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空中航母”邂逅了“152”——TB-3 Zveno(152mm)

修改于2022/01/066327 浏览综合
TapTap
空钢开放已经将近一周,不知道各位指挥官进展如何。首批空钢阵容的角色们几乎都已经在taptap上露过脸啦(不算捏脸中的Yak-9K和He-219)。
今天趁着春节休息期间,我们要来花大篇幅来介绍一下首发阵容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一架让你既熟悉又陌生的飞机——TB-3 Zveno(152mm)
TapTap
(图源:militaryarms)
舞装使用者阿芙罗拉,是大家已经相当熟悉的角色了。关于她怎么获得这套装备,之后等游戏中更新人物资料吧~我们今天还是科普向为主!
首先,我们还是要简单介绍一下TB-3。她的全称是:Tupolev TB-3。
这架1931年4月便进行首飞的轰炸机,绝对是目前游戏出现的飞机中,资历最老的飞机,同时它也是全世界第一种四引擎下单翼重型轰炸机,这种设计在那个时代的航空界是极其超前的,几乎影响了后来全世界所有的重型轰炸机的设计思路。另外它接近2吨的载弹量,对欧洲各国的航空事业发展也起到了刺激作用。
当然,也许你们接下来又会以为,我将会给你们介绍一些,随便通过搜索引擎就能找到的烂大街资料,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可不是普通的TB-3呢!!
而且,仅凭那些在当年看起来很唬人的高指标,显然已不足以与B-17,哈利法克斯这些后辈轰炸机相抗衡。既然是首发飞机阵容里最难获得的飞机之一,这架TB-3定然有它的独门绝学!
波形之铠——辊压冷弯波纹铝蒙皮
TB-3那特殊的波纹蒙皮在所有参战飞机中,无疑是一道很亮眼的风景。这种波纹板也叫瓦楞板或压型板,采用彩色涂层金属板材,经辊压冷弯而形成。因其质轻,强度高,防潮,防火,耐用等特性,一直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
而将波纹压型板用于飞机蒙皮的始作俑者,当属德国的飞机设计师容克斯博士,也就是德国Ju系列机型之父,他第一个倡导飞机一体化设计,同时也第一个造出了全金属飞机。
早在1918年的时候,容克斯就已经在他设计的一种单翼双座全金属战斗机上,首次尝试了波纹蒙皮。而1919年时,又在名为J.9的试制战斗机上也安装了波纹蒙皮。
TapTap
(Ju.52/3m“容克大妈”的波纹蒙皮)
经过多次试验表明,安装了波纹蒙皮的飞机强度大幅提高,不仅耐摔打,还极其耐风雪侵蚀。但是铺设方式却会对风阻有极大的影响。当蒙皮上的凹槽顺飞行方向铺设时,风阻较小。但是当凹槽走向与飞行方向相互垂直时,产生的飞行阻力会大得惊人。
而TB-3的设计者图波列夫则认为,反正TB-3的机首设计就不太符合对空气动力学,即便是进行流线化处理,对于笨重缓慢的TB-3也不会带来太大的收益,倒不如放弃速度,直接选择波纹铝蒙皮来提高生存能力。这种思路倒是和某些重型坦克的想法很类似!
TapTap
(TB-3上操控DA-2航空机枪的机枪手,周围机身上的波纹铝蒙皮清晰可见)
当空军中一部分人对TB-3缓慢的航速表示不满时,另一部分人却看到了新的可能性。由于TB-3自身飞行速度慢,加之拥有宽大的机翼,完全可以为伞兵部队服务嘛!实际上,在1935年后,TB-3的指标已经渐渐无法满足一线部队的作战需求,大部分的TB-3已经从轰炸机改为了伞兵运输机,而当那些苏联士兵以粗犷的跳伞方式从TB-3上跳下的影像,早已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gif图片!
TapTap
TapTap
TapTap
TapTap
不过,这些可爱的伞兵并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因为我刚刚已经说了,是“大部分”的
TB-3,也就是还有一小部分没有变成伞兵运输机,因为,她们掌握了更高端的玩法!
