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杂谈】欧拉大讲堂之“监察司”
2021/05/24767 浏览剧情讨论


作者:月夜下的喵 排版:Grover
在明日方舟第六章的剧情中,龙门出现了一股新的力量。那便是监察司。


6-4剧情
剧情中,由于梅菲斯特的法术,牧群变得格外狂暴,近卫局各小队陷入空前的危机。这时,三位监察司的长官出现,帮助近卫局化险为夷。从整个剧情的设置来看,监察司的出现显然很不简单。很多玩家都在猜测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机构,它与龙门,与魏彦吾到底是怎样的关系。然而鹰角给出的信息支离破碎,仅凭目前的剧情,实在难以窥其全貌。笔者也只能通过一些文献和史实的考据,简单介绍一下历史上的“监察司”,以此为大家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信息。
一、“监”、“察”、“司”
准确来说,历史上并无监察司这一机构,直到现代才出现一些隶属于政府门下的“某某某监察司”。但是,无论是“监察”还是“司”本身,都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在中国历史上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文以单音词为主,很少会有复音词,如用“方”而非“方圆”,用“是”而非“这是”。直到近代复音词的表达才逐渐流行起来。所以,在最初之时,“监察”本身也是两个单音词组成的,它不是只表达一个中心意思的独立词汇,它本就是由“监”和“察”两个字组成的复合词。
监,临下也。
监最开始的意思人在盛水的器皿旁边俯身照看,也就是照镜子。于是这种可以照看人影的器物也叫做“监”,也就是后来的“鉴”。这个动作是从上往下看,即所谓“临下”,于是后来便引申为“监视、监督”之意。《诗经·皇矣》写道:“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孔颖达疏曰:“此在上之天能照临于下,无幽不烛,有赫然而善恶分明也。见在下之事,知殷纣之虐,以民不得定务,欲安之,乃监视而观察天下四方之衆国,欲择善而从,以求民之所安定也。”便是说上帝临下,看到商纣王暴虐无端,于是监临四方诸国,希望找到能让百姓安定的君王。
这是《诗经·大雅》的第一首诗,也是周王朝的开国史诗。而同样,监在周朝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制,我们今日的“监察”便是从周朝开始的。《周礼·太宰》提到:“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立其监。”《周礼·大司马》又有:“建牧立监,以维邦国。”牧即州牧,监即监察。孔颖达疏曰:“州有牧,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牧,使维持诸侯。又一国立一监,以监察一国。上下相维,故云以维邦国也。”在周代人们已经认识到,欲使天下安定,要上有治理,下有监督。所以周王朝除了设置有州牧来管理百姓、处理政务,还向各诸侯国下派了监察官员,即所谓“周有三监”:“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礼记·王制》),周天子给每个诸侯国都派了三个人去监督。
如果放在明日方舟里面,大概魏彦吾便是龙门之牧,监察司便是龙门之监了。
察,复审也。
《说文解字》曰:“知微知彰是谓能察。”《贾谊新书》曰:“纤微皆审谓之察。”所谓察言而观色,关键便是能见微而知着。察所要求的是不错过每一个重要的细节。《左传》曾提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但你要治理好一个地方,可不能仅在祭祀与打仗上用力。我们古代监与察并用,大抵便是要求监察官员在监临百官之时,一定要仔细分辨是非,不要忘了反复审察几遍,以免被奸官污吏所蒙骗。
司,主也。
《说文解字》曰:“司,臣司事于外者。”司在最开始时便是指主掌某一事物的官员,比如司徒掌民事,司寇掌刑狱,司空掌营建。后来逐渐演变为处理某一事物的官署。在唐置三省以后,以尚书省总管行政,下设六部二十四司。
二、“监察”之司
监察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在我国已经流传数千年之久。如上节所言,监者临下也,臣民替天子下察百官,以达到上下相维的效果。
在周设三监以后,各诸侯国也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治理体系和监察办法。秦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位次于左、右丞相。又设监御史,以御史监郡。在当时,监御史是与郡守、郡尉并列的长官,分掌监察、行政、军事。
西汉沿置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在当时与丞相互相牵制。又有属官御史中丞,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在秦朝监御史的基础上发展了刺史制度,于元丰五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各部设刺史一人,从此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此外,汉代还设有御史台,又称宪台,是从汉代开始被长期沿用的中央监察机构。
到唐代贞观以后,御史台设台狱,受理特殊案件。开元后已经形成了重大案件由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的制度,大理寺负责审讯,刑部复核,御史台监审。同样是替皇帝监临。
到明代,朱元璋废御史台,改设都察院。又在六部设给事中。朱元璋称,需要一套“以小制大,以下制上,大小相制,上下相维”的监察体制。在这一基本思路的指导下,明代建立起一套“科道”监察系统,“科”为六科给事中,“道”为十三道监察御史。他们共同构成明代纠举弹劾、监察百官的交叉防线。这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明代“言官”体系。这一制度影响到清代,有很多重要的职官都会科道出身的官员选派,比如学政。他们会被外派到地方上主管教育和科考,同时还负有风闻地方政事的任务,所以又称观风使。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虽然他们是到地方上就职,但实际上属于皇帝亲自委派,替皇帝监临地方的官员。
三、猜想:监察司、魏彦吾、龙门
在第六章中,龙门出现的这些关系可以说是错综复杂,而且很值得玩味。笔者在此前一篇关于龙门币的文章中,曾简单提到一下龙门以及魏彦吾的深不可测。本章剧情除了揭开了一些龙门的底牌之外,从一些情节、对话及魏彦吾的手段来看,龙门和魏彦吾、监察司之间的关系也颇为微妙。
关于龙门,在游戏载入界面上有一些简单的描述:
龙门——由贵族魏彦吾领导的移动城邦;开放,包容,自由是其最大的特征。
古老森严的等级制度与稳定的选拔考核确保着它能够保持着稳定的同时接纳新鲜血液,保护着这艘孤舟穿行在诸国之间不受外敌与天灾的侵害。
在龙门币那篇文章中,我曾简单地将龙门和魏彦吾的关系视作一种线性联系,我下意识地将龙门的兴盛乃至龙门币的流通都归功于魏彦吾的执政上。但是在第六章后,我重新翻阅了游戏档案,对龙门和魏彦吾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新的想法。魏彦吾可能不简单是生于龙门而后掌龙门之政,他跟龙门有更复杂的关系,而龙门本身也有更深刻的背景。而要讨论这一问题,关键在于一点:魏彦吾的权力从何而来?



