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制作人被扫地出门,隐忍八年复仇,却做出了“年度最烂游戏”
修改于07/091396 浏览综合
很难说游戏玩家是不是地球上最单纯的一群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那么一两个,看起来诈骗感十分浓厚的游戏——
远远超越于这个时代的,接近电影水平的超真实画面;爽快、劲爆,光让人看了就肾上腺素狂飙的预告片;数量丰富到惊人的NPC数量和交互选择;而在背后打造这一切的,一般则是看起来潜力无限的船新团队。

尽管一次次的冲动预购,带来的往往都是最惨痛的结果——实际玩到的游戏吧,不能说和预告天差地别,也可以说是毫不相干:

惨绝人寰的优化、空洞而重复的游戏内容、僵硬的人物动画、还有细看完全惨不忍睹的场景贴图。

但无论发生过多少次,每当有这种骗局味道明显的游戏出现在玩家视野时,还是会有一人选择了相信,并最终落入一地鸡毛之中。

今年年初,一款名为《心之眼》的游戏突然出现在了玩家的视野里。

游戏的预告充满了浓浓的顶尖3A大作气息:在超现代城市里,开着形色各异的豪车,在迷人的黄昏下疾驰,上演超劲爆的追车大战;

玩家操控的角色旋转腾挪,拿着枪对着敌人四处扫射,所到之处爆炸不断,看得肾上腺素直线上升。

就连故事的梗概都有一种科幻大片的味道:故事发生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一座沙漠都市红石城。
城市的治安由机器人高度控制,一度被称为“全球最安全的城市”——直到机器人失去控制,开始攻击人类。

而我们的主角,则是一个失忆的前特种部队士兵,在寻找记忆的过程中卷入了财阀和政治集团的明争暗斗之中……

精美的画面;爽快的追车与枪战;广阔的城市开放世界;很难让人不想起《GTA》……

巧了这不是,《心之眼》的制作人,正是《GTA》3到5代的制作人莱斯利·本齐。在和R星的创始人豪瑟兄弟一起,缔造了《GTA》的造富神话后,他被一脚踢出了工作室——按照本齐的说法,R星还欠着他一大笔奖金,为此还专门闹了官司,要前东家赔偿他1.5亿美金。

8年之后,他带着《心之眼》回到了大家的视野。原来不是菜鸟工作室,初出茅庐就直接干穿天花板的剧本,而是霸道总裁被踢出公司,隐忍多年专心复仇的爽文剧情——看起来和什么《浩劫前夕》《魔戒咕噜》不太一样,起码是专业团队负责开发,这下听起来就放心多了。
尤其是考虑到,《心之眼》公布的时候,《GTA6》的发售日期还定档在2025年。颇有一种选的就是对抗路,打得就是最强对手的味道。

什么,你说《GTA6》后来跑路到2026年了?那听起来更像是为了躲开《心之眼》而跳票了。小小R星,现在你才是挑战者!

而且相比《GTA6》那边的遮遮掩掩,《心之眼》的宣发可谓是顶格拉满:光在国内,他们就包了一个电影院,邀请了一群网红和玩家到场,感受了一下用影院超大屏玩3A大作的震撼体验。
6月10号,《心之眼》正式发售——没用多久,游戏的评价就从黑马级年度大作,直线坠落到了谷底:Steam的评价一路直降到了“多半差评”:

媒体更是不给面子,IGN给出4分,Gamespot给出3分,在媒体评分综合网站Opencritic上拿下了34分的超低分成绩——在今年有评分记录的242个游戏里,这个分数排在了第242名,今年最差。

之所以能拿到这么低的分数,首先是《心之眼》震古烁今的优化水平:哪怕你是最尖端的5090,在爆显存和一核有难多核围观的顶级调度下,都得忍受卡顿、掉帧、闪退还有莫名的贴图模糊……

ps5版更是堪称诈骗:发售前演示满满的4k+60帧,实机连30帧都跑不满,枪战激烈起来掉到十来帧甚至也是常有的事。

除了离谱的优化,让大家更难忍的,是游戏接近漫天飞舞的BUG:

人物穿模、五官也跟着乱窜;

路上的NPC有时在地下跑,有时在空中飞,有时会直接卡在路上一动不动。

城市里的车子经常会莫名其妙的撞在一起,然后形成一团杂乱无章的车祸现场。

那么抛弃优化和BUG不谈,《心之眼》的基础素质真的烂到,放在整个2025年都没有对手的程度吗?
其实没有,游戏的画面其实还算不错,预告片承诺给你基本都做到了:有精细的光影与画面,过场里角色的面部细节与动画做得也还算不错;

任务里也有不少的设计华丽,性能不同的汽车供你驾驶,而枪战打起来的时候,确实也有不少刺激紧张的爆炸戏。

但和先进的游戏画面相比,游戏的玩法确实陈旧的吓人:
游戏的任务基本就只有两种,一种是在车上的:开着车被追,开着车追人;一边开车一边开枪甩掉被追的车,但无论哪种,都是以把车开到某个地点作为结束,一路上发生的一切更像是起到一个观赏性的作用。

另一种就是下车之后的掩体射击枪战;这一部分更是让玩家大坐牢:射击手感细碎、动作僵硬,关卡更是随便到会出现全程只有一个掩体可以躲的离谱情况。

敌人更是没有一点未来科技高精尖人工智能的样子:只会呆呆地站着成为你的靶子,然后一边开枪一边傻乎乎地向你冲过来,像一群可爱的人工智障。

冲过来的可能都算是聪明的那一批,有些连你在哪都找不到呢。全球最安全城市,靠的原来是降低所有的人智商吗,原来如此。

好在这个游戏里假装高手的也不止这些机器人:主角身为一名特种兵,除了窝在掩体里射击以外什么都不会:没有飞扑,没有近战,没有盲射,连扔手榴弹都不会;旗鼓相当的对手了属于是。

你说你要挑战《GTA》,但你可没和我说你是要挑战20年前的《GTA》啊?

