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嫁衣的演变
悠悠华夏,礼仪之邦。
“婚丧嫁娶”无疑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大礼,嫁衣亦有千年文化的传承和演变,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古代那些独具特色的嫁衣。

先秦至汉朝:庄重大气,以黑、红两色为主。
周朝时期,婚服的色彩基本遵循“玄纁制度”,“玄”即黑色,“纁”即浅红色。因婚礼讲求庄严肃穆,故而主要以玄色为主,纁色镶边。
秦汉时期,承周礼,因此在婚服方面仍以玄色为主。
魏晋南北朝:自由风尚,盖头开始出现。《东宫旧事》记载:太子纳妃,有白縠、白纱、绢衫,并紫结缨。

在魏晋时期,受玄学风气影响,嫁衣倾向于清淡风雅,甚至出现了白色嫁衣,倒是颇有一些现代的审美观。
唐宋时期,红男绿女,以华丽为美。大唐盛世,百姓随着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纺织与染色技术提升,在嫁衣婚服方面也开始追求华丽多彩,以绛红、青绿等更加鲜艳的色彩。
明清时期,绿男红女,凤冠霞帔成为主流。在明代平民男子娶亲俗称“小登科”,因而被允许穿戴九品官服,而新娘也允许穿戴凤冠霞帔。
清朝时期,新娘通常穿红地绣花的袄裙或者旗袍,外面借穿诰命夫人专用的背心式霞帔,头上戴簪红花,拜堂时蒙上盖头。

无论哪个朝代,古典嫁衣都具有它的特色和美丽,在《轻舞罗裳》中,从古至今的嫁衣,都被画师绘成精美的服饰,小仙女们可以来游戏里体验一下古典与现代嫁衣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