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本海军战列巡洋舰金刚级的简介

2020/02/26186 浏览史海钩沉
注:部分资料为网络搬运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日本战列舰金刚的相关历史资料,希望小伙伴们能在玩耍之余也了解一些和游戏有关的历史哒!
话不多说,现在开始进入正题
—————————————分割线酱———————————————
TapTap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金刚级战列舰(英文:Kongo class Battleship 日文:こんごうがたせんかん) 日本海军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获胜,随之日本把美国作为假想敌。其间,英国海军建造了巨炮战列舰“无畏”号,开始了战列舰的新时代。随之,各海军大国纷纷仿建“无畏”号战列舰。无畏级战列舰的出现,使日本觉得也有必要建造无畏级战列舰。20世纪初,日本海军开始组建“八八舰队”,向内阁提交了扩充海军军备的提案。1911年3月,内阁通过了海军的提案,决定拨款建造战列舰4艘(分别名为“金刚”、“比睿”、“榛名”、“雾岛”)。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将历年的各项造舰预算项目以及节余经费合并为“军备充实费”、“军舰制造费”,每年拨款,为期6年。由于当时日本的造船厂没有建造大型战列舰的经验,为了引进建造技术,决定首舰“金刚”号交由英国建造,日本与英国的巴罗造船厂签定了建造“金刚”号的合同,并派专家去船厂学习技术,可以说,金刚是有着英国血统的日本战列舰。
TapTap
图为英国无畏级战列舰
接下来我们说说金刚的具体建造以及下水时间,金刚级战列舰首舰金刚号1911年1月17日在英国正式动工,1912年5月18日下水,1913年8月16日完工。1913年11月5日,由日本人负责驾驶“金刚”号战列舰返回日本。金刚号是旧日本海军最后一艘由海外订购的主力战舰,随后,日本根据维克斯公司提供的图纸开始在日本本土建造后续的几艘金刚级战列舰,继金刚号之后,比睿,榛名,雾岛三艘后续舰船相继建造完毕并编入战队(金刚编入第一舰队,其余三艘编入第二舰队)。
TapTap
图为比睿号战列舰金刚级第一次现代化大改装从1923年开始,至1931年全部结束。首要目的是改善防御能力,增强水平防护,在主炮炮塔、弹药库、机舱上面增铺装甲板;为了解决水下防御能力不足的问题,新增舰体防雷纵壁、舷侧防雷凸出部。改装锅炉,由于锅炉数目减少撤除了三座烟囱中临近舰桥的一个烟囱,前桅桅楼增设舰桥设施;利用3、4号主炮塔之间的空间搭载水上飞机。由于改装之后防御能力增强,重量、排水量和阻力大幅增加,最高航速降低至26节,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从1931年起正式改为战列舰。其中比睿号因1930年签订的伦敦海军条约的规定终止第一次改装(因其改装进度最晚),拆去一座主炮塔、部分动力设备,拆除舰体舷侧装甲带,改装成训练舰,后增加观礼设施,在1930年代曾多次担任日本天皇检阅海军的“御召舰,金刚级原本是作为战列巡洋舰的标准建造的,后来改为了战列舰。
TapTap
图为金刚级战列舰油画作品接下来介绍金刚级的各类系统 总体设计金刚号具备英国式风格的长艏楼船型和高大的三脚桅。动力系统采用油煤混烧锅炉、蒸汽轮机。配备八门由日本委托维克斯公司研制的14英寸口径主炮(研制期间对外称12英寸炮),双联装主炮塔全部沿舰体中心线向艏、艉方向各布置两座,主炮炮塔布局与英国海军的虎号战列巡洋舰的设计类似,1、2号主炮塔成背负式位于舰桥之前,3号主炮塔位于锅炉舱与主机舱之间,4号主炮塔位于主机舱之后的舰艉。防御装甲水平与同期英国海军战列巡洋舰相当。金刚号的舰艏既非垂直型舰艏也不同于飞剪型舰艏,船头向前弯曲,在水线以上垂直,水线以下向后弯曲过渡到船底,形成日本军舰独特的“双曲线型舰艏” 动力系统金刚级战列舰的动力系统,采用油/煤混烧锅炉、蒸汽轮机。防御装甲水平与同期英国海军战列巡洋舰相当。自1923年开始金刚级陆续在前桅设立用于观测、指挥的桅楼设施,在1号烟囱安装了防止排烟倒灌舰桥的防护罩,提高了主炮仰角。金刚级舰的第二次大改装工程1933年8月开始,至1936年全部结束。该级舰更换了新型蒸汽轮机,输出功率大幅度增加,最高航速提高到30节,增加燃料装载量,提高续航距离
武器系统金刚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最先装备356毫米(14英寸)大口径主炮的主力舰,舰上配备八门由日本委托维克斯公司研制的14英寸口径主炮(研制期间对外称12英寸炮),该炮后来被日本引进在国内制造。双联装主炮塔全部沿舰体中心线向艏、艉方向各布置两座,主炮炮塔布局与英国海军的虎号战列巡洋舰的设计类似,1、2号主炮塔呈背负式位于舰桥之前,3号主炮塔位于锅炉舱与主机舱之间,4号主炮塔位于主机舱之后的舰艉,金刚级拥有八门主炮分别装在四个双联装炮塔中,四门向前,四门向后。采取一般所谓前二后二的配置。前两个炮塔装在舰桥的前方,而后面的两个炮塔则分开的比较远的装在后部舰桥后,所以后来加装水上飞机弹射器时就将飞行甲板布置在后面两个炮塔之间,这是金刚级的一大特色。
TapTap
图为榛名号安装主炮
金刚号的落幕:11月21日在台湾海峡美国海军“海狮”号潜水艇发现了“金刚”号,在距2700米向“金刚”号发射6枚鱼雷,“金刚”号战列舰舰首及其中部各中一枚鱼雷,舱室进水并引起弹药库大爆炸,舰体开始下沉,不久即翻船沉没。
总体评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日本被外国孤立,获得战舰科技信息很少,金刚级战列舰虽然经过多次的改进,但总体看都不符合当时的战斗水平:第一,主炮口径偏小,威力不足,在瓜达卡纳尔岛海战中美国的“南达科他”号(BB-57 South Dakota)战列舰被“雾岛”号战列舰发射主炮命中九十多发,“南达科他”号战列舰只是受点损伤,修复后还参加了以后的战斗。第二,防御能力差,“金刚”号舰被潜水艇只用一条鱼雷就送入海底;“雾岛”号在瓜达卡纳尔岛海战短短七分钟里就被“华盛顿”号(BB-56 Washington)战列舰击中九发406毫米炮弹和四十多发127毫米炮弹,船舱多处起火,舵机失灵,很快丧失了战斗力。不过,从日本人对金刚级战列舰的使用来看,该级各舰在参加的各次战斗中都能发挥淋漓尽致:如偷袭珍珠港、南征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炮击瓜岛、大战雷特泰湾等
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