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德国H系列
这图出自英国海军档案馆,原本是用来研究英国末代战列舰的(就是表格最左侧的15&16in方案),但是看到最右侧。。。wdm,wdm。英国人怎么拿到那些东西的数据的?……
意大利战列舰向英国驱逐舰投降的“盛况”
1943年9月9日,英国海军驱逐舰在马耳他港口遇到投降的意大利舰队,包括三艘维内托级战列舰。照片里出现了其中两艘:维内托号战列舰和利托里奥号战列舰。同级罗马号在当天下午被干沉。奥里托利号被德军的弗里兹X制导炸弹重伤。维内托活到了战后,最后被拆解。。。图中的驱逐舰是战前巴西海军向英国订购的6艘H级驱逐舰(巴西称J级)中的1艘胡塔伊号(Jutahy) ,战争爆发后英国又将这批外贸舰买下参战。该舰改
论美重巡的垫底防护
有些东西,看看就好了。对于舰船的防护,从来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单比较主装厚度,那大和之后毫无疑问是KGV——然而并不顶用。加上倾角,等效一下呢?在正常的装甲盒35kt标排新锐舰中,肯定是南达科他——嗯,主装皮带+潜水的BUG集大成者。所以,看待事物要全面,要找来源,不要一看到一两个点就在那大惊小怪,被人蒙了还在那乐呵呵地给人点赞就不好了。三无少女镇楼:资料来源:《条约巡洋舰的装甲防护 -
美国“彭萨科拉”级(Pensacola Class)
标准排水量9100吨,装甲重量518吨,占标准排水量的5.7%接下来就是被戏称为“彭脆脆”的“彭萨科拉”级重巡洋舰。由于在设计时采用的减重手段效果过于显著,因此该级舰的标准排水量只有9100吨。和英国人一样,“彭萨科拉”级也采用了弹药库单独防护的设计手法,其侧面装甲厚度为102mm,顶部装甲厚度为44mm。在动力舱段,主装甲带厚度为64mm,水平装甲厚度为25mm。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64mm,顶
日本“妙高”级
标准排水量11000吨,装甲和防御材料总重量2035吨,占标准排水量的18.5%1922年,在军令部对于新型10000吨级巡洋舰下达的设计指标中,对防护方面的要求有两点:1.可以抵御自身主炮在20000米距离上的打击2.动力舱段两侧要求具备鱼雷防护系统在舰体设计上,“妙高”级基本沿用了“古鹰”级的设计,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运用了装甲板参与舰体结构的设计手法。通常情况下,战舰上的装甲板可以看作是在
英国“肯特”级(Kent Class)
英国,“肯特”级(Kent Class)标准排水量10000吨,装甲重量1000吨,占标准排水量的10%对于英国人来说,日德兰海战是一次惨痛的回忆,有3艘战列巡洋舰在此役中殉爆,这也给未来皇家海军的战舰设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反映到“肯特”级的设计上,便是采用单独的内部装甲盒设计,将绝大部分的装甲都集中在了主炮和副炮的***库上,以防止在战斗中敌方打出“幸运一击”。其主炮***库两侧的装甲厚度达到
法国“迪凯纳”级(Duquesne Class)
标准排水量10000吨,装甲重量459吨,占标准排水量的4.6%“迪凯纳”级的防护水平是初代条约重巡中最差的。因为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法国在冶金工艺上要落后于英美。用于舰体塑造和装甲防护的钢铁材料依据其极限抗拉强度(UTS,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来进行分类, 法国人所使用的低碳钢(Mild Steel)的极限抗拉强度为32吨/平方英寸,而英国于1922年引入的一
意大利“特伦托”号重巡洋舰
标准排水量10500吨,装甲重量888吨,占标准排水量的8% 在“特伦托”级的设计上,意大利人同样采用了经典的装甲盒设计,包括动力舱和弹药库在内的核心区被一个完整的装甲盒保护着。其舷侧主装甲带厚度为70mm,水平装甲厚度为50mm,前部装甲挡板厚度为50mm ,后部装甲挡板厚度为40mm。值得一提的是,该级舰的主炮塔正面和指挥塔有着100mm厚的装甲保护,炮座装甲厚度为70mm,这样的厚度在第一批
无题
今天是我老婆俾斯麦生日转发这条消息到五个群,你就可以化身吕特晏斯,锤爆嘤国佬。不用试了,是假的,还会被剑鱼打断腿,但今天真的是俾斯麦下水日。
bilibilib视频:日航最终章宣传
BV1W54y1Y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