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玩游戏

2022/10/2821 浏览综合
大家好,这里是游族社区组打造的品玩实验室,我们是由一群热爱游戏的90后、00后组成的全新团队,很高兴和大家见面。这是我们的第二期内容,今天继续聊游戏。
TapTap
游戏的世界(图源:知乎)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玩家,对喜欢的游戏乐此不疲,如数家珍。那么作为千万分之一,你有没有考虑过一件事,游戏,它是什么?希罗多德在《历史》中,首次提到了游戏:3000年前的吕底亚人发明了一种奇怪的办法解决饥馑问题——他们先用一整天来玩游戏,只是为了感觉不到对食物的渴求……接下来的一天,他们吃东西,克制玩游戏。依靠这种做法,吕底亚人一熬就是十八年,其间还发明了骰子、抓子儿、球类及其他常见的游戏。
TapTap
骰子在不同时期和地域的物质形态(图源:大英博物馆)
不论吕底亚人用游戏熬过饥馑的故事是否真实,它都揭示了游戏的部分重要本质:全身心地投入游戏,能够帮助人类“逃离现实”,在无力、混乱的环境中生出力量感和秩序感。
或者简单地说,游戏的本质就是情感体验,即获得快乐。
TapTap
游戏界的奥斯卡TGA(图源:Epic Games)
体验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词语,不同的人看同一部喜剧,有的人全程冷漠,有的人从头笑到尾。所以如果要客观、系统性总结的话,可以参考《游戏改变世界》,它把游戏的特征概括为:目标、规则、反馈和自愿。即在游戏里,我们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做了能得到什么,以及玩家可以随时参与或退出。
TapTap
《游戏改变世界》封面(图源:Amazon)
将这四个特征串联起来的,是“学习”。《A theory of fun for Game Design》的作者Koster认为,游戏中的快乐源泉就是“学习”(The fun in video games is learning) 学习并掌握规则,完成有趣的挑战,获得胜利或失败的反馈,达成目标,获得成就感也即快乐。在这个过程中,玩家可以随时退出,“大不了就退,大不了就重来一盘”。
TapTap
A theory of fun for Game Design》封面(图源:Reddit)
那为什么游戏中的学习让人快乐,而学校里的学习却让大多数人脑阔疼?
因为游戏的反馈周期极短。你可以在1分钟内,学会让马里奥移动和跳跃,但学会一门语言或学会高中数学,可能不止3年。没有反馈,人就缺少刺激,缺少刺激,就没有快乐。而在游戏中,你可以用极低的学习成本,在掌握若干操作规则之后,通过达成某个目标,收获满满的成就感,更关键的是,这些是由屏幕前的玩家亲手操作的。
TapTap
游戏设计教科书——超级马里奥(图源:Design Bytes)
相比现实,一个虚拟的游戏世界为何会让我们着迷?
因为自信,从游戏的娱乐氛围中,可以得到极大的自信。从2D像素的马里奥,一路上天入海拯救公主,到开放世界的老头环,与几乎整个世界,甚至是神灵为敌;从“一无所有者”成为“弑神的勇者”;从见面被秒杀,到可以淡定地预判敌人的下个动作,这种较低经济成本所获得的的满足感和戏剧性元素,是现实生活所难赋予的。
TapTap
神人与半神的史诗战争(图源:艾尔登法环)
正如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所说,游戏是我们心灵生活的戏剧性模式,为各种紧张情绪提供纾解的出口。我们喜欢的游戏,正是给自己提供了一种超乎社会垄断的解脱。
TapTap
怪盗团与人格面具(图源:女神异闻录5)
相对于现实的骨感与局促,在游戏里,我们无所不能;在游戏里,我们与万物共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