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爆料】大唐首发名臣(上)——“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锵锵!王上们好呀,这里是云梦又到了大家最期待的名臣爆料时刻年度主时代隋唐之大唐7月24日就要上线了这一次有近30位全新名臣哦!

在这个贤相济世,诗画风流的时代,名臣们以诗笔作谏章,以墨香化政声共同交织华夏历史上最繁华的大唐一起来看看本期《名臣爆料》上篇吧!

一、长孙无忌
“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唐太宗 李世民
长孙无忌,字辅机,唐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文德皇后长孙氏之兄。作为唐朝的开国元勋,不居功自傲,尽力协助唐太宗、唐高宗治理朝政,为唐朝的稳定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长孙无忌在唐代法制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受诏与房玄龄颁行的《贞观律》奠定了集中国封建法典之大成的《唐律》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律学的一大杰作。

“可以托六尺之孤,临大节不可夺也。”

*政治“昔黄帝得力牧而为五帝先,夏禹得咎繇而为三王祖,齐桓得管仲而为五伯长。朕自居藩邸,公为腹心,遂得廓清宇内,君临天下。”——李世民《旧唐书:列传第十五》
【高阁】:长孙无忌政策中的“奇观”,王上可在任意城市建设一所“高阁”,所在城市的城池耐久+40、钱粮产量+40%

高阁(此仅为大地图上效果)
二、房玄龄杜如晦
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唐太宗 李世民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初唐名相。善谋略,为秦王李世民重要谋士,参与"玄武门之变",助其夺取帝位。杜如晦,字克明,唐朝开国名相,精于决断,为李世民秦王府十八学士之首。任宰相期间与房玄龄默契配合,完善三省六部制,奠定唐代官制基础。
二人并称"房杜",是贞观时期"贤相"的典范,共同构建了唐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框架,其治国理念对"贞观之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修身以敬,勿托以尊。”

*政治“昔太宗之理天下也,房玄龄、杜如晦辅相圣德,魏徵、王珪规谏阙失,有温彦博、戴胄以弥缝政事,有李靖、李勣训整戎旅,故夷狄畏服,寰宇大安。”——李绛(中唐宰相)
三、魏徵
魏徵,字玄成,初唐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多次直言进谏,推行王道。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思想,对李世民的行动及施政给予了极有益的影响,辅佐李世民共创“贞观之治”。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贤者“尝闻陛下敬重魏徵,殊未知其故,而今闻其谏,乃能以义制人王之情,真社稷臣矣。”——《贞观政要》引

*魏征将提醒你施行政策,通过此方式将额外获得【政略】x5(图片仅为预览,以上线后效果为准)

出征后,撤兵可返还消耗钱粮,钱粮消耗减少20%(图片仅为预览,以上线后效果为准)
四、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赐金放还后,游历全国。
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将进酒,杯莫停!”

*贤者“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王上们通过题诗系统获取更多诗意后,部分诗人名臣也会随之变强。如李白的“侠情”:每有3诗意,战斗力提升1(上限100)
*云梦小贴士:题诗系统可以在全时代通用哦~想要更多了解题诗系统的王上可以前往《大唐风貌志》墨韵与诗心(文末有链接哦~)
五、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常被称为“老杜”。杜甫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唐玄宗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靠献赋才得以“待制集贤院”,先拒任河西尉,不久被改授为右卫率府兵曹(一作胄曹 )参军。安史之乱爆发、长安失陷后,他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被唐肃宗拜为左拾遗,世称“杜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又被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离开朝廷。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较深的认识。
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他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后世尊称他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正如有些诗人会因为诗意的提升而增强,也会有诗人的政策将提升王上获取诗意的速度。如杜甫“千言不衰”,施行后集句时灵犀的消耗将减少2点。

*民生“有唐文物盛复全,名书史册俱才贤。中间诗笔谁清新,屈指都无四五人。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伦。笔追清风洗俗耳,心夺造化回阳春。天光晴射洞庭秋,寒玉万顷清光流。我常爱慕如饥渴,不见其面生閒愁。”——韩愈
六、王维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出身太原王氏分支河东王氏。少年天才,十九岁赴京兆府应试,获第一,二十一岁进士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王维被责授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上元二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他不仅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施行政策“画境”后,每年结束时,诗意+10 ,然后每有10点诗意,战斗力+1(无上限)。与提升诗意后会增强的名臣搭配或有奇效哦~
*【山水隐士】:初始军团若处于山林或水雾中,不会被优先索取,攻防提升25%;

*贤者“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李豫
七、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少年时经历藩镇战乱,立志苦读。唐贞元十六年,进士及第。一生跌宕起伏,历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左拾遗、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长安秘书监,最高至正二品太子少傅,后以刑部侍郎辞官。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推行白居易“美刺”政策后,诗意达到100时可以使钱粮产量+20%,军团规模+20%,各国文化相容度+30%;与此同时,推行政策“感同”,腐化不足20时,集句消耗-1,集句免费更换次数+1。
若与可以提升诗意或是加快诗意获取速度的名臣搭配,或有不错的效果哦~

