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迪凯纳”级(Duquesne Class)
2021/02/1575 浏览史海钩沉
标准排水量10000吨,装甲重量459吨,占标准排水量的4.6%“迪凯纳”级的防护水平是初代条约重巡中最差的。因为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法国在冶金工艺上要落后于英美。
用于舰体塑造和装甲防护的钢铁材料依据其极限抗拉强度(UTS,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来进行分类, 法国人所使用的低碳钢(Mild Steel)的极限抗拉强度为32吨/平方英寸,而英国于1922年引入的一种新型强力钢“D质钢”的极限抗拉强度则可达到37-44吨/平方英寸,也就是说,使用D质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舰体减重,并且在20年代日本和意大利也开始广泛运用这种钢材。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国人在这场巡洋舰的造舰竞赛中实际上处于颇为不利的态势。
虽说留给防护的吨位已经寥寥无几,但法国人也没有放弃治疗,而是尽可能强化了该级舰的生存能力。该级舰的弹药库由单独的内置装甲盒保护,侧面装甲厚度为30mm,顶部装甲厚度为20mm,再加上四周的舱室和设备,基本上可以免疫击中舰体的小口径炮弹所产生的破片,此外主炮塔和指挥仪控制塔也有30mm的装甲保护。
至于其余无装甲保护的部位,法国人选择在舰体上设置16道横舱壁,这些舱壁厚度为20mm,每道舱壁都从舰底一直延伸到上甲板。由此产生的17个分舱每一个都配备独立的水泵和通风设备。这样的分舱系统可以将损伤控制在最小程度,大大提升战舰的生存性,例如在中雷或触雷时有望将进水限制在3个分舱内,并且还有着足够的动力返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