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
发现
动态
云游戏
PC 游戏
论坛
创作者中心
开发者中心
发布
下载 App
详情
评价
1779
论坛
偏见
8.8
Hi,Tapper
为游戏体验打分吧~
写评价
近期趋势
8.8
1779个评价
全部评价
全部平台
长评
23
游戏时长 1h+
好评
中评
差评
有趣好玩
161
画面优秀
18
设定独特
13
玩法设计
52
运行稳定性
40
UI设计
11
面具
游戏时长 3 分钟
又玩了一次偏见,注意到后面 提出“偏见会导致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但偏见却是不可能完全消弭的,积极面对偏见,会让社会得到更大的进步····”,这段话的意思应该这样理解?“不同的偏见会让社会进步,应对负面的成见抱有偏见,令其少数服从多数?”
——————
可能是开始我就对游戏带有"偏见"“社会”这样的字眼,阐述着理念就已经带有个人偏见吧(个人 认为 偏见既意见,可怕的是极端人偏见以后的行为!)。所以偏见、意见是可以保留的,立场还是要明确。
这次是从游戏的体验角度来说说想法的;
1、沙盒模拟的数据不能体现这么复杂的社会问题,
2、游戏阐述的区分人群,从社会(微观)看是不成立的,从大世界(宏观)上看,他确实存在大众视野的。
3、从游戏想法到个人想法的延伸,要看国情,国内是从包容的格局出发,国外大多了解到的是歧视、隔离、驱逐。。。
..........
所以用偏见为游戏主题并没错,但涉及社会这个大问题就显得狭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评价
——————————————————————
套路、依然是套路,跟信任比套路更深了。😱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o◎)/!
这里我先普及下偏见的意思。“偏见:片面的见解”所谓片面就是一个人、十个人、一群人…一个人的见解、十个人的见解、一群人的见解…接着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是套路了。
制作用“偏见”这个敏感词来诱导玩家,让玩家跟着游戏的思维走,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有偏见的人要区分开来,才会感觉开心!!!😓
这是什么思维?ヽ(○^㉨^)ノ♪存在偏见的人要被区分?那这个世界可能没有两个人能在一起好好相处!为什么?其实偏见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日常中到处存在偏见。举些例子:
“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对性别的偏见
“请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让座”这明显是对弱者的偏见!
“父母对孩子的嘱咐,儿女对老人叮嘱”这是担忧的偏见
这是日常小的说,望大的说。
宗教的偏见: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早期西方的宗教都是为了权力的巩固,所以宗教冲突的背后更深的是利益,不是单纯的偏见。
——————
所以該做游戏就要好好做游戏,不要拿“偏见”幌子开发一个游戏。这样套路童鞋们可是不好的哦!ヽ(○^㉨^)ノ♪
给个二星做为我对制作不诚实的偏见吧!
吐槽下,华为手机还是不兼容,不能完全显示游戏,图标还重叠!
手机用户13812391
:
如果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偏见的话 那就让我一直偏见下去吧
纳兰飞飞
玩过
这个游戏,是我为数不多的给满分的游戏:
1.游戏揭露了人类社会的底层逻辑:我一直比较认同的一点是,人类行为的本质就是游戏,市面上大部分的游戏都是建立在虚构世界上去讲一个故事,而这个游戏却不同,是从现实世界中提炼一个现象去讲一个道理,和旗下另一款游戏《信任的进化》一样,它已经不仅仅是娱乐,更是知识、是思想、是人类社会的底层逻辑;
2.关于道理本身:我觉得“偏见”这个切入点是非常好的,既不过分沉重、又在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还极其容易被忽视、但却总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这就更体现这个游戏的价值;
3.画风简单、操作简单:虽然和娱乐性游戏在画面、音效等方面没法比,但这也正是它的优点,专注于讲好道理,专注于给人启发;
4.有一定的可玩性:想玩好并不那么容易,道理清晰易懂,但需要对游戏策略把握精准,才能在其中一关顺利达到目标。
真心希望你们能出更多有哲理、值得边玩边学习的游戏,也希望世间从此再无偏见,每个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世间的美好和善意!
