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后之龙——上杉谦信(上杉家族史)

2023/11/27108 浏览综合
上杉氏是古代日本一个名门氏族。原为公家,受命统治关东。在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及江户时代家族拥有一定地位。上杉氏出自劝修寺流藤原氏。第一代是上杉重房,名字取自于京都上杉。后来与足利氏进行婚姻增加影响力。上杉氏分为山内上杉氏、扇谷上杉氏、托间上杉氏、犬悬上杉氏四大支。其中又以山内上杉氏、扇谷上杉氏的势力最为强大。
战国时代以上杉谦信(辉虎),出任上杉家家督及关东管领,养子上杉景胜成为丰臣秀吉政权时期的五大老。江户时代为米泽藩30万石大名。上杉氏的家纹为“上杉笹”(或称竹与雀),“毘字旗”则是上杉谦信的军旗。(毘字旗是日本战国时代大名上杉谦信的战旗。上杉谦信自称为毗沙门天的化身,被人们称为“战神”。由于上杉谦信作战勇猛,有“毘字旗到,所向披靡”的说法。)
上杉谦信,(1530年2月18日—1578年4月19日)日本战国时代大名,原名长尾景虎,由于继承了关东管领上杉姓氏,并先后得到关东管领上杉**和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的赐名,故又称上杉政虎、上杉辉虎,出家后法号谦信。他自幼虔信神佛,终生不近女色,没有生育子嗣,只有三名养子。
上杉谦信戎马一生,击败了无数强敌,享有越后之龙,北陆守护神的美誉。他自诩为佛教中战神——毘沙门天的化身,毕生以“义”为信条,高举“毘”字战旗进行圣战,所以后世人们往往称他为“军神”。
在南北朝的内乱时期,清子的兄长上杉宪房依靠着与足利氏的关系而当上了上野国的守护,因为当时清子的儿子足利尊氏是比较有实力的御家人,当然也就是宪房的外甥了。后来宪房死后,他的第二个儿子上杉宪显不仅接任他的职位,并且还成为了上野与伊豆两国的守护,其目的是为了压制住新田氏的发展,更成为了镰仓公方家的执事(相当于管家)。而这个执事的职位一般被大家称呼为关东管领,而从此以后上杉氏的子孙就一直世袭这个职位。
在镰仓的末期,上杉氏根据所在的地名不同,因为利益与血缘的关系分化成了扇谷上杉氏、托间上杉氏、犬悬上杉氏和山内上杉氏。在这四家中又以山内上杉氏的势力最为雄厚。后来山内上杉氏与犬悬上杉氏两家发生了正面的直接冲突也就是为了争夺关东管领的职位。最后犬悬上杉氏的上杉氏宪成为当时的关东管领,可是他居然背叛了镰仓公方家的足利持氏而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叛乱,称为“上杉禅秀之乱”。这次的叛乱也就直接导致了犬悬上杉氏从此开始衰弱下去了。
不久后随着犬悬上杉氏势力的衰退,山内上杉氏的威势不断地发展及壮大起来。可是随着本身势力的壮大,山内上杉氏的实权已经慢慢转移到了比较有能力、有实力的家臣手中了。长尾氏,这个从南北朝时期就侍奉上杉氏的家族此时已经完全控制了山内上杉氏家中的所有大权。而扇谷上杉氏也轻松不到哪里去,其家中的实权也被家臣太田氏所把握住了。在当时来说,有实力的家臣打倒主家而自立的情况简直太多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下克上”。因而后来山内家中的越后守护上杉房能被自己的部下守护代长尾为景所杀死了。后来,山内上杉氏与扇谷上杉氏两家为了共同的利益而摈弃前嫌逐渐和好,在天文年间两个上杉家联军与北条家对抗,但在河越合战中上杉氏不幸战败。扇谷家中的上杉朝定战死,山内家中上杉**向越后逃走了。永禄年间,上杉**将自己关东管领的职位让给了自己的家臣守护代长尾景虎(谦信),收景虎为养子并让其继承了上杉这个姓氏。从此,自镰仓以来的大名上杉氏真正的嫡传就没有了。景虎继承上杉这个姓后,其子孙一直在沿用,最后在江户时代上杉氏还被封了米泽藩三十万石的领地,在其后来当主中还出现了像上杉鹰山这样的好君主(上杉鹰山并非上杉本家人,而是九州高锅藩主秋月种美的次子)。
