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如飞镜临天阙,绿烟灭尽清辉发——镜流设定赏析

更新时间2024/1/4356 浏览同人鉴赏
                                                                 
       掌中一线月光,照彻尘世万川。提到镜流,大家脑海中联想到的一定是她身后的皎洁月光,和她掌中生灭由心的昙华剑。月、剑、冰、昙花,这些元素是如何巧妙地融汇在镜流的身上,在我们的眼中映出这个孤独而执着的绝世剑客形象的?就让我们抬头望向这轮悬挂在剑道之巅的明月,共赏此景。
       在正式赏析镜流身上的一系列设定前,我要先提出两个问题:镜流为什么学剑?又为什么说“我的剑,谁要学,我便教”?理解了这两个问题,就理解了镜流挥剑的理由,也就明白了镜流的剑将去向何方。
   
  • 习剑为何?
       为什么镜流选择了练剑?这与她的师傅有关。教授镜流剑术的戎装女子认为,只有亲自掌剑上阵,才是人类自己的战斗,在各种军械都耗尽、停摆时,只有自己的血肉和技艺是克敌的依仗。这种“求己身”的观念深深地影响了镜流,并成为了她练剑不止的理由,也是她求剑之路的底色。
  • 教剑为何?
       在镜流的前瞻帖子、PV、角色语音中,“我的剑,谁要学,我便教”曾多次出现,结合人物故事分析,这句话实际上表明了镜流的终极追求。镜流的剑术是在与丰饶孽物的作战中习得、练就的,她的剑从一开始,就是斩杀寿瘟的剑,普通人追求的名声、传承,她统统不在意,只要能够对斩灭寿瘟有所助益,出剑便是。
       在解答了以上的两个问题后,我们终于清楚了镜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她从被“噬界罗睺”吞噬的苍城仙舟来,自执剑之始,剑尖就指向丰饶的流毒,因此,镜流的剑也终将向着斩灭寿瘟而去,或以剑折为止,或以“星”落而终。
      那么,在这份理解之上,我们就可以正式开始赏析镜流的设定了。镜流盗取一线月光为剑,其设定则攫半边“月相”为骨,都令人赏心悦目。

取冷月为剑

       镜流手中的剑从有形到无形,表现了她剑术的精进,以及她对剑道的终极追求——此身为剑。其实在各类作品中出现过许多种无形之剑,比较典型是由各类自然元素塑形而成的,比如水、冰、火、土(石)、光、风等。那么镜流为何偏偏要设定成以冰、以月色凝剑呢?
       我认为,可能是在“剑”与“月”这两种意象的共同作用下,诞生了如今镜流掌中的昙华剑。
首先,“剑”以锋利为主,在与“月”的意象靠拢时,就自然会联想到它们共同的“冷”——剑,既有触感上物理的冷,也有作为无情兵器的“冷血”之感;月,常悬于夜空,在人们的想象中也就与夜晚的清冷相伴。顺着这份冷意,“冰”的意象也随之凝结,又与剑的锋利相呼应,于是,“凝冰为剑”的“剑形”确立了,接下来,就该轮到“剑意”了。
TapTap

  绽冰昙为意

       让我们将思绪落回“月”上,在取下夜月的“冷”意后,还有那皎洁的月光。在无光的夜里,月散发着无处不在的清辉,这正好可以联系上剑术的极高境界——无处不在之剑。不过,如果只是这样一把单纯的冰刃,似乎又太过单薄,那么,再让我们结合镜流的设定,丰富一些文化内涵吧。综合镜流的背景设定,昙花无疑是非常契合的选择,除了它同样在夜里盛开之外,昙花短暂的绚烂也呼应了镜流危险的身体状况,还能代表镜流那对敌人来说只能惊鸿一瞥的超绝剑术;昙花的须臾之美也与“冰”这个意象的脆弱、易碎相对应。因此,昙花这个能与镜流共鸣的意象,也被整合进了她的设定中。

TapTap

  灼晦暗以明

       除了与其他意象的共鸣,“月”本身的其他代表意味同样与镜流的设定有诸多契合之处。月的位置相对人是高远的,但她从未超脱人世,永远将她的亮面照向夜间。她高悬于夜空,在一个又一个夜晚将冰冷的月光刺向试图笼罩人世的阴翳,恰似镜流对丰饶孽物的一次又一次出剑。月也与镜流武人的身份相符——在白昼,月悬而不显;而在夜试图将暗色涂满大地时,月就成了夜空中最明亮的反抗者,正如在乱世才出动的豪侠和军人。既然提到了白昼与黑夜,自然就会联想到日、月的对比,接着我们就能意识到月的另一重含义:它并不像太阳那样,足以照亮整个白昼,月光虽然皎洁,但夜晚仍是夜晚——即使镜流剑术超凡,曾斩杀无数丰饶孽物,但寿瘟的阴翳仍然笼罩在仙舟之上。
TapTap

  魔阴食甚,剑心通明

       在关于镜流的“月”之意象中,还有一妙处,让我们先把视线移到镜流的终结技动画上吧:镜流在满月下跃至高处,之后月相随着镜流的转身,逐渐向弦月转变,最后在镜流挥出剑气时定格在一线弯月。月色可以视为镜流的理智、剑意,满月时,剑意充盈,挥洒自如;月上的阴影则可视为魔阴身症状的侵蚀、疯狂和偏执,镜流以此将剑意凝成锋利的弯月,凶险的剑意催发最为凌厉的剑招,也是这份凝练的剑意,吊住了镜流的理智,让她不向彻底的魔阴身跌堕。在赏析了终结技的内涵之后,让我们再看一下现实中的月全食:在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也就是“食甚”时,光度足够高的话,月亮并不会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而是会变成一轮幽暗的红月,这恰似镜流如今的身体状况——堕入魔阴后,并未彻底失去神志成为“植物人”,而是化为了一轮危险的“腥红之月”,肃杀且锐利。
TapTap
镜流终结技部分画面

执妄念饮月生逆乱,踏三途剑心凝昙华

月、剑、冰、昙花、月食,这一系列意象与镜流的人物内核共鸣之后,共同汇聚成了现在的镜流。她曾被友谊的暖光照亮,但寿瘟氤氲不散,镜流的挚友白珩在对抗丰饶令使倏忽时献出了生命,而后丹枫和应星的愚行又催生出饮月之乱,曾经的情谊最终在恨火中凋零。如今,镜流只能透过记忆的坚冰,看到在岁月的折射中已然模糊的欢聚。悔恨与魔阴将回忆扎穿,再要触碰,也只会被四散的怅然刺痛。名利?情谊?忠义?呵,只要寿瘟之源尚存,再美好的事物和追求,都只能在伤痛与离别中作结。于是,镜流踏过嗔忿火途、悭贪刀途、愚痴血途,试图弃去过往的牵绊,以剑为心,斩却自我,要将自己炼成锋芒毕露的纯粹之剑,斩杀那高高在上的丰饶星神。但是,人与星神的距离,恰似蝼蚁与星辰,要斩下天上的星星谈何容易?于是,她求剑,求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之剑。所以,她挥剑,无间无尽,直到凭这一线月光,照彻万川。
                                                                             
        有诗赞曰: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瘟褪九霄净,镜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荡寿孽祖,灼灼是剑心!
horizontal linehorizontal line
   PS:镜流描述的“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的剑,似乎该是隔壁崩三李素裳太虚剑神的模样?很难不这样联想啊Ծ‸ Ծ
TapTap
10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