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董其昌——非是无情,余生只愿对卿有情
修改于2020/07/111917 浏览同人专区
万历四十四年春天,六十岁出头的董其昌迎来了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前一年他因为官时的不徇私情而恶了的权势之家,四处宣扬他的儿子强抢佃户之女,他费尽心力追查到了始作俑者范昶,而范昶却在与他对峙后突然暴病而亡。
经过一个冬天的发酵,这件事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董氏的名声越来越不堪,人人都觉得董其昌逼死了范昶。被煽动的刁民恶徒在几名文士打扮之人的指挥下,纷纷将董府团团围住。董其昌认识他们,他们曾参与过董其昌监考的科举,因他不愿收拜金又恰逢他们名落孙山,纷纷记恨上了董其昌,便伙同范昶四处抹黑董其昌,范昶一死,他们便伙同范家一起将董家告了官,今日甚至煽动暴徒围了董宅。
董家被围,家仆们纷纷抄起家伙便要向外冲散众人,但不知是因受到谁的命令,一把火烧起,董氏府宅竟是忽而火起,那存有董其昌经年收藏的府宅,竟是在对冲中一把火烧得精光。
董其昌前半生浮游官场,常有应酬,又结交知己同游,常常少有归家,与发妻亦是少有言语,两人关系在董其昌的冷漠下,甚至可说是相敬如宾。此前的董其昌便是如此人,对外人玲珑心思,对家人冷如冰霜,年前流言四起,他将小子打的皮开肉绽,罚他跪在祖宗面前一日一夜,粒米未进。他知老妻爱子却不敢向他求情,只因他对家人的冷漠仿佛铁石一般,他害怕家人的言行,给他的政敌留下了攻讦他的由头。
春日的一把火,将董其昌半生的努力烧得精光,他的画,他的家,甚至他的老妻,一把火将他的一切都摧毁了。他努力了半生,应酬了半生,在官场摸爬滚打挣下的家宅,收藏的名画,付之一炬,而他更是想不到,他素来冷漠以对的老妻,竟为了救他心爱的书画,毅然冲入了火海,看着火中的断壁残垣,看着其中的夫人尸首,董其昌愣愣发神。忽然,他发现那不再有颜色的尸体中竟抱着一幅画,也不知此画为何,竟只是在烈火中烧得残破不堪却依旧未灰飞烟灭。董其昌看着画,想着四十年来他苦求功名,醉心仕途,学字作画,却将亲情爱情当作是他官场平步青云的拖累,他想再抱一次夫人,却再也不能,甚至他忘了上一次抱她是何时,他缓缓的将画卷打开,不由的泪落于残破的画卷之上。
忽而画卷上一阵白光乍现,随后画卷落于地上,持卷的董其昌却不见了踪影。落于地上的画卷中,青年董其昌处于烈火之中。
他方才想起,这画卷是嘉靖年间的衡山居士文徵明所画的《江南百景图》,却说文徵明穷其一生,在此图中描绘江南美景,将他与妻子吴黎画于画卷之上。不想此画中竟暗藏如此一方世界。董其昌复又想起自己与夫人的关系与文吴二人的差别,自觉对夫人是又羞愧又悔恨。他发誓文征明既然能于画中画出一方世界画出发妻与这江南百景,他亦可以于此复活夫人,于是他于画中遍寻俏色,为他的新生第一幅画,也是最后一幅画做起准备。
这一次,他不再有官宦好友,不再有名利交际,他于画中新生,他是董其昌,却又不再是董其昌。他对所有人无情冷漠,只是默默的修复这火中的江南,他发誓余生愿只对妻子一人有情,这是他的亏欠,也是他的执念。


非是无情,余生只愿对卿有情,文有江南百景,他只求一人足矣……
PS:写在文末,这篇同人不是为了洗白董其昌,只是想表达董的故事悲剧的内核,不过是从一个悲剧,走向了另一个悲剧。就像磁铁,从一个极端变成了另一个极端。
前世的他追名逐利,在外圆滑在内冷漠;新生的他对朋友的爱情冷眼旁观甚至为了修补自己的爱情破坏了朋友的爱情,他不过是陷入了画中的虚妄。
正如正文最后一句‘文有江南百景,他只求一人足矣’,这是他新生后自己的内心,他不再有朋友,他只想要他的夫人。
在游戏中董其昌的故事中,他为了夫人画了董府,画了家仆,对所有人冷漠,只在夫人面前像个孩子。正与前世的他截然相反,他放弃了友情,放弃了一切,只想弥补对夫人爱情的亏欠,却又再一次走向极端,失去了整个世界。
在游戏中董夫人的故事,董夫人离家出走。而我文中,常常不回家的却是董其昌,这是前世与今生的强烈暗示(看到这里已经是明示了),前世的他,每日不归,董夫人又是否会在家中问婢女,今日董大人又是什么理由?想来,前世的董其昌不过是追逐官场,甚至懒得思考不回家的理由罢……
董这一世把前世对董夫人的冷漠变成了对朋友的冷漠,新生的他依然是自私的,不过是追求换了而已。
江南处处有糖,现实又处处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