泰坦之翼——Zveno组合系统
早在1931年,苏联空军科学院便开展了著名的Zveno计划(通常译作连环组合,也称寄生战斗机计划),这是一项长达十年的漫长计划。
Zveno的第一号方案Zveno—1,便是将两架I-4战斗机的起落架滑轮,通过管状的三脚架框架固定在TB-1的机翼表面上方,由轰炸机驾驶员在座舱内,通过控制线来打开支架。而I-4的尾翼固定在一个可折叠的三脚支架上,由I-14驾驶员负责打开。整个系统的起飞重量超过12000kg。
TapTap
(TB-3的前身TB-1,仅有双发发动机,但稳定性却异常好)
Zveno-1的第一次试飞在1931年12月3日进行,两架I-4战斗机在3000米高空脱离母机,实验的结果令人相当满意。由于不需要起飞和爬升,子机的作战航程由341英里增加到372英里。同时作为母机的TB-1在217至248英里的作战半径之内,会得到子机的护航,这个结果证明了寄生战斗机计划是可行的。
TapTap
(Zveno系统包括机翼上方的2架I-15,机翼下方的2架I-16,机腹下的1架I-Z)
于是在1933年,苏联空军科学院先后调集了8架TB-3轰炸机,开展了 Zveno项目中最为著名Aviamatka—PVO计划(即“空中警报巡逻队”计划),由1架TB-3和5架战斗机组成。该计划原本目的仅是针对偏远地区和海岸线进行巡逻防卫工作。
TapTap
(执行轰炸任务的TB-3 Zveno-SPB小队)
直到1941年8月,Zveno组合系统才首次参与实际作战。由TB-3搭载2架挂载炸弹的I-16组成的三个联合轰炸小队(Zveno-SPB)袭击了罗马尼亚境内的卡罗一世国王大桥和在康斯坦察的码头。此后,他们又对位于扎波罗热第聂伯河上的一座德军重兵把守的大桥执行战术轰炸。 虽然当时残酷的空中环境已迫使TB-3只能在夜间出击,但是这些采用Zveno组合系统的TB-3仍然取得了一些战果,同时这也是卫国战争初期罕见的可以在苏联国境外作战的飞机。
在这里,我们还是有必要提一下Zveno组合系统中应用到的子机。在实战阶段的子机包括I-15,I-15 ter,I-16,I-Z。之后甚至有专门为Zveno系统设计的I-17Z,但是此机型只停留在图纸阶段。
TapTap
(Zveno组合系统使用的I-15 bis战斗机)
阿芙罗拉所携带的I-15 Ter,也被称为I-153,是I-15于1938年出现的改良版本。由于其上翼采用了海鸥翼型的设计,因此也被称为“chaika”(海鸥),起落架可转向90°收入翼根部位,以气压式启动,仅需1秒钟时间。下翼底部可挂载8枚RS-82火箭弹。而这种携带火箭弹的I-153首次参加实战,便是在1938年的诺门坎战役,由于火箭弹威力极大,日军在很长时间内都一直以为自己的飞机是被76.2mm炮弹打穿的。而在IL-2攻击机列装前,对地攻击的任务主要都由I-15和I-16负责。
TapTap
停落在草地上的I-153“chaika”
TapTap
Ps.据Hare园长表示:他在绘制的时候出现了一处错误,虽然小海鸥的机身是I-153的,但是起落架却画成了I-15的样式,而I-153本身的起落架外形过于简陋,不适合作为海鸥的脚。因此之后可能会改为携带滑雪板的冬季装的I-153
尽管TB-3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同时在人类的战机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如果作为阿芙罗拉的装备,缺少了那组传说中的数字怎么行?(没有本体怎么行?)而接下来要介绍的这款武器,才真正赋予了TB-3灵魂。
点睛之笔——APK-9 152mm无后坐力炮
TapTap
利奥尼德·瓦西里耶维奇·库尔彻夫斯基(ЛеонидВасильевичКурчевский)
APK-9的设计者:利奥尼德·瓦西里耶维奇·库尔彻夫斯基,是苏联时期的一位武器设计师,曾任莫斯科防卫产业委员会设计主任。库尔彻夫斯基从1923年开始研发无后座力型武器。1924年,因一个项目中进展缓慢,被指控“浪费国家财产”的罪名,而被判入狱10年。但即便入狱,库尔切夫斯基对无后坐力炮的兴致不减,仍然坚持研发。
