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个做成恐怖游戏,你让我以后还怎么上网……”
修改于07/0982 浏览综合
友友们,天塌啦~~~!

我想不起来我的Steam账号密码是多少了!

经常忘记Steam账号密码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找回Steam密码的流程其实很简单:输入自己的账号,通过人机验证,然后输入一个验证码,你就可以改好新密码再出发了。

除非你碰上了这个
问题就出现在“人机验证”这个环节:

不知道是因为网络波动还是V社的安全政策过于保守,每次想要通过验证都要做至少10来道人机验证题——戳完几十个方框格子后满头大汗,差点都忘了自己是来玩游戏的还是来上班的了。

更恐怖的可能还是,做完十几道题,以后还得经历来自机器的审判——哪怕你觉得自己做的答案完美无缺,还是有可能会被邪恶的机器人打回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侠请重新来过:

实际上,点格子已经算是初级难度的人机验证了。在被发明出来到今天的短短二十多年里,验证码出现过各种离谱的变体,堪称“人类综合能力测验”。有考你语文的:

有考你数学的:

还有考你视力的:

只要还在上网,你的生活里就逃不过被人机验证拦在大门外面的痛苦。人机验证也就这样成为了跨越语言、人种的全地球共同噩梦。

——《双影奇境》甚至就真的做了一段需要你通过人机验证的环节,谁懂那一瞬间的绝望感……

毕竟,人机验证本身就是个非常微妙的行为:作为一个货真价实的人类,你反而要去向机器去努力证明“自己是人类”的事实——方法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去做那些由机器生成,无机感十足的问题:

看着那些抖动的、怪异的文字,在自己被否定以后,很难不对自己的认知产生怀疑:
我,真的是人类吗?
想想是不是还挺恐怖的,被冷冰冰的机器否定了自己作为人类的存在。
前段时间,我在精品小游戏网站itch.io上就发现了一款名为《Only Humans》的游戏——而这个游戏的核心玩法,居然就是这个大家每天上网都会碰到的人机验证。

原版游戏不支持中文
*以下内容包含恐怖元素,请谨慎观看!*
游戏在勾选了“我不是机器人”后,游戏正式开始:

起初的问题简单到让人有些熟悉,先让点击那些包含停止标牌的格子:

这前几道题就特别有真实验证码的味道:虽然是要求你点击停车标志,但下面这个杆子算不算呢?旁边多出来的那一点算不算呢?这种来自机器的模糊和古怪,往往就是你最讨厌验证码的原因:

同样让人烦躁的还有这个——在点击之后还不能马上进入下一步,要等到下一批图片出来点完才行,但是点完的图片消失后又一直加载不出来新的……谢谢,感觉血压已经上来了:

又是这样,点完以后刷不出来新的图片,不对,为什么后面有些诡异的图案……

接下来是点击包含巴士的格子:

而从这里开始,屏幕里的图像开始变得越来越诡异,比如巴士旁边一闪而过的诡异人影:

在听读环节时会盯着鼠标看的眼睛:

题目也开始从正常走向诡异:“请选择含有小孩的图片”,一开始是正常的,阳光的小孩:

慢慢变成了一些带有梦核气息的,昏黄得令人不安的孩子照片:

你能感觉到,这个验证码开始越来越不受控制,比如“选择包含瞳孔的方块”:

请选择“你能相信的脸”:

一开始的问题还在让你选择高速公路,还没来得及开始,题目就被篡改成了选择“真正的道路”;你要选择的图片也变成了一些神秘的宗教仪式图画:

在“点击完所有的书本”后,屏幕中并没有刷新出新的题目,而是展露了一张诡异的图画,好像我揭开了一个什么秘密……

在“选择马路对面的房子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选择你的来客”,仿佛有人来看你:

而在“来客”们打破了第四面墙以后,接下来的游戏界面也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你对游戏的掌控权也在逐渐变弱:

透过一层层熟悉的格子,你似乎进入到了一个邪恶且神秘的宗教仪式中——拿好你的蜡烛,选择你的位置:

你已经完全失去了对游戏的控制,除了和他揭露我们的知识,造就你的牺牲:

在下一个阶段则出现了一个有心思的小设计:点击方块变成了旋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旋转方块以组合成完整的异教图案:

在最后,它用另一种种形式剥夺走了你对游戏的控制权:你无从选择,只能被迫选择复诵了三个恐怖的拉丁语词汇:
死亡、瘟疫、毒药。

到此刻,你仿佛已经走进了古神的陷阱,进入了一个癫狂到无法理解,只能极致顺从的世界。
请选择图片中的“微笑”

最后的最后,游戏回到了一开始的页面,只不过需要打勾的问题变成了两个:
“我不过是一介凡人”
“我的意志供您驱使”:

