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弥新洛神赋图档案追究
2024/05/2933 浏览物华茶馆
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
现藏地:辽宁省博物馆
类型:绘画
产出年代:宋
东晋名家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之一,为宋人所作。全卷绢本设色,在情节上用山作为区隔,图文并茂地描绘了三国文学家曹植与洛水女神相识、相知、相离的故事。同时也画出了《洛神赋》原文中所提及的文鱼、海龙、蛟龙、白虎等奇特生物,给人以古朴神异的感觉。在技法上熟练运用高古游丝描,衣纹清晰可辨,人物顾盼有神,灵动而飘逸,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器者被记录时间与入馆时间相近。
传说,《洛神赋图》摹本由宋人摹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而作。两宋时,该摹本藏于内府,画上印有有北宋徽宗的【宣和】印及南宋高宗的【绍兴】印。
明朝时,《洛神赋图》摹本辗转多次,先后为项元汴、王铎等人收藏。清初,由梁清标收藏。到了乾隆时期,《洛神赋图》摹本转入清内府,印有乾隆、嘉庆等鉴藏印到民国时期,因时事动乱,《洛神赋图》摹本流失宫外。所幸,她在被东北地区文物相关专家发现,并成功保存了下来。
如今,《洛神赋图》摹本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器者所属部门:商业部
本体情况:安全
档案编号:C-144-060122
器者外现形象为一名少女。《洛神赋》由天才诗人,曹操之子曹植创作,因此她对这位堪称“仙才”的文学家崇拜不已。该器者天性浪漫,想象力丰富,闲暇时喜欢进行创作,热爱言情类的虚构故事,时常会以身边人和看过的故事为蓝本发展想象。本体沿用六朝时期就已经创行的“图文融和法”,图文并用是她的风格。因其在文字绘画方面的技能,所以在培训结束后进入商业部从事文案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