1929年库尔彻夫斯基被提前释放,随后被调入苏联炮兵总局第一设计局担任设计主任,并继续主持无后坐力炮的研发。1934年,“特别任务委员会”成立,他一直热衷的无后坐力炮终于进入了实践阶段。
在之后的3年内,库尔彻夫斯基设计了数量众多的无后坐力炮。搭载平台更可谓陆海空一应俱全。
TapTap
(APK系列无后坐力炮名单,全部都是基于飞机平台使用的)
TapTap
(库尔彻夫斯基和他的杰作——APK-9 152mm无后坐力炮)
APK-9作为APK无后坐力炮中口径最大的一种,与该系列其他型号均采用了相同的方案:利用正常的火炮,切割掉炮膛的后部,并加装上“拉瓦尔”喷射口,炮身内部基本保持不变。
Ps.据Hare园长称,以上这段资料是出自1999年明斯克出版社的《航空武器史》,作者是亚历山大·施洛克拉德。如果以上资料属实,那么从照片中APK-9平整的炮管来看,基本可以判断是在KV-2的M-10 榴弹炮的基础上修改而来的,所以仍然视为是M-10 152mm榴弹炮的衍生型,自然算作是阿芙罗拉的装备。而阿芙罗拉手中的炮弹,也是按照KV-2的BP-540破甲弹所画。
TapTap
(库尔彻夫斯基和他的开发团队,以及被布盖住的APK-9 152mm无后坐力炮)
但是由于APK-9重量过大,无法像该系列其他型号那样,搭载在战斗机上,所以TB-3轰炸机无疑成为它的首选搭载平台。(BT-5坦克也有搭载152mm无后坐力炮的计划, 有可能是APK-9的车载型)
为了技术验证,库尔彻夫斯基团队首先在TB-1轰炸机上实验了口径相对较小的无后坐力炮,将其安置在机体中后部,替换了原本机枪座的位置。
TapTap
但在1937年,由于武器设计缺乏稳定性,以及受到图哈切夫斯基案件的牵连,库尔彻夫斯基再次被捕入狱,不久后被执行枪决。代表152神教的APK-9与飞天梦想仅差一步之遥,和库尔彻夫斯基的其他作品一样,全部消失在“大清洗”的洪流中。
直到1943年,苏联才开始恢复无后坐力炮方面的研制。虽然伴随着空战经验的提升,他们认识到无后坐力炮并不适用于飞机。但是在陆地作战上凭借“小车扛大炮”的用法,却有了非常惊艳的表现。
1956年时,库尔切夫斯基终于得到了平反。而他唯一遗留下来的作品——BPK 76mm步兵用无后坐力炮,被苏联中央炮兵博物馆所珍藏。
TapTap
(BPK 76mm步兵无后坐力炮与库尔切夫斯基的照片)
TapTap
在游戏中,TB-3的玩法与其他轰炸机有着明显不同,她的载弹舱仅有一个,无法依靠航空炸弹来进行攻击,她有着自己独特的武器。
首先,APK-9无后坐力炮毫无疑问是TB-3的主武器。152mm的口径为她带来了所有飞机中最高的火力值!就算是和地面部队的自行火炮相比也毫不逊色,弹种方面既有“冷无却”破片榴弹,也有破甲神教最爱的深锥破甲弹。
而副武器,就是Zveno系统,这个武器中除了包含大家熟悉的洗地神器“多联装”火箭弹外,还有一种新开放的航空弹药科技“子机”火箭弹,在带来稳定伤害的同时,还可以为携带者增加额外的侦察值和隐蔽值。
地形适应性方面,TB-3与平原的适应性最佳。大量的化能弹武器在射程上具有绝对优势,而波纹蒙皮可以抵御雪天的积冰效果,高能引擎可以抵御高空的深寒效果,更是让你全程持续输出不停歇。
但是由于TB-3携带了过多的武器,她的闪避值已经惨不忍睹怒,甚至不如大部分坦克快,进入缠斗阶段后会相当危险,需要队友的保护。
另外,TB-3的魔改技为“多重火力”
什么?你说那是火箭炮车用的?
那我要跟你理论一下:同样可以使用多重火力的T-60/BM-8-24能携带24枚火箭弹,TB-3的Zveno系统中包含5架子机,每个子机可挂载8枚火箭弹,总计40枚火箭弹!就算是立绘中仅出现了三只海鸥,火箭弹总数也达到了24枚!凭什么不能用?我们钢华可是很严谨的游戏呢!
什么?你说TB-3携带这么多装备飞不起来?
那我又要跟你理论一下:你没看到徽章商店里那个“嗑喔熊熊152号”吗,圣诞节时候约塔抱着它都飞起来了。阿芙罗拉在飞机上挂一个凭什么不能飞?我们钢华可是很严谨的游戏呢!
50
23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