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建议】器者资料-科普信息-类型
2024/05/05164 浏览物华茶馆
游戏上线至今,已有两周时间。今天就本人最感兴趣的“科普信息”提一个建议,兼进行一个小考据。
1、建议——调整科普信息的“类型”分类:
“科普信息”和“影像纪念”记录的器者数量相同,共76个。经统计,共有近20种类型,大致分为“材质”和“用途”两大类型。
按材质分:陶器、瓷器、金银器、铜器、铁器、珠宝、玉石、绘画等。
按用途分:兵器、玺印、符牌、织绣服饰等。
二者相互交叉,是否应该进行调整?
比如吴王夫差矛和越王勾践剑,均为典型的青铜器,但它们的“类型”却不显示“青铜器”,而显示为“兵器”。当然,这不算错。但不将他们放在“青铜器”下,不合适。文物的分类标准有很多,如果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建议多设置一个类型,以“材质”为主,以“用途”为辅。如以上两器,可以设置为“青铜器+兵器”。狸猫盘、铜餐具可设置为“漆器/青铜器+食器”。其他的均增设“副类型”,如“礼器”“酒器”“乐器”“服饰”“量器”“玺印”“外销”“冥器”等等。
有些器物连材质都不好定义,这种文物界一般称“杂项”,比如竹木牙骨角漆等(贾湖骨笛、狸猫盘、象牙算筹、大神龛等)。如果文物多,也可单列出来。
此外,针对外国文物,可考虑按“时代(古代/中古/近代/现代)+(所属大洲)产生地”的类型进行介绍。比如心形枪、玛雅陶盆、可爱花束等。
2、考据(不算考据的“考据”)——铜奔马与雕塑模型分类
该问题是在查看器者类型时发现的。铜奔马,或者马踏飞燕,众所周知属于青铜器。但在游戏中铜奔马的类型却是“雕塑模型”。根据出土情况,铜奔马属于随葬的冥器。这一点毋庸置疑。至于在随葬前,是否有其他作用,也很难考证。但将其算作“雕塑模型”,总感觉不太合适。如果按照“雕塑模型”的介绍,白石散乐应该算浮雕、大神龛应该算透雕。制盐砖和七盘舞砖虽名为画像砖,但均为浅浮雕,均应被列入“雕刻模型”一类。而事实上,该类型下仅铜奔马和样式雷两文物。这不得不让人反思该类型设置是否存在问题?
3、思考:
很多文物均出土于同一地区,如新疆阿斯塔纳、长沙马王堆、荆州曾侯乙、广汉三星堆等等。这些文物之间是不是可以进行联合,展开故事线?如马王堆汉墓狸猫盘、T型帛画、辛追夫人、素纱襌衣、《战国纵横家书》等;曾侯乙墓的鹿角立鹤、编钟、铜冰鉴、曾侯乙尊盘、曾侯乙木漆盒等。
最后,十分感谢《物华弥新》团队。多亏你们的努力,这款带有文物普及色彩的游戏才得以问世,希望游戏能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