止直觉性别二元化。
第三,将一种生存策略美化为进化优势或客观存在的超常直觉,将基于生理差异的社会判断(如“女性是弱者”)合理化、自然化甚至浪漫化,非常危险!这段话的所有论据的出发点都基于女性是弱势的。关于这点,以新中国那会流行的口号作为结论——新生事物春满园,妇女顶起半边天。
无论男女,人都应该自强不息。
菲德尔甜甜的
:
确实看的是剧本就像是亲身经历一样。很难想象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
-芳菲歇-
游戏时长 18.3 小时
推荐:
可玩性
/
运营服务
/
画面音乐
当微信聊天变成推理破案,这游戏绝了!
刚打开游戏,我就被它独特的互动形式吸引住了。模拟微信聊天的界面,让我和游戏里的角色交流起来毫无隔阂,就像真的在和朋友聊天一样。能闲聊、能套话,还能通过他们回复的表情包、说话语气,捕捉到不少小心思,沉浸感直接拉满!听着他们的语音消息,那些角色仿佛不再是虚拟的,而是真真切切生活在我身边 。
剧情更是没得说,刺激得我全程肾上腺素飙升!开局就是神秘坠楼事件,看似简单的案件背后,实则暗藏无数玄机。随着调查的深入,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惊天秘密逐渐浮出水面。每次我都以为自己抓住了真相的尾巴,可新线索一出现,就又把我的思路打乱,各种反转一个接一个,跟坐过山车似的,太上头了 。而且剧情分支超多,不同的选择会导向不同结局,这让我重玩了好几次,每次都有新体验 。
游戏里的角色塑造得特别出彩。聪明机智的侦探、神秘莫测的嫌疑人,还有性格各异的配角,每个人都有血有肉,背后都藏着独特的故事。他们的行为和选择总是出乎我的意料,却又合乎情理,玩着玩着,我就忍不住为他们的命运揪心 。
除了这些,游戏元素也十分丰富。既有聊天推理,又有小说形式的回忆篇,还能通过调查报告收集线索、解开谜题。中间穿插的小游戏和隐藏任务,更是趣味性十足 。再加上精美的美术风格、特色鲜明的角色立绘和场景设计,视觉体验也超棒 。
当然,这游戏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有时候和角色对话,会感觉有些话题很生硬,像是为了凑字数硬聊;还有在事件发生后,想试探有问题的角色,却发现对话选项很鸡肋,根本没法按我想的方式去试探 。不过这些小缺点,完全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 。
《流言侦探》真的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好游戏,不管你是推理迷,还是喜欢体验丰富剧情的玩家,都一定要试试 !
开心一人
:
好玩
鲤鱼
玩过
推荐:
可玩性
/
运营服务
/
画面音乐
看到出了第二季就下载马上玩了
第二季明显线索多了好多,需要好好理清楚,不然有点混乱。
我在刚开始的时候怀疑了每个人哈哈哈哈哈,结果都不是,只能说故事实在太反转了,主题着重在抑郁症患者,也是认识到了人性的扭曲
白樱抄的番外玩起来就像看了一场很长的电影,很像岩井俊二那种风格的电影,有一种诗意,可能因为真也是个诗人吧
两种结局,无论是父母的亲情,还是两人间的爱情,真的让人看得眼泪汪汪,“我记得啊,我怎么会忘?”这句话看一次就眼眶湿润一次
另外真也在爱人的故乡也会幸福吧……
清苑
:
进来看评论第一眼直接给剧透了😭
哈哈
玩过
推荐:
可玩性
/
运营服务
/
画面音乐
第一季再看一遍也很震撼,环环相扣的感觉。第二季就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了,而且基本上是在套第一季的壳子,无论是剧情还是人设,最后的结局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有一些坑没填上。
创作者很热爱哲学,也有许多理想主义遭遇现实毒打的困扰,但对于心理学,还有些表面。
照照有明显的社交障碍、表达问题、惊恐发作、自毁倾向,这是已经很明显的病症,而非自己心里想开了就好,而精神类药物更不可以擅自断药。此处会误导大众。
以及,如果犯罪团伙诱导自杀的手段是阿香这样的话,那恐怕会适得其反,理解和共情正是自杀边缘的人最迫切需要而又往往求而不得的,这会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
曼谷暴雨挺有深度的,一直铺垫得也很好,但偏偏在爆发的高潮又因为医学方面的错误而垮掉了——本来看辛孤注一掷应该会很感动,结果看到芯片在起搏器里,起搏器在心脏里,我绷不住了……起搏器它在皮下啊!不用把人家心脏挖出来啊!辛保不齐还有救呢!N你真是活该被琳捅啊!
