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尼引发的友好的思考
修改于2023/07/053674 浏览综合
【友好的观前提醒】
本文针对的是历史原型和某些潜在节奏,而非喜好之争,你对吊带袜喜欢与否,对林尼的设计喜欢与否,我都能理解,且丝毫不感兴趣
【友好的二次叠甲】
评论区有人批判我洗地,恐怕不仅是正文,就连上面这个声明都没看。因此【叠甲三连】
1. 这篇文章发得比较早,或者说我针对的现象是节奏初期某些言论,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比如明明是喜好问题,还死磕历史原型但一知半解,比如曲解历史和极端化设计师的动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明说了,是性别相关的节奏。(提到《黑执事》,评论区出奇一致给我科普那是女性向,嗯,其实我的重点是“正版引进”,有些人不用总是又举又报的)
2. 文中关键词之一是“历史的眼光”,与之相对的是“用现代的眼光看待历史”和“现代的审判的眼光”,其实结合第一点,就可以明白我是在讨论潜在节奏,而非喜好,即我不是在否认“现代的审美”(正文第二点提到我不否认设计师会放飞自我),而是反对用现代的单一的眼光去讨论一个有历史原型的东西(当然,我同样反对切割历史原型的行为,这是倒推而非充分考虑设计逻辑的结果,且明显有利于直接用“现代黑丝”的概念做文章)
3. 其实通篇不足以完整地驳斥那些节奏,更多的是在分享我面对节奏的立场和思路。想要看我品鉴林尼设计优劣的,想要看我怼部分“乙女化”言论的,抱歉,没有
————————————————————————
【正文】
从个人审美来说,我谈不上有多喜欢或讨厌林尼的设计,看评论区想起了《黑执事》,当初没看两集就放弃了,各位可以去看看里面的穿搭,B站正版引进的,两季。
经过简单的网上冲浪,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信息和理解。欢迎友好讨论,如有疏漏,敬请斧正
【背景信息】
1. 欧洲长筒袜发明于15世纪,在贵族男人间流行了三百多年(色彩斑斓,主打一个妖艳,黑色当然也在其列,同样流行的还有蕾丝和高跟鞋),直到法国大革命,大家觉得命比时髦的长筒袜更重要一点
2. 长筒袜是丝袜的鼻祖,然而由于它的材质类似秋裤,没有弹性,总往下掉,免不了露出腿毛的尴尬,所以吊带袜的鼻祖应运而生
3. 吊带袜通常和一截外穿的内裤(没错,外穿的内裤)搭配,加上当时的上装多为短摆,人们虽然避免了露出腿毛,却迎来了屁屁露出的快感(修正——尴尬),直到17世纪,单独外穿的短裤才开始流行
【逻辑梳理】
1. 取材历史。
对于吊带袜的原型,有几个点是可以立刻明确的:是男性专属,有黑色款式,不是糟粕。(以下是拓展,不想看的可以直接到第二点)
正如蒙德大教堂源于哥特建筑(简化),魈的面具源于傩面(简化),赤沙之杖系列源于纸莎草权杖(细节化),这三者同样取材于历史,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舆论对待。
大教堂的设计在普通人眼里稀松平常,在行家眼里复原度不够,但考虑到小众知识以及游戏设计,也不会苛求,没有什么讨论度;
赤沙之杖系列被称为船桨和板砖,很多人出于个人喜好对此难以接受,但毕竟不是什么大事,最终的舆论偏向娱乐性质。我初见时认为它形似某种仪式器具,简单冲浪后基本可以判断原型是纸莎草,常出现在各种艺术作品、护身符和权杖上,因此接受度也比缺少这些信息的人高得多,更不会发出“故意恶心玩家”这种声音;
魈面具的舆论最为奇幻,细节不多赘述,我认为归根结底有两个原因:一是对日本的相关文化接触较多,并因其表现形式之窄产生固有印象,却对表现形式多样的本国相关文化知之甚少,产生了另一种与事实相悖的思维固化,即该领域的日本文化必然与本国文化没有相似;二是在信息不足但情绪过剩的情况下,将这个问题上升到文化和民族层面,用拟定结论和不完备的定义去套相似点,而不是根据现实案例去分析它,最终目的从探讨文化原型,扭曲为群情激昂的定罪和互相攻讦。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引出两个观点,供各位思考:
①节奏的生成深受两个因素影响,是否足以诱人发声(“大便与吹爆”的喜好层面,或“认为自己懂”的信息层面),以及是否拥有足够高的话题高度(与行为动机互相影响,无论高度是否合理,这就是舆论)
②对于拥有历史原型的设计,承担舆论风险是游戏公司的事,而抛开偏见去了解文化原型,能使玩家的游戏体验更上一层楼。正所谓“历史的眼光”(考虑时代背景和具体环境),可以避免用“现代的眼光”看待历史时产生的谬误
2. 艺术加工。
所有的建筑样式,以及我们熟知的钟离、甘雨、申鹤,或者细节做工的海哥露肩、珐露珊镂空裙、卡维开领(开胸)等等,都经历了艺术加工。你会去深究一个本国公务员为什么穿连体黑丝,或者一个中东建筑师为什么全身唯独胸口大敞,又或者一个高层书记官为什么外套耷拉一半还穿紧身衣吗?在原神的世界观里,很明显这种加工可能不会考虑材质、“观瞻”和实用性。
我们不否认有时候设计师会放飞自我,也不否认有时候我们会过度解读设计思路,但是终归,评判一件事物不会只靠第一印象,也不会只靠外表。如果你想深究吊带袜背后的含义,我认为不妨先去了解一下历史原型,再结合剧情塑造,看看是不是你想的那样。
3. 文化符号。
有些人声称二次元游戏没必要取材于历史,这表述多少有些莫名其妙了,我猜他们可能只是不想取“吊带袜”这个材吧,毕竟作为一种符号,现代赋予了它不一样的含义。
总结一下,取材于历史、经过艺术加工的“吊带袜”,形似现代“吊带袜/黑丝”,为它赋予接近本源的用途,是否是一种错误引导?
我觉得不至于,逛了一圈下来,无论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没几个人对相关历史有了解,顶多知道“丝袜最初是给男人发明的”这一不太准确的表述,更没人提到紧束上衣和裤子的改良(有谁想看随时走光的男士大白胖次吗?有谁想看改良的男士裤袜吗?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知道这是个度的问题,也是个信息差和喜好的问题,无关性别取向),大家都只是用现代的眼光反对“男人穿吊带袜/黑丝”。
所以,现阶段与其对未成气候的“伪娘”推崇大肆应激,或私自定义设计师的推崇“伪娘”,不如多多科普一点历史原型,多多倡导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而非带着现代的审判的眼光去抵制一切形似而神不似的,这不正是很多网友面对“和谐”时表现出的立场吗?
(补充一下,可能有人说“伪娘”已经有很多人推崇了,是的,“很多”,但也成不了气候,B站女装传统这么多年了,社会伦理爆炸了吗?我也不喜欢,但我能做的只是不去送流量,必要时再发声,欢迎来到二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