这位得到上杉姓氏的长尾景虎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他后来改名上杉辉虎,出家后法号谦信。上杉谦信自称是战神毗沙门天(道教称多闻天)的化身,以“毘字旗”为军旗,与武田信玄争夺信浓川中岛达十四年之久,经过五次川中岛合战保持不胜不败的局面。人称其为“越后之龙”、“北陆的守护神”。上杉家的最大领地包括越后、佐渡、上野、越中,还有信浓与加贺的一部分。
山内
上杉氏原本是属于劝修寺流藤原氏一族的。藤原清房在后鸟羽上皇时担任过院司这一职位,后来跟随在因承久之乱而被流放到隐岐国的上皇左右侍奉着。他的儿子藤原重房后来也出任过式乾门院利子这一职位,宗尊亲王到镰仓接任第六代将军时,重房就被命令随同侍奉。后来重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足利赖氏作为小妾并生下了足利家时,重房的儿子上杉赖重则是受到赖氏的偏爱而赐以一个“赖”字因而取名赖重。赖重作为足利氏家领的奉行而出任了丹波国上杉庄的领主,来协助管理这里,因此人们世称上杉氏。到了赖重这一代时,赖重一样把自己的女儿清子嫁给了足利贞氏,并且生下足利尊氏和足利直义兄弟。
上杉赖重膝下有重显、赖成、宪房这几个儿子。但据说,特别是上杉宪房在元弘动乱时一直和足利尊氏一起行动,尊氏就是因为听了宪房的劝说而举起反抗幕府的旗帜。上杉宪房并在建武政权中代表足利氏加入杂诉决断所的执行者行列,也跟随着借中先代之乱而反抗建武政权的足利尊氏一起上洛,在京都四条河原地区和北畠显家以及新田义贞的军队作战,甚至代替尊氏在战斗中牺牲了。宪房的长子上杉宪藤后来在镰仓地区尊氏的儿子足利义诠处任职执事,可是建武五年讨伐摄津国时不幸战死。而代替他的地位的则是弟弟上杉宪显和高师冬一起同时作为义诠两个执事,而宪显也继承了上野守护的职责。义诠代任幕府将军后弟弟足利基氏也就成为了镰仓公方。观应五年,宪显与师冬开始対立并争夺权力,高师冬被宪显打败后,在逃往甲斐国途中战死。 就从这个时候的镰仓幕府开始,上杉氏的霸权得以确立。
在观应之乱中上杉一族一直是坚持正义的,虽然上杉宪显是一时失足,但在平一揆等势力的努力帮助之下,足利尊氏的儿子基氏又起用了宪显作了关东管领。基氏死后由于其子足利氏满年幼,宪显也就担任起了辅佐幼主的重担。宪显死后,他的儿子上杉能宪以及上杉朝房分别作为两家上杉而间隔式地担任关东管领,也就是说每隔一任关东管领由一家出任,每一家不能连任。能宪之后,其弟弟上杉宪春担任关东管领的时候,因为氏满抱有征伐将军足利义满的野心,可惜因为势力的悬殊氏满不可能战胜足利义满,所以宪春为苦劝氏满而自杀。
后来由宪春的兄长上杉宪方代替他成为关东管领,起初宪方是居住在镰仓山内建的居馆,之后创建明月院作为上杉家族的氏寺,以后此流就被称为山内上杉氏。在宪方之后虽然由其子宪孝来子承父业,但在他父亲宪方病死后不久宪孝就辞职了,最终是犬悬上杉氏的朝宗成了新的关东管领。
宪孝辞任以后,山内上杉氏的当主是由宪孝的弟弟宪定来继承的,据说将军足利义满比起作为关东管领的犬悬上杉氏的上杉朝宗来说,他应该更信任宪定。果然在朝宗辞任后很快宪定就被任命成为新的关东管领。可是不久后宪定也因病而辞去了关东管领的职位,于是义满不得不让朝宗的儿子上杉氏宪(禅秀)来继任管领。但是谁也想不到,应永二十二年(1415),氏宪借某个事件为借口与公方家足利持氏公开对立,也就顺势辞去了管领的职位。取而代之的则是宪方的儿子上杉宪基。二十三年,禅秀与足利满隆商议讨伐足利持氏,并和持氏的弟弟足利持仲共同举兵出战。而这边关东管领宪基汇合同族的上杉氏定以及上杉宪长一起向禅秀开战了,第二年平定了战乱。
在宪基之后的是越后国守护上杉房方的儿子宪实继任关东管领。在上杉宪实之后虽是上杉宪忠以及上杉房显相继出任管领的职位,但此时关东发生了大动乱,宪忠被足利成氏所诱杀,房显也在武藏五十子阵中病死。接着越后上杉房定的儿子显定继承了山内上杉氏的家业,和扇谷上杉氏的上杉定正进行抗衡,而是后来于永正七年逃往越后。最后显定是在越后守护代长尾为景的信浓国高梨政盛的征讨战中死去的。
到了显定以后上杉氏就处于日渐衰落之际了,天文十四年(1545)到了上杉**的时候,在与北条氏康的河越地区的河越合战中败北,**逃往上野国的平井。可是不久后,天文二十一年时上野平井城也被北条氏康所攻打,因为支撑不下去了, **就拜托长尾景虎(上杉谦信)而逃到了越后国府中的别馆中。永禄四年,上杉**把关东管领一职让给了长尾景虎,之后景虎一流就承袭了上杉氏的名号,最后在江户时代作为米泽藩的藩主迎接明治维新的到来。