修正、烨然若神人也
游戏时长 19 分钟
这一部相对于上一部,确实做得差了一点
首先就是太短了,相对于上一部大段文字的解释,这一部看了好几遍都没看懂。。。希望能够在增添新的内容,希望理论部分能再多
所以只给了三星
ps.这是第一个让我的手机发烫的游戏,在第一次随机时有个小方块怎么也回不去,手机负荷有点大。。。望完善一下
希望这个系列能够一直做下去吧
一般路过社畜
游戏时长 9 分钟
这是一个轻交互的游戏,本身并没有什么难度,耗时也很短,还有一个个实验相关的每日挑战(每天零点更新),这个工作室还有一个类似的叫《信任的进化》的游戏,也同样是用博弈论等证明探索人性,是很值得一玩的游戏,附带一提,个人觉得前作更为优秀。
回到正题,在这个游戏里,玩家所需要做的,就只是跟着游戏的指示,一步步地在设置的实验环境里面,完成实验,然后再得出制作者希望你能信服的结论就可以了,当然,也不是那么玄乎和虚假的结论,而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的哲理,是制作者希望我们能铭记于心,并且将它传播出去的道理:
“偏见会导致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但偏见却是不可能完全消弭的。
积极面对偏见,会让社会得到更大的进步。
对欺诈之人心生偏见,也许会令其改邪归正。
对贪婪之人心生偏见,也许会令其知足常乐。
对懒惰之人心生偏见,也许会令其积极勤奋。
种族、性别、出身等因素经常会导致一些偏见,对于这些,我们则应更加包容,才能让生存的社会安稳和谐,更加美好。”
感谢制作者的用心,一定...会让一个世界变得温和那么一点的。
静留庭
玩过
内容更加的简单易懂了,但是不知道是为什么,总感觉这次带来的冲击比起上一个游戏要小得多;好在,是一个可以保持亮点的游戏,这样的游戏低成本、低劳动,把收益提高到最高,但是也因为这游戏投入的少,所以收益的膨胀也会相对小很多。
火树接受了您,我总认为是一个孤注一掷的决定;当然,如果您能把这些游戏做的越来越精致、越来越深刻,不一定非要是伟人大家的名著,可以是您独到而深刻对于现实的一些思考;我想您就可以用哲学思考方面亮点在游戏界立足,也是不成问题的。
以上纯属个人愚见,简而言之,就是希望您不要继续保持现在“简单粗暴”的现状,而是投入时间、精力去打磨,把这作品即使做的仅仅是一次性游戏,也很深刻、很精致,像一个小型可控的微电影一样,这是我的愚见。
以及,采纳本人愚见请后果自负,本人愚见纯属愚见,请自行斟酌是否有采纳的价值和其中的风险。
皇后杀了皇后
玩过
游戏流程5min,比《信任的进化》还短了不少。画面上还是前作的样子,蜜汁PPT风。
但是,选题真好,选题真好,选题真好。眼睛真毒。
发生在那片遥远土地上的事,也正发生在更多地方。
只可惜游戏的结论似乎是,我们每个人要更包容。这是个人选择。
前作深刻在于,告诉人们,信任不仅仅是个人选择。人们不信任不是因为不想信任,而是信任的土壤正在恶化,周围的环境不允许人们信任。
这一作解释的事情是,包容度如何影响社会的稳定。没有解释的是,是什么让人们选择了包容或者不包容。
《信任的进化》的成功或许难以复制,兼具现实意义和改编可能的概念本来就不好找,即使实现了,也不一定还有人会买单。但就是《偏见》这个完成度尚不如前作的作品,才让我对开发者真正转粉。它让我看到开发者仍然有决心并且有能力找到合适的作品。尽管不完善的地方很多,但我乐见类似的作品。
请继续加油。
官方
火树游戏
:
一直在路上,看到如此同理心的帖,心里的那股冲劲又多了一分,拥抱()
kaixinxiaolong
游戏时长 52 分钟
第一版评价:
这版游戏相比上一班版流程短了不少,没有BGM在如今的游戏圈就像游戏里在方块堆里的三角形一样显眼。抛开细节不谈,游戏主题我觉得很容易引起网友的兴趣,毕竟热衷网络社交的,每天和人交流辩论几乎是家常便饭,有时候甚至会观点迥异而吵起来。(当然是指用例证维护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无脑撕)
游戏里有一句话“偏见对偏见双方都是无益的”。这句话对不对呢?
