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条:影》救不了育碧,腾讯的大手才是关键
03/25513 浏览综合

作者 | 泽良(上海)
历经两次延期后,《刺客信条:影》(下称“《影》”)终于发售。
相对发售前的各种争议,《影》的成绩不错。
育碧官方在发售后确认,《影》的玩家数量已经突破200万。
Steam评价也升至“特别好评”。周末最高同时在线人数6.4万人,与《刺客信条:奥德赛》相当——根据育碧今年2月的季报,《奥德赛》的总销量超过了1000万份。
但对深陷危机的育碧来说,仅仅“平稳落地”的《影》,不足以扭转乾坤。

01 一如既往的公式化弊病
《刺客信条:影》是一款典型的“育制罐头”。
依照过去作品模板开发,团队绞尽脑汁浇上了全新的日本风味酱汁。但酱汁之下,仍是那盘食之无味的白饭。
凭心而论,育碧发挥了技术和美术长板,在画面上做到了系列巅峰。
借助天气系统和四季轮换机制,完美还原了封建时代日本的风貌,不负AC系列“历史旅游模拟器”之名。

游戏性方面,双主角设计带来了一丝新鲜感。
黑人武士弥助是名副其实的战场绞肉机;伊贺忍者奈绪江的匍匐和阴影系统,重塑了潜行和暗杀体系。
但开放世界一如既往的糟糕。
游戏充斥大量只能提供数值提升,内容同质化极其严重的据点。
过了最初几小时的新鲜劲后,大量重复繁多的“待办事项”会如海啸般袭来,中后期体验和以往的育碧游戏一样枯燥乏味。

最让人不解的是,《影》不仅剧情缓慢,还加了不少多此一举的设计。
例如游戏推荐开启的“探索功能”,任务目标不直接显示在地图上,而需要玩家根据描述推断其位置。
鹰眼视觉也无法直接标注附近收集品和任务目标的位置,只能在同一区域来回打转。
这样的探索体验令人发困。
随着厂商画面技术差距愈发缩小,玩法与内容质量重新成为竞争关键,育碧在开放世界内容设计的劣势被进一步放大。此前《阿凡达:潘多拉边境》销量低迷就是明证。
尽管出色的战斗和潜行体验,给了《影》不错的游玩底子,但欠缺革新的陈旧设计,注定其只能成为中规中矩的8分作品。

02 9.5亿的窟窿怎么补?
对于深陷危机的育碧来说,8分作品远远不够。
育碧目前最大的危机是财务捉襟见肘。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育碧净负债11亿欧元,现金储备约9.3亿欧元。

外媒That Park Place今年3月披露了一份对育碧财务状况的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育碧的信用评级已滑落至B-,且正逼近CCC级别,预示其偿债能力严重不足,面临极高的安全风险。
现金储备严重不足,信用等级下跌,育碧很难通过举债渡过难关。
这就需要目前的独苗《刺客信条:影》挑起重担,完成净预订额目标,达成公司的盈亏平衡。
最新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育碧本财年的净预订额目标约19亿欧元。
前三个季度累计净预订额为9.44亿欧元,意味着育碧必须借助《影》和服务型游戏的内购收入,在第四季度补上9.56亿欧元的目标缺口。

按照标准版70欧元的价格计算,相当于《影》必须卖出1000万份,再加上3亿欧元内购收入才能达成这一目标。
但目前看《影》很难达成。
育碧曾透露《影》预售表现与《奥德赛》持平,如果《影》保持与其相同的轨迹,首月预估销量仅为350万份。
更何况,《影》经过多次跳票,发售已经被推迟到了本财年最后一个月的末期。
再退一步,即使《影》能够创造销量奇迹,后续育碧也面临产品青黄不接的窘况。
由于战略决策失误,以及团队项目管理不善,原本有望接棒《影》的3A大作《孤岛惊魂7》,被曝出由2025年秋季延期至2026年发售。
这意味着在25-26财年,育碧将面临至少9个月新作荒。
期间只能依靠《刺客信条》新作和《彩虹六号》等已经运营数年的服务型游戏过活。
这对全球拥有数十家工作室、总员工数超1.8万育碧而言,无疑是巨大压力。

03 能拉育碧一把的还是腾讯
面对危机,目前育碧手中唯一有价值的筹码就是旗下IP。最可靠的外部援手就是腾讯。
过去十年,在育碧面临外部收购时,腾讯曾两次扮演白骑士,增持育碧股份,帮助创始人Guillemot家族稳住了对公司的控制权。
根据23-24年财报,腾讯是育碧的第一大股东,持有9.99%的股份,另外间接持有7.49%的股权和9.4%的投票权。
但腾讯也面临Guillemot家族的高度警惕和防范。
它的投票权上限被严格限制在9.99%,以确保公司独立性和创始人家族的控制权。

育碧CEO Yves Guillemot
随着育碧的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局面在发生新的变化。
路透去年12月报道,作为增持的条件,腾讯希望在育碧董事会拥有更多话语权,包括控制现金流分配。
Guillemot家族并没有接受这些条款。
随后双方均选择静观其变。育碧在1月再度宣布延期打磨《影》,以时间换空间。
今年1月15日,彭博报道称,腾讯和Guillemot家族考虑成立一家新企业,并将部分育碧资产纳入其中。
3月15日,彭博进一步称,除了成立一家实体公司、整合核心IP并负责管理外,育碧还打算引入外部投资者获取战略资金,为这一实体寻求高于总公司规模的估值。

很明显,收到育碧投资邀请函的不止腾讯一家。
报道中育碧一位代表表示,公司正在审查各种转型战略和资本选项,以帮助所有利益相关者从育碧的资产和特许经营权中获取最佳价值。
小股东AJ Investment披露了更多信息。他们抗议育碧未能披露与微软、EA及其他出版商有关收购其特许经营权的讨论。
从腾讯侧看,最具吸引力的是育碧手上的一系列IP。
出海是腾讯游戏增长的重点。在2023年的年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就提到,过去几年,在海外大IP游戏的手游研发、网络运行运营等方面,腾讯发挥了一定优势、建立了口碑。
可惜,具体到育碧,腾讯与其在多年的IP合作中未能做出任何亮眼的市场成绩。
双方在2022年连续公布了三款IP授权手游,《刺客信条:侠隐》(代号:玉)、《全境封锁:曙光》、《彩虹六号:围攻》。
根据传闻和财报信息,前两款都在内部进行了延期上线处理。
《彩虹六号:围攻》预计会在今年上线。实际上其PC版早在2018年就确认由腾讯代理国服,但直到去年8月,该游戏的手游版本才获得版号,效率低得可怕。

面对这种局面,腾讯自然希望谋求更多在育碧公司内部和IP产品上的项目主导权。
对一直强调主导地位的Guillemot家族而言,腾讯的诉求无疑令其高度警惕。
因此,在其推动的核心IP新公司上,试图引入微软、EA等其它巨头,相互制衡,巩固家族控制权。
但就目前“火烧眉毛”的局势而言,育碧的选项其实并不多。
当半条身子都被湍流吞没时,能真正拉它一把的,恐怕也只有腾讯了。
#刺客信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