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妙高”级
2021/02/15153 浏览史海钩沉
标准排水量11000吨,装甲和防御材料总重量2035吨,占标准排水量的18.5%1922年,在军令部对于新型10000吨级巡洋舰下达的设计指标中,对防护方面的要求有两点:1.可以抵御自身主炮在20000米距离上的打击2.动力舱段两侧要求具备鱼雷防护系统
在舰体设计上,“妙高”级基本沿用了“古鹰”级的设计,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运用了装甲板参与舰体结构的设计手法。通常情况下,战舰上的装甲板可以看作是在舰体建成后“贴”到舷侧的,也就是说这些装甲与舰体本身的结构强度无关,而“妙高”级的装甲本身就是舰体结构的一部分,换而言之就是可以减轻舰体结构重量,由此省下来的重量便可以用来继续加强战舰的实力。
防护设计上,“妙高”级将弹药库和动力舱置于一整个装甲盒之中。其主装甲带为102mm厚的NVNC装甲,有着12度的内倾,可以获得更好的防护效果。除了纵向的主装甲带外,在动力舱和弹药库连接处、前部弹药库前端和后部弹药库后端都有着一道装甲隔壁连接两侧的主装甲带。不过由于超重问题,“妙高”级的主装甲带水上部分高度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防护能力。水平装甲则为32-35mm厚。
在“妙高”级的设计上,日本人首次为巡洋舰配备了鱼雷防护系统,整个防雷突出部长93米,最厚处为2.5米厚。在某些部位填充了大量的密封空心钢管,这些钢管中填充有轻质材料,在防雷突出部进水后可以起到维持浮力的作用,此外钢管在被摧毁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的能量。当然巡洋舰级别的防雷系统也只能说是聊胜于无吧,理论上只能承受约200kg装药的鱼雷爆炸。(上图为竣工时的“妙高”级重巡洋舰“那智”号和下图为在拉包尔因空袭受损的“妙高”级重巡洋舰“羽黑”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