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koReg 物华弥新 的评价

因高专业度入选icon-wow
RikoReg
RikoReg
RikoReg二周年限定
TapTap玩赏家
2024/4/24
玩过
评价历史
推荐
可玩性运营服务画面音乐
设备
Redmi K60 Pro
2016年有一部叫作《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上映,作为一个对文物的认知仅停留在透过博物馆的玻璃展柜简单观察这种程度的人来说,这部片子第一次让我感受到“文物”究竟承载了几分历史源流。提到该片是因为它和物华弥新有些相似,两者都是以一个年轻的视角出发,怀着对文物的敬重,前者要去“复活”,后者要去“保护”。不过作为游戏的物华弥新,在让人感慨沧海桑田的同时,还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我其实更喜欢游戏的原名来古弥新,历经岁月却生机更盛这一主题非常贴合文物,可惜修改了,稍稍有些遗憾)
厚重的历史,如何呈现
如果打开游戏是一尊真实的司母戊鼎和你对谈,用长篇大论带你走进过去的故事,我想不会有多少玩家能沉下心来去感受这文化内涵。拟人化是很好的消除距离感的方式,配合富有生活气息又不轻佻的言语,让人很快就因为这“接地气”的改造产生兴趣。只不过这种方式对于角色的形象设计和语音都有一定的要求,令人愉快的是,物华弥新在美术和配音方面都完成的不错。在成功吸引到玩家之后,物华没有急于进行历史科普,而是采用了融入主线剧情、外传故事和角色资料设定这三种方式去展示历史。我们可以在主线或外传中对故事塑造的某一角色产生兴趣,然后去角色的个人资料中进行更详细的了解,包括角色的原型即真实文物的信息,在了解之后再去结伴冒险会给玩家带来更有代入感的正反馈。这种循序渐进的模式比强行灌输要好很多,比如我很喜欢越王勾践剑的设计,想要更深入的了解就会成为我继续留存的原因之一。在这些内容之外,和博物馆进行联动,甚至是真的有类似修复文物的小游戏我想都是很有意义又不失趣味的传播文化的途径。只要制作组坚持由浅入深的方式,就会有玩家同行
玩法作为游戏的内核,是否充分
讨论玩法时会让人联想到一款即将停服的游戏,食物语。食物语所走的是找回拟人化食物并且同行的路线,游戏重在和食物间的关系养成、陪伴。我想物华弥新也会着重在养成部分,毕竟截至目前,不够有突出点而显得小心翼翼的主线剧情和门槛较低且能够扫荡的战斗系统并不足以撑起核心玩法,好在无功无过,给人观感也并不糟糕。说回养成,茶室是我认为很好的设计,茶室中可以和文物角色进行问答,而问答是塑造一个人物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不过这还不够,茶室中的小游戏我认为可以修改成能够与不同角色游玩,甚至无需难度调整只要在输或赢的情况下让不同的角色有最基本的语音反馈和少量的好感增长即可。除此之外游戏内令我感兴趣的还有展览厅(类似博物馆的场景),通过入驻文物来取得物资收益,如果能修改成展柜中的器物形象根据入驻的文物不同而改变的话。。不过这需要较大的工作量。着重养成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其他部分,战斗已经固定或许很难修改,但是剧情仍有不少发挥空间,希望之后能体验到更为精彩的内容
题材上的蓝海,未来有无限可能
每次提到物华弥新时都会在想,真的是选了一个很好的题材。不仅仅是中国的文物,游戏的设定实际上包括了世界的文物,这意味着游戏在内容上有着非常高的可扩展性,更重要的是它有现实为据。当然,这会是一把双刃剑,有着更多的可参考内容,参考的内容本身价值颇高,那么玩家也会相较于架空设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这会是制作组的优势,也会是挑战。我很乐于见到在游戏更新过程中不仅是游戏内容上的进步,还有制作组的成长
结语:
我喜欢物华弥新的整体风格,那古朴典雅的界面设计,那令人放松的游玩节奏,我希望正在体验的玩家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我也希望没有接触过的玩家能简单尝试,去感受一下何为与历史同行
60
7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