从稳定进步的社会大格局来看,这句话是对的。为什么,因为一个区域如果偏见过度,冲突提升,人们就没有精力投身生产和喜好,简单来说无法安居乐业。但是在高倍镜下来看呢?首先定义一下游戏里的偏见:和周围观念有较大出去,且棱角分明不愿妥协。那么,如今我们生活的社会,在人类诞生之初的人看来,是偏见吗?每一次文明的大跨步都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重构。每一代推动历史前进的先驱都是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偏见,异端。但今天的我们,会排挤他们吗?那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偏见可能是推动进步发展的力量之一而非真的毫无意义?
从小的方面来看,为什么我们有了一定意识观念在被反驳时会据理力争?简单一句话:他不了解我。世界没有同一片树叶,人,也一样。辩论双方往往是结合自身经历,站在自己的角度阐述观点,也就是,自说自话。所以才会受到强烈的排斥。心理学提倡人际交往,要秉持同理心,日漫为什么比国漫有更广的遍布各年龄段的受众?很简单一句话:我理解他这么做的理由。过去国漫的价值观就是一刀切,好坏都是绝对的。而人越成长越会发现,这个逻辑越发不对劲,所以才会把这类动漫打上骗小孩的标签。而优秀能够感动人心的那部分日漫,除了刻画伟光正的主角,反派的也不吝笔墨。不定对错,只论原因,结果由观众自行判断。这些偏见,是无意义的吗?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既然没有对错,偏见也并非无益,那是不是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船到桥头自然直呢?也并不是这样,这就如同市市市场规律,虽然在基本价值规律下市场终究会趋稳,但是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往往是惨痛的,这时候就需要适当的宏观调控。游戏提倡的观点其实就是解决办法:缩小偏见,让社会更快趋于稳定。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缩小偏见绝不是党同伐异,弱肉强食。而是相互用同理心去感受对方的初衷缘由,结合自身观点,寻找相交处,那个,就是和谐的奇点。
—————————————————————————————
第二版:
上一版唠唠叨叨提了点个人看法,没想到会引起开发者的注意,这么快就更新版本,心里还是挺开心的(*>︶<*)接下来进入正题(这版不再是哑剧,有BGM了呢):
开篇没有像上一版一样使用距离我们生活比较远的战争例子展开,而是从更我们玩家熟悉的游戏鄙视链条展开讨论,不得不说这点挺高明的,各层级的玩家都会在里面找到自己熟悉的位置,相似产生兴趣,相关引起关注。自然让初次接触作品的玩家更有一窥究竟的动力。
中间穿插了上一个开发游戏《信任的进化》的人物参与联动,让老玩家会心一笑,新玩家感到新奇去前作补票。营销手法深藏不露。
这一版更新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偏见过多,社会会动荡不安;没有偏见,社会会停步不前”。这句话怎么理解呢?还是举历史的例子,二十世纪初期,辛丑条约的签订让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打破了对清政府抱有希望的先进中国人通过学夷技,改良等方法兴国的幻想。***先生1894年就创立了兴中会开始革命活动,类似黄花岗起义的大小规模武装暴动不在少数,但都以惨烈牺牲,失败告终。这是因为抱有幻想的人们对这种思潮抱有很高的偏见,意见不一导致社会持续动乱。而1911年的武昌起义却意外的成功了,更讽刺的是在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统治的新军里起义成功的。中国近代史往前迈了一大步。这是因为不抱幻想的中国人开始接受***先生这种“异端”的思想,降低了偏见,所以社会进步了。而没有偏见的世界是什么样?TapTap上的付费游戏《旁观者》描绘的就是一个反乌托邦,政府高度管制的世界。允许什么,禁止什么完全由“伟大领袖”说了算,没有参议,没有隐私。一句发泄不满的牢骚就可能导致下一秒警察踢开你的房门。人们的生活不再属于自己,兢兢业业成为国家机器的齿轮,前途看不到希望,生活没有动力。黑白单调的生活方式,一成不变的行动轨迹,永无止境地原地转圈。
总体来说,这一版本个人觉得可以算是这个游戏的完全体了,提到观点也令人信服,扩展了更多得思考。玩过前版卸载的玩家不妨外来一游?