虽然从设计和体量来说,《Only Humans》的确可以说是非常短小精悍的实验性作品,但他在细节和小设计上都很好。首先是他一步步引领你走进恐怖深渊的节奏设计——
开始先是非常真实的人机验证码设计,通过让你感觉仿佛和真实世界一样的方式,模糊了你对真实和模拟的感知,以放松你的警惕。

然后再通过一些小细节里,将诡异、受人监视的气氛慢慢渗透进原本正常的谜题之中。最后让整个游戏进入失控、狂乱的氛围之中。让你离开游戏后,即使看到现实里的人机验证也不禁毛骨悚然一下。
这也是许多恐怖游戏的经典套路:先打造一个模拟感极强的画面,再慢慢的将不安的感觉浸入你的感官。而在这个风格上做得最好的游戏,自然是前两年一度大火的《主播女孩重度依赖》: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游戏系列也在这个风格上做得十分优秀,名字叫《Simulatra》:你捡起了一台失踪女人的手机,你要做的就是像正常玩手机一样,点开她使用的应用,从她的生活轨迹中,寻找失踪的蛛丝马迹:

整个游戏流程的确有种偷看别人手机的感觉:打开相册看看她的朋友,逛逛社交媒体,看看她聊天的风格:

而令人恐怖的真相同样也会在这之中悄然而至……由于剧透非常容易破坏这款游戏的体验,这里还是推荐大家自己尝试吧!

不过《Only Humans》有个更有趣的细节:游戏里几乎所有的图像,其实都是直接用AI生成的。AI图片的失真与扭曲,反而为整个游戏增加了更多不协调、怪异的氛围。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你甚至可以看到左下角的AI水印……

但它的确抓住了生活中一个不正常到有些诡异的事实:在AI已经先进到可能比我聪明的今天,到底为什么需要浪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做一次次的人机验证?不会真的是可恶的资本做局在整我,想要浪费我的时间吧?

诶,有可能还真是。

想要了解这个秘密,让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人机验证诞生时的历史:
正如“人机验证”这个名字一样,每当上网冲浪时碰到它,都是代表着网站需要防止机器人涌入攻击。主要的验证方式,还是填入一些扭曲和重叠的英文和字符——因为那个时候的电脑还无法识别那些扭曲的文字,但对人类来说还算是小事一桩。

但最早的版本有一个问题:既然机器无法识别这些字符,那它怎么才能确定我写的是对的呢?
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7年,一群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者们改良并推出了reCaptcha,并很快成为了人机验证的标杆机制。

而reCaptcha最早的原理也很简单:人类需要输入两个单词,第一个是“确认的”,可以被电脑识别出来的字符;而另一个,则是人机无法识别出来,只能靠人类肉眼辨认的单词。

这些扭曲又陌生的字符天生对于普通人带有一种陌生恐怖感,这也成为了《Only Humans》的恐怖灵感来源之一:
毕竟强迫你输入一堆你根本看不懂的字母,看起来特别像是有谁想要在不知不觉把你的灵魂卖给恶魔的诡计。

在电脑确认了第一个单词填对了以后,第二个无法被识别的单词就会被录入词库里。这样,这个词库就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准。
而去哪找这些机器无法识别的单词呢?发明者想到了一套绝妙的方案——将那些书写复杂、扭曲的古籍和书刊里的字符找出来,做成那个“无法确认”的字符。这样大家做人机验证时,不仅杜绝了机器人的进攻,还为古籍电子化做出了贡献,让人类整整赢了两次,堪称双赢。
2年后,reCaptcha被谷歌收购。而reCaptcha的机制,和每天都在使用人机验证的亿万网民,成为了科技巨鳄用来免费用来数据标注,并最终用来盈利的工具:
你点的每一个路边标牌和房子,变成了谷歌地图里的一条条道路和街道数据;你点击的每一台汽车和人脸,变成了谷歌用来训练自家AI的免费数据集。

实际上,以现在的AI发展速度,无论是数学题、点格子还是旋转可爱的小兔子,基本都没办法难倒现在的AI了。

而reCaptcha经历了多年的进化之后,早也进化到了更高级的版本:只需要点一下,系统就会自动监测鼠标的运动轨迹,因而验证目前登陆的是机器人还是真正的人类;

那么,为什么今天的我们还逃不开这些一个个令人疲倦的人机验证呢?因为在背后的资本们,仍旧需要我们去为他们提供那些免费的数据和标记,训练他们的AI——
原本用来为人类抵挡住机器人进攻的防火墙,如今反过来奴役着人类的脑力。我们一遍遍做着枯燥无味的点格子,只为着让人工智能越来越接近于真实人类的模样……

这么一想,真实世界好像比游戏描绘得要更加恐怖呢。

文|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