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180 浏览互相交流
据《魏略》记载,华歆、邴原、管宁三人同学,各有才名,被时人并称为“一龙”,其中,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而管宁是龙尾。
华歆(157年—232年 ),字子鱼, 平原高唐人。
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汉灵帝时华歆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又被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后任豫章太守,甚得民心。孙策破刘繇后,华歆举豫章降,被奉为上宾。
官渡之战时,被征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又代荀彧为尚书令。曹操讨孙权,以华歆为军师。后为魏王国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拜华歆相国,封安乐乡侯。曹丕代汉建魏,改相国为司徒。魏明帝即位,代钟繇为太尉,晋封博平侯。
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人。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至辽东避乱。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逃避战乱的人,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直到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才返回中原,辽东太守公孙恭亲自送别。此后曹魏几代帝王数次征召管宁,他都没有应命。正始二年(241年),管宁逝世,享年八十四岁。著有《氏姓论》。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
邴原家贫、早孤。初为北海相孔融所举。曹操为司空时,任邴原为东阁祭酒。
建安十五年(210年),邴原担任丞相征事,后又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后随曹操征吴,于途中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