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红烧肉 物华弥新 的评价

因高专业度入选icon-wow
一盆红烧肉
一盆红烧肉
一盆红烧肉人气玩赏家
TapTap玩赏家
修改于
2024/5/4
玩过
评价历史
推荐
运营服务画面音乐
不推荐
可玩性
游戏时长
游戏时长 5.0 小时
设备
一加手机12
开篇小结:一款题材、玩法、立项时间等各种意义上的“老古董”。制作精良的新瓶难掩逆流旧酒的老气,这不是什么好话,但我很高兴《物华弥新》在挂满debuff之后看起来活得还不错,我希望它活着,它值得活着。

“你总说我是个老古董,
辨不清时代只爱书里的英雄。”
——【📅梦回十年前的选题和玩法】
国内的二游有过一段“万物皆可娘化”的时代,从老祖宗《舰R》开始,自军武领域开始蔓延,舰船、枪械再到后来的食物、书籍…一窝蜂地立项,一窝蜂地倒台。最终跑出来并且被大家记住的,活着的《舰B》算一个,半死不活的《少前》算一个,死得窝窝囊囊的《幻书》算一个,死得轰轰烈烈的《食物语》算一个,再然后基本也就没了。十年之后的流行是国潮,是新怪谈,是异世界。物品拟人的成分仍在,但已经被无限弱化,如同1999里的“艺术品”设定,究其根本也是类SCP收容档案式的拟人,只是如果不去提,又会有几个人会注意到呢?
聊完选题聊玩法,《物华》选择的是与近期上线的《少前2》、《钢岚》、《铃兰》一样的战棋玩法,源自《火纹》、《XCOM》等有着十几二十年历史的产品。复古小众的玩法遭遇了大撞车,赛道里的用户池子就这么点,分流就成了必然。比闭关十年练铁布衫出关发现人手一把枪更惨的是,出关发现还有一群人和你一样都练了铁布衫,这下街头卖艺都要竞争上岗了。
虽然我们常说流行是个圈,题材和玩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新旧之别。但选在浪潮掀起的五年后立项,同期项目几近停服的十年后发行,这种落后于市场,堪比建国后入国军的行为还是很需要勇气的。

“你总说我是个老古董,
学不会去奉承人世变通。”
——【👁‍🗨回归最初的“真•一般向”二游】
随着二游的逐年演进,玩家的需求已经高度提纯,从最初的追求“对角色的喜爱”迭代到了更直接粗暴的“让我满意”,进而分化出所谓的“男性向“、”女性向“、”一般向“游戏。但不管是“有男不玩”的麻辣仙人,还是天生尺度更大的女性向游戏,本质上都是策划缺乏塑造角色的耐心,转而追求更直接有效的感官刺激,以“男/女性伴侣”的视角来代入的游戏(你们也可以直接点,就叫软色情或者擦边什么的)。而寻常的”一般向“,只是试图两头讨好,并没有在视角上有所转变,所以奔着某个单一性别来的玩家自然也不会吃这一套,”混厕“的帽子就这样戴上了。
而在这方面,《物华》可以说是大踏步后退。不管是布料拉满的人物设计,极其克制的触摸文本甚至到好感系统的细节——“分享八卦”而不是“赠送礼物”,“高山流水”而不是“情投意合”,游戏里最直球的一句台词也不过是蝠桃瓶的那句“见到你真好”,可见制作组是真的在试图打造美好的事物,而不是玩家的后宫。我想,制作组的预期应该也是让玩家保留”单方面的喜欢“,而不是让这些文物拟人去迎合用户,谄媚争宠。
这么做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下身逐渐冷却,智商就占领了高地。想要通过塑造角色来获得玩家的喜欢,对笔力和演出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物华》并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不管是主线剧情还是活动剧情,都有一股矫揉造作的匠味,可堪一看,但质量真的很难说有多高。

“你总说我是个老古董,
观不清瞬息万变车水马龙。”
——【📟与市场高度脱节的立项洞察】
”落后市场“这个评价我在稿子里提了不止一次,不管是十年前的拟人选题还是复古的战棋玩法都透着一股老气,而最致命的问题是,选题和玩法的受众重叠程度很低。想一想,能接受二次元风格的玩家,年轻人一定是占了大多数的;而历史更久远的战棋玩法,以国内巨头紫龙给出的用户画像来看,则是30岁以上中年男性居多。
更糟的是,战棋玩法天然地扩散能力很弱。原因也很简单,太复杂了。在如今”弱保软“思想指导下二游普遍减负减到接近放置play的情况下,《物华》的剧情推关都需要手操才能达成完美,连作业都有点难抄,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厂商会接这种慢热难出圈的产品。
噢,是手游坟场啊,那没事了。(x

“你别笑我是个老古董,
这一叶扁舟从来不乘谁的风。”
——【💎好美术、好良心和好情怀】
我花了三大段来讲《物华》这个产品身上的debuff挂的多齐整,接下来这段全是优点。
首先是美术,立绘的设计和文物本身的风格一致性很高,纹饰繁复的角色就精美,结构简单的角色就朴素,像金瓯永固杯这样华贵的器具对应的立绘很难想象是4年前的水平。甚至有鉴AI小鬼跑来认定诞生于AI之前的游戏是AI出图,这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对美术的夸奖了。
商业化和资源投放部分,也是主打一个复古…不是,听劝。抽卡2.5%的红卡概率数倍于现下通行的米池概率,推关+活动给的抽数也是以百计,首周拿个四五张红卡不成问题。器者基本不拆机制,升星以数值为主,装备词条要刷,但给得非常克制。从公测到五一假期,邮箱里的活力水没停过。(当然这个属于设计问题,强行每天发水不如把资源产出再重新盘盘)
最后,文博题材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这张情怀牌。最初我其实是不以为意的,营销出身的人看什么都像噱头,直到我发现这个情怀并不局限于满地的商稿中,而是实实在在地让“真•金瓯永固杯”出现在了我的B站首页推荐里。我突然意识到,就算《物华》的问题再多,它也真的给这个世界贡献了一点积极的意义,不仅仅是游戏在蹭文博的热度,而是科普也真的在沾游戏的光。

篇末总结:有一说一,《物华》玩起来真的怪累的,它很难被评价为网上某些人说的“最佳副游”;美术质量不差,但毕竟4年了,不在T1级别;投放和运营倒是确实不错,题材也别致,它不是玩二游的第一选择,但是文博走进更多玩家心里的唯一选择,希望它能长长久久地活下去。
以上。
52
3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