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好好優化一下這低效的管理
修改于2021/03/121161 浏览反馈建议
這遊戲是沒有事件和成就的沙盤遊戲,所以剩下的能挽留住強迫型策略玩家的要素非常少,在下目前唯一的留戀就是在極難難度下,把每個城池建設完美,然後通關。
正因如此,對遊戲本身極其低效的管理頗有怨氣。
以下詳細展開:

如小地圖所示,現在要管理的城池,關隘,港口非常繁多。所以需要高效的管理邏輯。

首先,每月的細化管理依據是來源於上圖所標記的匯報,我記得早前的版本是單獨的按鈕,不包括在事件之內。
如今包括在事件之內其實是降低了非常大的效率。比如武將的派遣,派到哪個地方,一個月可能有幾十個武將的移動,我必須點事件,點匯報,確認行蹤,出城,找到所在地,安排工作。這是非常繁瑣的步驟,希望能回到早先版本的位置,減少這不必要的一環。(太複雜的提高效率邏輯就不啰嗦了,將影響整個遊戲的風格)
而且這個邏輯也是正確的,匯報是每個月行動的依據,非常重要。跟事件里其他的常規且固定的選擇設置相比,完全有單獨獨立出來的資格。(太複雜的行政邏輯就不啰嗦了)

其次,每次打開匯報,都是定位在匯報的最後一行(上圖是我重新拉回頂部看的)。希望也改善一下,打開匯報,我應該從當月的抬頭開始閱讀,而不是從最後一行定位回去再看看下來。
而且,關於運輸,我建議還是將稅車和運輸區分出來,混在一起尤其突兀。

上圖的匯報,也是一樣,希望將移動的匯報和招募匯報區別開來,混在一起非常影響閱讀效率。

關於匯報的,最令我崩潰的就是,讀取存檔的時候清空了!
這就意味著在中途斷線或者有事切換畫面(經常重啟),這個月就不知道幹嘛了。
¹³ヽ( ̄3 ̄)分割線(〃'▽'〃)ノ¹⁴


接下來,是太守的任命煩惱😩。如上圖,任命太守是改變和提高城池效率的重要操作,所以經常會使用到。
當我以列表顯示來選擇需要更換太守的時候,問題就來了。
我看到城池的默認排序,是依據佔領的時間先後排序的(崩潰)。到底誰打到後期還記得哪個城先占哪個城後佔的,啊!!!這是哪個鬼才程序員設定的,太反人性了吧。
好歹按照地理位置排個序吧,好比三國志的排序,一般都是東北為前,西南為後,這樣我也好知道大概拉到哪個位置。
而且在哪都是這種排序,太惡意了,故意傷害腦細胞。

好吧,現在讓我來按照政務效率來任命太守。

就改個海門港,換成政務高的武將當太守,點確定。

納尼,城市排序又回去了,我還有別的城要改太守啊,還是按照政務效率來的啊,為什麼任命一個就跳回去了。
能不能至少在我關閉當前頁面的時候,還是維持住我想要的政務效率的排序,這樣跳真的非常不方便。
(同理的,還有賞賜和沒收的操作,都是完成一個就跳回默認,根本沒法高效批量有序管理。有時候要區分武器類型賞賜的更累人)

還有,明明遊戲改變太守的頁面中,知道按政務能力從上到下排序武將。為什麼在原太守調任的情況下,太守又默認轉給了按莫名其妙原則選擇的武將接任?到底啥邏輯我還弄不清楚。


再來說一說關於效率中的重中之重,委任……
在所有策略遊戲中,委任都是非常低效高損的,除非是超低難度或者大後期平推才用得到。這一點不能強求官方,太高效的委任那將傷害策略遊戲的可玩性。
首先肯定委任里的運輸部分,關於資源和兵源的運輸確實是有一點用的,但也僅限於此。
稅車部分,這確實是非常好的設定,因為對比運輸來說,稅車不會被搶劫……好像稅車是無敵的一樣,正規軍和強盜都碰不得……但是那個將交稅比例應用到所有分城就太雞肋了。 (這個分城的稱呼也太不正確了,中國歷史上從沒叫過哪個城是哪個的分城……分城是城堡體系的稱謂)
因為我至少得按前線和後方制定兩種交稅比例,所以建議將原來的應用到所有分城改成應用到前線和後方兩種(極難難度下,一個城全部免稅也差不多就養3萬多點的兵)
運輸部分,其實就算不委任,也可以起到作用。這個保底設定就非常有靈性,可惜只有委任生效下才有用。

比如我手動運輸的此圖,要自己做個計算留給城的資金,再手動輸入要運輸的數量。為什麼不增加一個保底的按鈕,比如委任里設定此城保底20000金,那在小計算器我不用按12520五次點擊,只要點擊保底(名稱隨便),就自動確認帶走12520的資金。
還有副將真的太煩,下次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