扇谷
上杉氏在朝廷中一直都是实务官僚的传统主持者,劝修寺流藤原氏出身。上杉氏祖先藤原重房当初跟随宗尊亲王前往镰仓就任第六代将军,并且一直都是镰仓将军家的侍从。重房的女儿也嫁给了足利赖氏为小妾,而重房的儿子上杉赖重的这个“赖”字就是因为得到赖氏的宠爱而接受了赖氏的偏讳所以得名的。甚至到了赖重这一代他也把自己的女儿清子嫁给了足利贞氏,清子后来所生下的就是有名的足利尊氏和足利直义两兄弟。
元弘动乱时期(1333),赖重的儿子上杉重显一直都侍奉着足利氏,并且跟随着足利尊氏和直义两兄弟,也得到了足利氏的信任和器重。到了重显的后期,他指定了继承人就是上杉朝定,而重显自己则以室町幕府的领头人的身份活动在京都地区,朝定的嫡子上杉朝显则居住在京都八条,并且朝显也在幕府中出任职位,所以人们习惯把他们的子孙称为八条上杉氏。但是朝定他的养子上杉显定,却是在镰仓扇谷居住并侍奉镰仓公方,也就是扇谷上杉氏的祖先。
显定之的儿子上杉氏定在上杉禅秀之乱中支持公方足利持氏,可是不久后在相模国藤泽道场中被斩杀,后来叛乱平定以后,氏定的儿子上杉持定就负责清理禅秀的余党,不久也病死。
永亨之乱时期,持定的弟弟上杉持朝一直都跟随着关东管领上杉宪实,并在镰仓永安寺公开表示了讨伐公方足利持氏。后来持氏的遗子为了报仇,笼络了结城城的结城氏朝起兵,因而双方进行了结城合战,其中山内上杉氏的上杉清方却跟随持氏遗子作战,并且表现活跃。同期,扇谷家持朝的执事太田道真、道灌父子在武藏国修筑起了江户、川越、岩规三城。
持朝退位以后,他指定的继承人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孙子上杉政真,可是政真却不幸在与古河公方的战斗中败死。这样持朝之子定正又成为扇谷上杉氏的当主。定正的家宰太田道灌一直辅佐定正,并在武藏、相模两国表现活跃,也把这两国治理得非常好。后来由于太田氏在扇谷上杉氏中权力日益增大,并且有着功高压主的事态,文明18年(1486年),太田道灌费尽心血,谋求了扇谷上杉家和山内上杉家两家的安泰与武藏以及关东地方的和平与稳定。但是道灌天才一般的军略引起了山内上杉家的恐慌。山内上杉氏的显定恐怕扇谷上杉家会在道灌的协助下夺取关东霸权。于是就巧言欺骗扇谷上杉说“道灌一死,两家和睦”。由此之后定正便将道灌引至位于相模国糟屋的定正馆,将其谋杀。此时道灌55岁,这一天是文明18年7月26日。道灌临死时候大呼“当方灭亡”。
随后,上杉定正与上杉显定开始为争斗地位与权势而对立了,这也就代表扇谷上杉氏与山内上杉氏的正式交锋。之后定正不幸在武藏国高见原与显定的对阵中病死。其侄上杉朝良成为了扇谷上杉氏的继承人,并且在得到古河公方的支援下继续与显定战斗。此时,北条氏的势力开始扩张,相模国小田原城城主大森藤赖很快遭到了北条早云的进攻,小田原城被北条氏所夺。
因为古河公方支持扇谷上杉氏,而上杉显定则因为与上杉朝良的对立,所以他把北条氏的北条早云列为自己的战略伙伴了。不久后两家又在永正元年(1504)武藏国的立河原交战。以后,扇谷、山内两上杉氏开始慢慢和解了。而古河公方与山内上杉氏又发生了纠纷,由朝良负责调解。利用这个空隙,北条早云开始进攻相模国冈崎城的三浦道寸,并攻陷了与扇谷上杉氏同国的真田城和大庭城,很快又进攻与之同国的三浦郡新井城,而新井城则是三浦道寸被攻陷冈崎城后的最后据点,很快新井城陷落,三浦一族灭亡。
后来早云的儿子北条氏纲逐渐将势力扩张到了武藏国。大永四年(1524),氏纲在太扇谷上杉氏家中太田资高兄弟的内应下,很快攻占了江户城,这个时候的扇谷上杉氏家主上杉朝兴不得不放弃江户城而逃往河越城。
上杉朝兴病死后,上杉朝定、朝成又在武藏国三木原与北条氏纲对阵,结果战败。导致上杉朝成被抓,而朝定慌忙扔下河越城逃往松山城。天文十四年(1545)朝定联合关东管领上杉**兵围北条纲成把守的河越城,可惜结果是纲成与救援的北条氏康军里应外合,在河越合战中以夜袭战击败了上杉氏,朝定被斩杀。永禄四年上杉谦信攻破松山城,将上杉朝宁之子上杉宪胜送入。不久北条纲成攻破此城,宪胜投降。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