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我的一篇说说(不是正经评价)

2021/10/12186 浏览综合
我好像沉迷起了游戏
这当然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我在看一个干预的案例的时候
评论区有人提到了这个游戏,
在他的话语概念下这款游戏对新干预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emm
于是我产生了兴趣。
在发现无电脑端版本后,本着手机上多堆几个软件影响不大,一直不用想起来卸了就好的基本态度我陆续下载了taptap及该游戏。
(这里diss一下某为的应用市场,以及大家下软件如果商城没有记得去官网)
但我发现这个游戏对干预并没有很大的启示
因为整体的语境倾向于理想主义
唯心论的感觉很强。
对于干预的人来说或许能提供新的思路
但对于被干预的人emm这个需要分类讨论
至少有一部分是不太适用的。
而且整体剧情线大抵是同一个或者同一类创作者搞的,价值倾向贯穿大致的剧情
这是叫人有察觉的
或许是一个伏笔好的。
总之我大抵是沉迷在这个游戏中了。
我在昨晚十二点到一点以及今早八点半到十一点的时间里一直在该游戏里走剧情。游戏显示已经达到两个半小时的在线时长了(对,我也觉得这里时间有问题)好的,我查了一下手机,准确记录是两个小时零五十八分钟。
现在我大概要写我一开始要写的东西了
确实这个游戏对于我希冀的目的没有帮助(它总是倾向于去改变随机事件去影响最后的结局。这对于我们在生活之下的人是无法操作的(是为神))
<就在刚刚,我试图把这个事情对我的影响记到公众号上的时候,嘶,没按ctrl直接点的,于是页面加载了过去。、。、。、。所幸点←退回来的时候,东西还在。只是多了一堆“
”的东西,大抵是回车的意思(上面的内容加了空格,担心全部变成回车了)>
就像如果选择了坐公交
就是默认了它会早到会迟到会很久不来会一次来很多
我们当然可以通过明确路径和其余车辆干预包括红绿灯等信息,切切实实地知道公交车具体会什么时候来。
但这里的语境是日常的生活(有定位的那种除外)我们为这个事情所愿意以及更合适付出的代价是达不到上面的目的的。(尤其是当样本基数大的时候,3σ外的事情也会成为大概率事件)于是公交车到的时间就是(用个比较流行的叫量子态的名词,虽然并不严谨)。具有统计规律性,经验能给出一定的答案。
这个游戏改变的就是这样的东西。
故而称之为神。
我以所谓神的视角,在事件域中选择一定的事件,从而触发不同的结果。但这个所谓神的视角,不完全是神,事件的顺序不受人类流逝时间的影响但受信件收到和打开的影响。所做的每个决定都会对相关的故事线产生很多的影响,导向不定。
(这里又是我不太喜欢这个游戏的一个原因。他的结果总是分了等级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事件都有一个所谓的最优解。当选择不那么做之后,好像并不触发新的故事线。当然可能只是我的问题。)在一些逻辑推断的地方确实这样可以理解,但在很多可以有不同选择的地方依旧如此。(保有只是我没开发出来这个可能)于是我觉着这样的事情在干预的情境下是不太好的。这会加强对生活对自己对世界不满的人的负向认知,对真实情境的接纳和适应也会受到阻碍。当遇到所谓“不那么好的结局的时候”,很难有一个平和的思想。不单纯指认为这是一系列行为加上概率而后出现的事件,而且指相信发生了这样的事件,之后也会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还可以发生。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推测。
出现反向推动也是有可能的,因人而异,分类讨论嘛。)于是我觉得这个所谓的神明非神,或许她只是纷乱局中的一员。一切只是一个光怪离奇的梦境而这一设定又暗合了之前提到的作者渗透的很浓的价值倾向。既然在故事和小结局中有所体现,为什么大主线不可以是这样呢。(对了,这里,建议容易过度共情的人别轻易入。不过如果你想入戏那没事了)总之我暂时放弃了它对于干预工作的效用专注地沉迷游戏。进而我发现了它对于我写作的影响。在一个选择的时候,我按照习惯为人物做出了选择。但经过一番排列组合,我发现得到s的选择是加入所谓黑道。我开始思考整个事情。我的人物是从孤儿院只身到另一个城市寻找失踪的姐姐的人他或许会渴望安定,但在这个时刻,找到姐姐一定是一件高于其他期待的目标,所谓黑道白道,在他的认知里,只是不同的组织{这里插一嘴:李幼斌关于对饭圈的评价:是个组织啊,一切的组织都要在党的领导下行动。(大抵是类似的意思)}他的善良并不影响他所在的地方。对于一个有他姐姐线索的组织,而且在只剩一部分钱,举目无亲又没有谋生本事的他来说这才是更有可能的抉择。在我写的故事里,很少有这样的人。我不敢碰这样的题材和人物,因为我对他们不了解。我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也不知道他们的期待。或者说我写不了长篇,因为我撑不住很多的人物和情节。(就像在之前备赛的时候我觉着完整设计机构运动牵连太多好复杂)于是我只写细节,写一些旁的东西,再悄悄在里面掺上我想要掺的东西。我依托了强大的素材:生活,和众多的小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将一些细碎的尘埃写出来。这样子的尘埃飘在所谓的真实的世界中,而不是一个由我构建的世界。这个游戏在劝我放弃一些无用的事。至少在游戏里,它不影响结局。这是一个亘古的命题,emm,我不表态。总之的总之,最终的最终我好像沉迷了一款游戏,这使我很开心。它改变了我生活的节律让我的选择有了一个压秤的落点,搅活了一潭水,在这个时候ps:我发现这个游戏和好多科目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一个人的线都有逻辑顺序、时间顺序。他们之间又相互关联。一点一点地深入。在开新的故事线的时候,(刚刚大物老师发现静电屏蔽没翻车的时候好可爱哈哈),要联系之前的(然后整个话题滑向了奇怪的方向)内容。也要相互连结。但这个过程要综合来看的时候,最好是在最后,全局来看。要是一开始就以全局的概念去看这些东西。确实快,也会更贴合要求。只是,体验感emm为零。只是现在这时间确实不宽泛,搞的,又少有纯粹新鲜的内容,心态又平和了许多,我大抵也没有高中那样一点点怼课本的豪情了。emm突然就写了这么多emm我一开始只是想写关于写东西那里的内容的。嘿嘿。 ​
复制过来的时候回车都不在了哈哈
已经尽力恢复了
在不久之后,我会对机构的各种运动很熟悉,这是教学的必然结果。但不会是生活的必然结果。
在遇到一个看似复杂而混乱的事件的时候,或许多次的正向反馈,能推动我去更冷静的厘清事件。这个游戏或许能达到这个目的
如果我不是单纯的把她当一个需要闯关才能看的小说的话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