6-4剧情
在第六章出现的监察司是很好的切入点。从剧情中的表现来看,监察司一直隐藏在背后,暗中考察近卫局的表现。虽然他们在这场大战中给予近卫局了不小的帮助,但依旧是保持着不参与、不干涉近卫局行动的姿态。他们会根据近卫局的表现给予评价,同时很强调对百姓的保护,可谓非常切合“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的古意。
从诗怀雅的档案中可知,近卫局是龙门成立不算太久的机构。当年的龙门城市治安非常混乱,魏彦吾有心改变,于是有了近卫局的诞生。如果说监察司是同近卫局一道产生这是说不过去的,近卫局是因为龙门的治安问题应运而生,监察司可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设立。监察司可能是龙门古老传统下的产物,用以监察龙门各署的工作。显然监察司的职责并不只在监视近卫局的行动,龙门的很多方面都在其监视范围之内,甚至包括魏彦吾的执政(这一点从6-18与魏彦吾的交涉中可见)。
在此则需要引出另一股力量,与监察司一同在6-4登场的黑蓑特殊部队。在剧情中可以发现,近卫局和监察司的人明显对突然出现的黑蓑人感到陌生,而从后面的剧情来看,这支特殊部队应该是隶属于魏彦吾或者是龙门之下的秘密力量。近卫局是魏彦吾治下的产物,监察司暗中监督着近卫局的工作,近卫局也知道监察司的存在;然而他们却都不知道黑蓑部队的存在,这是颇为人玩味的事情。这很可能代表着监察司跟魏彦吾并不是一路人。从6-18他们的交涉中可以看到,虽然监察司官员对魏彦吾非常尊敬,但并不完全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更象是平级。很可能就像中国古代一样,魏彦吾主持行政,而监察司负责监察;魏彦吾虽然为牧一方,是一城之主,但监察司监临此地,同样能形成牵制,督促魏彦吾的执政。
于是这里也需要问一个问题:监察司的权力从何而来?


6-18剧情
从这一思路出发,我在游戏里找到更多有意思的表述。

在星熊的档案中可以看到这一条,“龙门总督魏彦吾”。中国在明代始有“总督”之称,是正统六年征麓川时,由兵部尚书王骥以总督军务的身份入衔,此后往往因事而设。到成化年置两广总督,始近定制,到清代时成为地方最高长官。可见,它虽然是派遣到地方任职的,但从性质上仍属于中央官。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大部分地方官员都属于中央官,即如知县一类也是由中央选官派遣,三年一轮。这便是所谓“流官”。而国外的总督(Governor-General),主要指的是英王在英联邦成员国任命的最高行政长官,作为英王的代表。总督由该国的总理提名,而由君主任命。比如加拿大总督会向英王提名总督,而通常英王也会钦点他提名的人选。
所以,这里称魏彦吾为“总督”是非常值得玩味的事情。加之第六章剧情中,监察司的官员称“他们这种人总这样,我是能理解为什么镇守龙门的是他了”。这似乎已经暗示了魏彦吾和龙门独特的关系以及龙门那非常深厚的背景。魏彦吾可能并非出身龙门而后执政龙门,龙门也很可能并非只是龙门自身。
在此之前,龙门一直以一个游离于诸国之间的孤城的形象出现,尤其是龙门币的发行和流通,都表明了龙门非常独特的地位。然而这一章给出的信息,又似乎想说明龙门有着不一样的背景。它可能依旧是一座独立性很高的孤城,也可能跟什么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可能它原本跟那个地方有关系,现在关系断了或者淡了。当然也不能排除龙门只是表面上看着是孤城,其实它背后站着一个大势力。这些可能都只能看鹰角在接下来的剧情里怎么安排。
笔者到最后也无法解答我在本节开始时提出的两个问题:魏彦吾和龙门到底有怎样复杂的关系?龙门到底有怎样深刻的背景?游戏里提供的信息太少也太过支离破碎,我们一时很难窥其全貌。但至少我们知道,魏彦吾所扮演的,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城主;龙门所代表的,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商业城邦;矿石病感染者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矿石病和感染者本身。正如魏彦吾在第五章末所说:
有一张错综复杂的无形巨网,覆盖了整片大地。没有任何一个城邦能和这片大地脱开干系、在阴谋诡局中独善其身,何况是夹在数个庞然巨物之间的这里。
恰好,罗德岛就在这里;恰好,整合运动也来到这里;恰好,感染者和普通人的矛盾就爆发在这里。其实没有那么多恰好,有的只不过是适逢其时。
故事只是刚刚开始。
(End)
如果大家有自己创作的同人文/漫画,或者攻略杂谈,请不要吝啬地向欧拉攻略组投稿吧!但抄袭,一稿多投行为是绝对NG的哦!
投稿邮箱189134862@qq.com,欢迎各位博士踊跃来稿,一经采用,将根据稿件质量支付作者一定稿酬!
本攻略由欧拉资料站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