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爆红与剑星崛起游戏成功要素的因果延续
前天 10:378 浏览综合
2017年,有一款制作成本很低、IP基本没有影响力且吃相极其难看的游戏,却火的一塌糊涂。而这款游戏的火爆,间接影响了两家知名游戏公司的命运。
我们先来看看这款游戏在当年的吃相有多么难看,游戏在Steam上线之初定价198,可就在发售半天以后,售价竟陡然飙升到412。这其中有没有原因,是不是纯粹临时工的失误。我觉得不是的,涨价就是刻意为之的。
这其中涉及到一定的历史渊源,要知道Steam国区在2015年被创立时,就被设置为低价区,当时的3A游戏普遍定价都在198。可就在一年以后,Steam把国区从低价区中移了出来。这就导致当时一部分游戏选择在发售之后,再进行涨价。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黑暗之魂3,也是预售当天就从原定价198涨价到268。
但从198直接涨价到412元,还是有些过于离谱了。这款游戏就是《尼尔:机械纪元》,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过去十年卖得最好的游戏之一。
可就在尼尔大卖特卖之余,身为游戏发行商和IP拥有者的SE却始终没搞明白,这18线IP找了个外包厂商做了款衍生作品,咋就突然卖爆了。其实很多时候,确实当局者迷。
但正常厂商的正常选择,都是把尼尔这个IP给扶正,再做个23456续作出来,隔壁轨迹系列和女神异闻录系列都是这么来的。可SE岂是正常厂商?
于是为了复刻成功,SE并没有对尼尔或者龙背上的骑兵这个IP进行深入挖掘,反而是转头找一大堆中小型开发商外包给他们一堆游戏。试图再一次赌出一款尼尔这样的爆款。
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爆款是没出来的,反倒把公司口碑快给败光。
这就是尼尔成功的次要原因,白金工作室操刀的动作系统赋予了游戏不俗的可玩性。当一款游戏集齐了好看、好玩和一定的叙事深度,那么这款游戏是注定会成功的。
而剑星,基本是在尼尔的成功要素上的加量减价版。他同样有着外观非常出众的女主,而且给女主准备了足足几十套精美的换装;他同样有着虽然没什么特色,但却不乏深度的战斗系统;甚至还有着一定的地图设计,这点无疑是要超越尼尔的;但在叙事层面,设定全面接近尼尔的同时,却讲了个没头没尾的故事,这点又不如尼尔。毕竟尼尔你可以骂他二周目重复叙事过于拖沓,但你绝对没理由说三周目E结局不好的。
总之就是剑星的成功,让大家又回忆起了尼尔。我甚至觉得尼尔误打误撞,剑星紧随其后,已经成功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游戏设计思路。也就是优秀的女主形象,搭配成熟的战斗和流程设计。
活动|「暑期必玩」游戏清单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