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猎人:荒野🦕一场绚烂但失衡的狩猎盛宴

03/02260 浏览综合
作为一位从《怪物猎人2G》入坑的老猎人,《怪物猎人:荒野》(以下简称《荒野》)带给我的感受是复杂的。它既延续了系列的灵魂,又在革新中暴露出一些难以忽视的短板。经过30小时的深度体验,我想从以下几个角度分享这份“矛盾”的狩猎体验。 
一、战斗系统:
《荒野》最大的革新在于战斗系统的“轻量化”。武器动作的流畅度显著提升,例如太刀取消了气刃槽限制,连段如行云流水;弓箭的判定优化后,射击手感堪称系列最佳,配合新增的“集中模式”,远程武器几乎能像FPS游戏一样精准打击弱点,堪称新手福音。双武器切换系统也提供了更多策略选择,我曾尝试“大剑+轻弩”的组合,利用大剑破甲后切换轻弩输出的套路,体验十分新鲜。 
然而,这种流畅化设计也削弱了系列一贯的“硬核”特质。怪物的攻击前摇普遍延长,招式应对容错率提高,加上装备系统的简化,老猎人可能会觉得挑战不足。IGN提到的“无需深入研究装备即可成为顶级猎人”并非夸张——我仅用一套中期防具便通关了主线,甚至未触发一次“三猫”。 
二、开放世界:
《荒野》首次尝试无缝开放世界,地图规模令人震撼。天堑沙原中,沙暴、雷雨等动态天气不仅影响能见度,还会改变怪物行为(例如雷暴中飞龙种会频繁落地)。生态互动也更真实:我曾目睹波衣龙利用海流限制玩家走位,再发动致命俯冲,这种设计让狩猎更具策略性。 
但开放世界的填充内容略显单薄。除了采集素材和重复的“讨伐小型怪物”任务,地图中缺乏值得探索的隐藏剧情或独特机制。终盘内容尤其匮乏,主线通关后仅剩刷素材和等待更新,与《怪物猎人:世界》的“聚魔之地”相比,耐玩性大打折扣。 
三、画面与优化:
PS5版的《荒野》展现了RE引擎的潜力。极端环境下的光影效果极具冲击力——例如与影蜘蛛战斗时,蛛网覆盖的幽暗洞穴与突然刺入的阳光形成强烈对比,氛围感拉满。主机版在性能模式下能稳定60帧,画质虽有妥协但整体流畅。 
反观PC版,优化堪称灾难。即便使用RTX 4080,4K分辨率下开启光追仍频繁掉帧,崩溃问题更是家常便饭。更离谱的是,部分高端显卡(如RTX 4070)竟被提示“不受支持”,而测试版中运行正常的机器在正式版反而无法启动。
四、剧情与演出:
《荒野》试图用更电影化的叙事弥补系列短板。主角和艾露猫首次拥有语音,过场动画数量大幅增加,逃离沙海龙群的桥段甚至有种《神秘海域》式的紧张感。
总的来说《荒野》就像一位技艺精湛但急于求成的舞者。还是很期待后续的更新。
TapTap
TapTap
TapTap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