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我】-克拉克瓷自述

2024/09/2770 浏览综合
我是克拉克瓷,一种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由景德镇及漳州窑口烧制的青花瓷器。我的名字来源于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截获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船上满载的中国瓷器在荷兰拍卖,轰动了整个欧洲,由此得名。
我的特点是宽边,通常在盘、碗的口沿绘有分格及圆形开光的山水、人物、花卉、果实等图案。我的造型多为薄胎,盘有圆口和菱花口两种,以圆口为常见。我的纹饰分为三组,底心描绘有主体纹饰,有花卉、花篮、禽鸟、龙凤、奇兽、山水、人物等。主体纹饰外围是连弧纹一周,通常出现六连弧、七连弧、八连弧不等,连弧内填绘榴实纹、万字纹、忍冬纹等。第三组纹饰在连弧以外到盘口间,以开光形式为特色,开光内绘有桃实、佛手、荔枝及杂宝和四季花卉,分别寓意多寿、多福、多子。
我的生产可分万历至清初和康熙两个时期,前者为开光的青花瓷,后者则胎薄。万历克拉克青花盘使用浙料绘画,有翠蓝、灰蓝、淡蓝几种色调,运用分水技法,形成三至四个色阶,为康熙青花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我不仅是中国青花瓷器在欧洲的叫法,更是一种深得欧洲王公贵族喜爱的外销瓷。我的出现,不仅展示了明代晚期中国瓷器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与欧洲之间贸易的繁荣。
我的故事,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我的存在,让现代人得以窥见当时的艺术风貌,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我将继续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向世界讲述着古代中国瓷器艺术的魅力。
TapTap
TapTap
TapTap
TapTap
TapTap
TapTap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