*民生“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而稹中道徼险得宰相,名望漼然。呜呼!居易其贤哉!”——《新唐书》
八、孟浩然
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他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后人把他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云梦小贴士:听说孟浩然和王维或是王昌龄搭配起来有奇效哦~

*民生“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赠孟浩然》
九、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大臣。于开元十五年,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汜水县尉。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次年,由岭南北返长安,并在冬天被任命为江宁县丞。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县尉。安史之乱起,王昌龄因贬所赴江宁,后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其诗境雄浑开阔,自成一格。明王世贞论盛唐七绝时,认为只有王昌龄可与李白争胜,列为“神品”。后人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主要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推行王昌龄“绪密思清”时,每有20点诗意,战胜攻占进度+1(上限10),王上们记得多多获取灵犀在题诗系统里集句提升诗意哦,或与可以提升诗意的诗人搭配~

*贤者“少伯天才流丽,音唱疏远。”——岑参
十、孙思邈
孙思邈,唐代医学家、道士,中医医德规范和大医精诚的制定人。他自幼多病,故立志学习医学知识。青年时期开始行医于乡里,其提倡并践行以“大医精诚”之医德对待患者,不管贫富老幼、怨亲善友,都一视同仁,无论风雨寒暑,饥渴疲劳,都求之必应,一心赴救,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深为群众崇敬。
孙思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编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反映了唐初医学的发展水平。晚年还主持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早起,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伏火硫黄2级】:对范围内敌军造成范围伤害,点燃器械并对其造成额外伤害;

*民生“故知有道者,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凿开经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唐太宗 李世民《全唐文·卷四》
十一、张旭
张旭,字伯高,唐代著名书法家,以狂草闻名,被誉为“草圣”。他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其书法风格豪放不羁,笔势连绵回绕,开创了狂草艺术的高峰。
据传他常借酒挥毫,醉后作书尤佳,故有“张颠”之称。其草书与李白的诗、裴旻的剑舞并称“唐代三绝”。其狂草对后世颜真卿、怀素等影响极大,奠定了草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书法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情感与自然的交融,代表了盛唐艺术的自由精神。

“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
【龙蛇之势】:施放移动后,短时间内步兵攻击小幅提升,施放进退后,长时间内步兵攻击大幅提升

*贤者“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李颀《赠张旭》

*点击施行政策“狂草”后,点击该政策可打开此面板进行书写
十二、王勃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王勃主张文学要以“立言见志”为本,注重文学的经世教化作用,其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的作用。代表作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施行王勃“即兴而作”政策后,每有1个奇观,诗意+50,金钱产量+10%。王上们收集建造更多奇观,可以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哦。
*云梦小贴士:本次剧本中一共有中外奇观共20+个~

*民生“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旧唐书》
十三、元稹
元稹,字微之,中唐大臣。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同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元稹出身北魏宗室后裔,幼年家贫,刻苦攻读,九岁能文。于贞元九年明经及第,历任左拾遗、监察御史等职,因直言敢谏得罪权贵,多次被贬。晚年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但不久罢相,卒于武昌节度使任上。
元稹诗名早著,其所作《连昌宫词》,夹叙夹议,舒卷自如,抒发世事沧桑巨变之慨,影响颇大。在散文与小说领域,元稹亦颇有创获。他撰写的唐传奇《莺莺传》,文字优美,刻画细腻,为后世《西厢记》的蓝本。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施行元稹“沧海巫山”政策后,每有1个盟属国,金钱产量+10%。因此王上在剧本中与更多的国家结交,或有不错的效果哦~

*政治“(稹)尤工诗,在翰林时,穆宗前后索诗数百篇,命左右讽咏,宫中呼为‘元才子’,自六宫两都八方至南蛮东夷国,皆写传之。每一章一句出,无胫而走,疾下珠玉。”——白居易《河南元公墓志铭》
十四、李贺
李贺,字长吉,唐朝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世称“诗鬼”、“李昌谷”,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李贺自幼聪颖,七岁能辞章,十五岁工乐府,与李益齐名。元和五年冬,李贺科场求仕,与李贺争名者以其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为由,认为他应避讳,不得应举,仅任奉礼郎(九品小官)。后辞官归乡,贫病早逝,年仅27岁。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感叹生不逢时和倾诉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也都有所反映。李贺的诗作想象奇绝,善用神话、鬼魅意象,后人常称其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施行李贺的政策“奇诡”时,每有100诗意将获得卡牌【鬼神】(上限3张),施行“呕心”时,诗意+50,威望+20(集句消耗增加1点)。

*贤者“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无得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今古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杜牧《李贺集序》
十五、温庭筠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又作廷筠。出身没落贵族,才华横溢,但屡试不第,晚年任国子助教等微职。他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词作多写闺情,风格秾丽绵密,如《菩萨蛮》中“小山重叠金明灭”,奠定晚唐五代词风,被尊为“花间派”之首。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贤者“温庭筠极流丽,宜为花间集之冠。”——黄昇《花庵词选》卷一
本期《名臣爆料》大唐首发名臣(上)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啦,明天将会曝光第二期哦~王上们记得来看看。
*云梦小贴士:凌烟阁后续更新上线~期待王上们在剧本中创建属于自己的凌烟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