官方
不会玩游戏
:
没错,当所有人都没有偏见之后,社会稳定,但是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凡事有个度,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东西来!
看看
有趣好玩
的人是怎么评价的
西柚
玩过
这是继《信任的进化》(应该是这个名字)后又一佳作。
相比前面的作品,我更心仪这个作品,应该我们现在就处在一个处处都是偏见的社会,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性取向歧视等偏见一直都在发生。
这款游戏可以说是表达了现在很大一部分人的心声,不论是受歧视者还是旁观者,大家都希望世界和平!(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
总而言之,这款游戏有着很大的市场,先进的思想会让更多人看见这款游戏,看见偏见的存在。
19
玩过
这游戏,很有教育意义。
满满的哲♂学完美的融入在了3.51MB中。
这游戏推广下去,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人们放下偏见,
世界将会减少多少的战争,减少多少的伤亡。
我们要学会合群,一起做才能做出最完美的作品。
很少的游戏厂商是独自完成的,他们身后都有伙伴。
好比游戏中的三角形它是最具有稳定性的图形。
而且正方形恰恰相反,它具有最多的变化。
他们要是能合作,可以办到很多很多。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做支架。
利用正方形的可动性做活塞。
他们又可以组成-枪械 发动机 炮台 数不胜数。
这正好比,这个社会,各个国家。
和谐的统一起来了,共同进步,相信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未来。 个人观点勿喷。
不睬
:
又是你,三款心理学的游戏里都有你。。。
暴躁的椰子狸
玩过
刚刚下载 看到越来越多人对社会科学感兴趣 很开心 先码个五星
稍微研究过game theory和decision making的同学应该不难看出,信任的进化那个游戏之所以可以调理清晰又出彩,很大程度得益于Axelrod的著作”Evolution of Cooperation”。它系统地讨论了Axelrod提出的iterated prisoner’s dilemma simulation和其后续模拟实验,以及其中许多参与者贡献的方案(以Anatol Rapoport提交的tit-for-tat最为出名)
博弈论有一个已经建立相对完善、数学模型清晰的系统,不论对于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只要通过逻辑或者数值角度领域get到了点,就能产生灵光一现的感觉:“哦!原来是这回事!” 而信任的进化采用了一个步调合适、循序渐进的方式,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strictly) dominant strategy到infinitely repeated game,结合selection process和不同的starting population,最终完整地表述了reciprocity在理论(映射到现实)中的体现。
而偏见这个东西,恰恰是不逻辑不理性的(这也正是它让人着迷的地方)。经济学(包括博弈论)自古以来都是建立在绝对理性的假设之上,相比较研究有血有肉的homo sapiens,更多是探讨homo economicus,或者说冷酷无情绝对理性的经济人的行为。上世纪起,从Daniel Kahneman开始,一个叫做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的学科开始兴起;这一学科结合了经典的理性模型假设和来自心理学的人类感性(例如偏见等其他人类的“不完美”),试图建立更加全面的模型,更符合现实地解释人类的行为。
尽管时至现今,行为经济学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多学者投身到这一领域中进行研究,甚至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正是著名行为经济学家Richard Thaler,可古话说得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擅长快速理解简化模型的人类,并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难以控制以及模型化的感性。事实上,很多人认为自己的行为和所做的决定是百分之百受自己意识(理性)所控制的(overconfidence is another important concept in behavioral economics as well :),因此很多被实验证据证明的现象,在人们看来是难以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
尽管我还没有亲自体验这款游戏,但我相信,大部分玩家们的失落和困惑并不是因为游戏的品质或者是个人的理解能力,而是偏见这一概念(或者说主题)本来就是模糊又朦胧,藏在我们负责自主复杂思考的额叶难以触及的杏仁核深处吧。
P.S. 而我未尝亲身体验,就妄然写出的评论,又何尝不是一种偏见呢( ・᷄ὢ・᷅ )
枫笙御
:
大佬(゚⊿゚)ツ
论坛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