就连游戏的剧情,都像是委派了一帮不太聪明的AI写的,简单到可以光滑地从每个人大脑皮层流过:坏人干坏事是因为他们真的真的很坏;你还没搞明白一个角色要在故事里做什么,他就会突然没有任何道理的死掉了,看得让人忍不住发出轻哼般的笑声。
可能是最后实在是编不下去了,直接整出一套外星人操控一切的阴谋诡计,让故事直接草草收场。

那我如果我走完剧情了,能不能做点别的事情呢?
虽然游戏的确有一个开放的大地图,但实在很难说得上是一个开放世界游戏;你可以开着车乱逛,但地图里什么都没有:不能抢车,没有支线任务,不能和人互动,连撞车杀人都不会有警察来管。

不过开发者也没有很想让你在这个地图里面逛,不然就不会连个地图都不给你了。
这么一看,游戏也真的算得上一次非常精良的诈骗:毕竟预告片里播的他们都做了,但你确实想不到,除了预告片以外的东西他们是真敢一点都没有做。被骂可以说一点都不冤。
如果要夸这个游戏什么的话,那可能是中文翻译的点睛一笔了:游戏故事发生的舞台,叫Red Rock,翻译将它翻译成了红石城,如果翻译成了“赤石城”的话,那可能就一不小心点出这个游戏的真谛了。

心之眼的惊天大翻车,让业界致命大抠门索尼都为他破了例:有不少买了ps5版游戏的玩家,在与客服沟通后,居然奇迹般地获得了退款。

——要知道,PlayStation从来没有Steam的两小时退款政策,从来都是强硬的“一旦售出,不退不换”。上一个因为重大质量问题让索尼愿意开启退款通道的游戏,还是首发版本的《赛博朋克2077》。
不过如果你真的退款成功了的话,恭喜你,这下真的赚到了:由于过差的风评,游戏的实体版在发售当周就打了终极骨折,从原来的全价60美元掉到了20美元。
如果你很想试试这部“垫底佳作”的话,现在100块就能在国内的平台就能买到。看到这个价格——全价预购的玩家此事内心一定会有一万匹***奔过。

可是,到底《心之眼》会糟糕成这个样子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时间再往回倒一下,倒到一切刚开始的时候:
2018年,离开了R星四年的莱斯利正式结束了自己和老东家的官司,正式宣布成立自己的新公司,Build a rocket boy(BARB)。

很快,他就拿到了来自红鸟(AC米兰的持有者)和网易等投资者的数亿美元融资。

这下大师亲手提笔字了,随时可以准备大展宏图。
而在《心之眼》之前,他们还公布了另一款游戏:同样大张旗鼓在科隆游戏展登场的《Everywhere》。

从这个“哪哪都是”的名字,你大概就能猜出一点端倪,这是一个主打自由创建的沙箱游戏,你可以和玩家一起在广阔的世界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朋友自由搭建建筑和关卡,制定规则和玩法,创造任意风格的自己的世界:

听起来很容易让人想起《我的世界》或者《蛋仔派对》。这也正好是那个时代游戏最大的风口和潮流:元宇宙,还有用户共创。

然而这个风口可以说挤满了人,要如何证明自己的《哪哪都是》比市面上现存的元宇宙游戏更厉害呢?
一年后,BARB展示了一段用《Everywhere》游戏内引擎打造的超拟真互动电影:
在超科技城市里面,掌管治安的机器人失控了,身为失忆的特种部队士兵,你要一边对抗机器人军队群,一边找回自己的记忆……

没错,这段“游戏内的游戏”,就叫《心之眼》。
按照莱斯利当时的说法,《心之眼》会是《Everywhere》内容的其中一小部分,是为了展示游戏超强的创造力和技术力而打造的演示。

然后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元宇宙迅速成为了资本的弃子,犹如泡沫一样,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
这么看来,《心之眼》悄咪咪地变成了一款单独的游戏上市,大概率像是莱斯利的元宇宙故事讲不下去之后,为了自保匆忙做出的决定。

而你的确能在《心之眼》里看到一点属于元宇宙时代的痕迹:你可以随时在游戏里启动一个编辑器,利用游戏内已有的组件搭建属于自己的关卡。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心之眼》的开放世界为什么会那么空洞——原来是等着玩家们自己给补上呢。
而《心之眼》这场灾难级的首发,也让莱斯利从发售前的豪言壮语,变成了发售后的胡言乱语:

从什么“《心之眼》是打造万年史诗伟大计划的一部分”,到光速滑跪承诺尽快优化游戏;
从“感谢玩家忠实的反馈和意见”,到在内部大骂“尖锐的声音破坏了我们游戏的声誉”、“有人收钱抹黑我们游戏”。

从公布长达半年的游戏更新修复时间表,到偷偷裁掉本土工作室的大部分员工……和成为《GTA》的代餐相比,感觉在《GTA6》发售前,工作室关闭跑路的可能性似乎要更大一点。

但无论如何,唯有一件事情无法抵赖:高层们早早就知道《心之眼》的质量有多糟糕,但依然决定将这一切隐瞒,然后推向未知而天真的玩家们,幻想着能卖一份是一份。
证据就是,在游戏发售的5天前,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法务官就直接宣布了离职跑路,徒留下这一地鸡毛。

但他们打造的这一场灾难级的骗局,将会永远被钉在游戏历史的耻辱柱上,被玩家们所铭记。
文|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