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神话从未离去(浅谈游戏内外神话的身影)

精华修改于2018/05/06413 浏览综合
前言——神话的诞生
神话,人类诞生原初的文化现象,我们第一次对世界产生了创作的欲望。
屈原的《天问》就发出了如此的疑惑: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TapTap
译文:远古开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给后代?
天地尚未成形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
明暗不分混沌一片,谁能够探究其中原因?
大气一团迷蒙无物,凭什么将它识别认清?)
万物规律由何定制,世界由何产生,我是谁......
这种哲学式的发问诱发了人类最早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自问自答,传于后世。
(普罗米修斯的火种,蕴含着人们最开始的部落崇拜)
界的创造,规则的制定,我们的诞生,人类是无法做到的,所以肯定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掌握着这一切。”
从动物化的图腾,衍变为宗教化的神明......
“丰收是神的保护,灾难的神的怒火,我们只有崇拜神,神才会庇护我们!”
神逐渐功能化,从一析多,祭祀行为出现。
.........
在这些以创造力为长的游戏中,玩家的身份与原初之神——造物主相似。
《涂鸦上帝》——通过对概念的搭配,创造与掌控世间万物。
《沙盒》——通过对具体粒子的操作,进行更为复杂的创造与毁灭。
《我的世界》——更加复杂的3D世界,从简单的概念粒子升华到了更为宏观的方块构成。而Mod的组装更如神明一般,给予这个世界更多的可能性。
如三款游戏的次序一般,神话就是这样从简到冗,一点点,一步步,从最开始朦胧的概念,到具体的故事,甚至编纂为成体系的神话
我们今天,就来谈谈从不可溯源的过往直到如今电子游戏内外的神话。
——————————————————————————————————————————
♣神明的曙光——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与古埃及神话
作为世界最早的神话,两者前后分别诞生于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3000年左右。
身为古文明的摇篮——两河与尼罗河两大流域的神话体系,它们与这里初生的文明一般稚嫩。
举个例子?
TapTap
——“杂修!”(详情请见被称为史诗之初的《吉尔伽美什史诗》。)
——至高无上的崩析,被功能化的神系
神从一个至高无上慢慢分析为了庞大的神系,这是神拟人化的第一步——神不再是全知全能的物体,他们也有着亲属关系的羁绊而不仅是后世几乎所有非宗教的神话体系,连魔幻/奇幻作品的世界观也都是如此。
而其中每个神都有对应的自然现象或是职能,而功能化的神系与智能很大一部分奠基了日后奇幻/魔幻类作品的信仰与阵营设置。
TapTap
(FF14的12守护神节选)
《汉谟拉比法典》中著名的君权神授由此诞生——安努那克之王, 至大之安努, 与决定国运之天地主宰恩利尔, 授予埃亚之长子吗马尔杜克以统治全人类之权
这是神之代言人在人间的第一次亮相。(天子,了解一下)
(地球话模式:神的功能化是指,最开始只有一个至高无上。然而随着人类对自身与外界的深入了解,至高无上逐渐被功能化,分析为一个神系——构架家庭关系,甚至于为人类自身所用——巩固统治。)
——部落图腾蜕变不久的城邦守护,区域化的神话
在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主神与上图FF14一般,各自皆有守护的城邦。
可以说,区块化是神话的必然。
物理环境,风土人情......各类因素构成了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同时,也构成了他们的神明。
大河文明,以农耕为本,故依托社稷(土地神与粮神);草原文明,以捕猎为生,故信仰牧神;海洋文明,以捕捞为食,故信仰海神(妈祖)。
而这种原始崇拜随着神明的功能化与细化就极容易发展为宗教
如《上古卷轴5》中各省份的信仰——帝国的九圣灵,晨风的三君主神,天际的诺德旧神......
TapTap
(但游戏与现实也存在差异,游戏中是神明创造了土地与人民,而现实则是土地与人民创造了神明。)
——神秘系美学与哲学式的思考,皮囊与灵魂的完美融合
而埃及神话的半兽半人的神明造型则完美凸显出了古埃及的原始崇拜
TapTap
(《英雄联盟》中以阿努比斯为原型的英雄“内瑟斯”)
古埃及对于图腾式的象征考究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而偏偏是这种野性十足的设计颇受现代人喜爱。
而关于古埃及未解之谜衍生出的种种更是将神话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就如艳后一般,让人不禁拜倒于石榴裙之下。
神秘与野性,像有着琥珀眼的黑猫一般,让无数游戏设定皆俯首于此。
TapTap
(以古埃及法老为起点的《游戏王》)
而这些皮囊背后,是古埃及神话自身厚重的灵魂。
可以说,古埃及神话的“自然崇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埃及人的思维方式——这点在古埃及神话中的半人半神,甚至于对于自然的和谐态度与自发保护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尼罗河),古埃及神话还带有“绿洲情怀”与“原初之水”之说。
(游戏中对于古埃及人的地理因素与信仰有完整而精妙的系统诠释)
而古埃及神话中最重要的一块莫过于“亡灵崇拜”。
守门人阿努比斯会将死者的心脏与玛特的羽毛于天平上称量。若灵魂轻若羽毛,阿努比斯就带他去见冥神,否则则将他喂给阿米特(代表着秩序的巨兽)。
这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古埃及神话的善恶观与对于死者的畏惧。
金字塔与木乃伊更是经久不息的佳话,其中的“法老诅咒”也进一步佐证了这点。
End
作为最开始的神话体系,二者皆可看出隐隐约约原始社会的崇拜与蜕变。
区块化与功能化则是神话最开始的转变,进而趋于成熟,自成体系。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神话逐渐脱离了原始崇拜,开始为人所用(宗教与君主)
6
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