粉转黑
:
照照,该吃药了😌
咩高冷
游戏时长 21.5 小时
推荐:
运营服务
/
画面音乐
不推荐:
可玩性
我算是忠实观众了,每一处能花钱的都买了,最新的n去日本还没看完,讲风土人情的太多了 。
😎这其实是视觉小说,一次更新一个版本讲一个故事,选项不能说很合理吧有时候会比较无语,但是整体的剧情文本我算喜欢,看微信聊天的形式也很喜欢。希望游戏之后一直更新下去我还是会买。
悬之泪梦之花
玩过
推荐:
画面音乐
/
可玩性
不推荐:
运营服务
怎么说呢,运营可能是把哔站账号密码忘记了
总体来说,第一部是比第二部好一点点,在一代里,N这个角色与一代主角团之间的联系更巧妙。
如果没有玩第一部,第二部的信息可能接收起来会有点忙碌。
简而言之,喜欢这种定向选择型的文字剧情向游戏风格的人应该会很感兴趣的。
恒
:
第一部是什么
看看
有趣好玩
的人是怎么评价的
模数师
玩过
推荐:
运营服务
/
画面音乐
/
可玩性
本人目前完整玩过一代故事,在玩一代dlc《曼谷暴雨》,随便聊聊感受。
氪金:
其实氪金方面个人觉得还是有点小贵,一个小剧本买全需要24,目前出了四个小剧本。而且捆绑包里比如无限体力和个人副本这些东西其实还是蛮必要的,不然玩一小会体力就“断供”了,等待时间还是有些长,剧情游戏又很害怕忘,就只能忍着买下来,有点肉疼啊。
剧情/玩法:
玩法和我之前玩过的《全网公敌》有点像,就是在文字中间收集有效信息,然后针对信息开始处理,但是这个游戏收集信息之后以开展对话为主,和人聊天的感觉还是蛮不错的,目前完整玩完一代,剧情的角色们的发言和开的玩笑都非常好,完全超乎我这个可怜死板的大直男的想象(话说女生的世界真的是那样吗?)。
剧情:只能用两个字:绝赞!整体文章属于夹叙夹议的类型,看着非常舒服,很多问题生发出的感慨都非常现实,很多时候我不由自主带入进去然后有同病相怜亦或是“被批斗”的感觉,被人扒下伪装的感觉反而有些释然。我只能说木头狼的文案组永远不让人失望。
注意:这个游戏属于文案阅读类型的游戏,还是需要静下心来,边读小说边整理思路,要给自己留出来一部分时间专门玩游戏,零打碎敲的五分钟十分钟可能体验并不是那么好。
最后,不是水军,纯纯个人感受,虽然有点小贵,但是内容很充实,玩法从我个人角度讲还是非常不错的,推荐!
泪争雨
:
你有一点萌🥺
一二三
玩过
推荐:
可玩性
/
运营服务
/
画面音乐
第一季玩完了。一开始没开无限体力,真的是太慢了😐最后还是开无限体力了。
整体感觉还可以,剧情挺喜欢的,角色中影响最深的除了N,另一个就是小陆了。在主角团中对他观感还不错,很理智的一个角色。
但说实话玩法整体感觉不适合我,更喜欢沉浸式推理的感觉。这个游戏更像是上帝视角,说是一本可沟通的小说阅读更好。胜在剧情很不错,可入。不过玩的时候主角有些选项挺。。。呃,这点要注意。
一二三
:
就玩到这了。剧情不错,参与感太差,线索有些莫名其妙,聊天选项有些不适。
素檎
玩过
好多年前就下载过这个游戏,而且下载好几次,每次都玩不下去,因为交互有点少,感觉是看小说而不是玩游戏。最近游戏荒,又一次下载,两三天把第一部的故事看完了,故事和人物塑造确实蛮吸引人的,甚至有的地方有点恐怖hhh刺激,不过还是没有自己主动推理的感觉,可以多加点选项、支线、不同的结局,最后谜底直接被文章揭开了就感觉玩家只是个陪聊的观众。
小纸
:
第一部叫什么呀?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