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汉武时代)01皇帝头上的三座大山

修改于2022/05/31380 浏览王上的日常
上一期咱们介绍了时代背景,这一期咱们的主人公就要登场了,当然现在他自己还干不了什么这一期咱们来说说一个人和三件事。
TapTap
可以说汉武帝一生都是在为解决这个人指出的三件事而努力。
这一切还得从他爷爷死的那一年说起。孝文后七年,公元前157年,六月初一,汉文帝驾崩,过了一个星期,也就是六月初九,29岁的太子刘启继位,史称汉景帝,也就是刘彻他老爸。这个刘启做了23年的太子,然后还能顺利接班,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比起后来当了三十年太子还不得善终的爱新觉罗胤礽,可以算是非常幸运了,文景之治被后代历史学家一说再说,夸了又夸,简直就是美好时代的代名词。
景的原意就是影子的意思,父子两代几十年如一日的奉行宽松的执政原则,缓和了各个政治集团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尽管后来者爱的不行了,但是对当事人,也就是文景两代皇帝来说,他们未必有多喜欢。
汉初的统治集团主要分为三大势力,诸侯王、功臣宿将和外戚
汉文帝能继位,就是因为功臣集团联合诸侯王消灭了吕氏外戚集团才把他扶上去的,这也导致文景两代皇权始终受到他们的牵制,虽然有了新的外戚集团可以帮助皇帝,但是外戚本身也在制约皇权,比如汉代的太后,就始终是皇帝们既依赖又痛恨的对象。
汉初以政治上不作为为执政原则的所谓无为而治。除了经济上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外戚、皇帝、功臣、诸侯之间各种政治集团实力均衡,互相制约。为了保持稳定,谁也不能,或者说不敢对***做出大的变动。
大家可以脑补一下上朝的时候底下的丞相将军们都是跟着老爹打天下的功臣,这些人控制着政府行政机关和军队,你有啥意见不合他们的心意,他们就公开怼你。回到后宫想平静一下心情,还必须对自己的老娘言听计从,毕竟我大汉以孝治天下嘛。至于那些堂兄弟们,他们一个个要兵有兵的,说不定就在想着取自己而代之,都是姓刘的,人家也能当皇帝。文帝自己就是这么上台的,就这么种状态,估计文景两代皇帝应该不会太喜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活的有点憋屈,汉文帝47岁就死了,汉景帝也只活了48岁。但是事情总是在变化的,随着国家的安定和时间的推移,原来的功臣宿将们都陆续见刘邦去了,汉景第二年,原丞相申屠嘉病死,他是最后一个功臣出身的丞相,五朝元老,他的死标志着他们这一代人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
功臣宿将集团有个很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因事而兴,诸侯或者外戚是因为血缘关系天然的就能获得一些政治地位,而功臣集团则是因为参与了某些事件。或者变故才取得很高的政治地位的,比如战争,政变,重大政策的推行等等。而在国家整体安定的情况下,没有什么变故或者动乱,则他们的后代如果还想继续保持政治地位,就必须紧密的团结在皇帝周围,因为这是他们政治权利的唯一来源,这一特点在之后汉武帝的对外扩张,巫蛊之祸等事件上都有体现,某种程度上是他们推动甚至扩大了事件的规模。
申屠嘉死后的第二年,汉景帝就强行推进了削藩政策,七国之乱爆发。周亚夫,这位功臣宿将的第二代和窦婴这位外戚的领袖共同消灭了叛乱。虽然诸侯势力遭受了沉重打击,但是外戚和功臣的影响却因此得到了增强,继而在之后的汉景帝废太子事件中引发了一系列变故,这个咱们后面再说。
引述:B站up草说木言
作者:迟暮风
更新时间:2022年5月31日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