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于兴师》全将领全属性排行大揭秘第3期——兵种适性(一)

精华07/25268 浏览萌新必看
TapTap
——大家好,这里是柚子Lab,一个用数据说话的硬核游戏研究室。
horizontal linehorizontal line

前言:

前面两期,我们分析了王于兴师S1赛季中各个将领的武力、智力、魄力、政治及四维等基础属性值的排名,往期链接详见文末。
 
不过在基础属性之外,影响将领作战能力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将领的“兵种适性”这一期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王于兴师里的各个将领的兵种适性,以及探索一下官方是如何通过“适性”来设计和定位每个武将的角色的吧!
TapTap
【图1】兵种适性面板

1.适性的影响

    在游戏界面的人物面板中,在四维值上面的这个“极、优、凡、良”的属性条,就是将领的兵种适性。兵种适性有5类,从高到底分别是极、优、良、凡、劣”。而兵种适性主要影响这两个数值:【属性加成】【移动速度】。举个例子,“极”会给当前将领增加110%的属性值,而且这个属性值是(基础属性+分配的潜力点) X 110%,比如你为某个当前兵种适性为“极”的将领分配了10点潜力点,那么他增加的面板数值应该是11。不要小看这一点点差异,以40级的杨戬为例,他使用“极”属性的兵科,和使用“良”属性的兵科,最终属性可以差出近24.8,差不多是12级左右的差距了。所以,为将领选择合适的兵科在配将里尤为重要。
TapTap
【图2】兵科对属性及移动速度的影响
    可以看出,当将领的适性为“极”“优”时,并不会对部队移动速度产生负面的影响,唯一的不同就在于对自身属性的加成不同。但适性为“良”及以下时,除了自身的属性会受到减益之外,队的整体移动速度也会受到影响,因为部队的移动速度是由主将和副将中,适性最差的将领决定的(军师对部队移速没有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S1每个将领的适性,我将适性属性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了量化。规则很简单,只考虑“骑兵,枪兵,盾兵和弓兵”4个兵种的适性(因为所有人的器械适性都是优),如果是极”则记3分“优”则记2分“良”1分“凡”0分“劣”-1分。所以,理论上一位将领的兵科适性最高分可以为4个“极”,也就是12分,理论上的最低分为4个“劣”,也就是-4分。
 
    好的,设计完了量化规则,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S1的将领们的适性排行吧!

2. Top 20

TapTap
【图4】兵科适性排行表21~50

3. 21~50

TapTap
【图4】兵科适性排行表21~50

4. 51~83

TapTap
【图5】兵科适性排行表51~83

5. 兵科适性评分及人数分布图

TapTap
【图6】兵科适性评分分布

二、总结

    我们还是一样从兵种得分最高的几位看起吧。首先是评分最高10分的两位吕布孙武。吕布是“枪骑弓3极”,而孙武则是刀枪双极,骑弓双优”。吕布在S1可谓是风头出尽,不仅是三维榜的裸榜第一(算上杨戬技能,吕布就成第二了),同时也是兵科榜的第一,S1仅有的3个极也非常有含金量,意味着只要吕布不去当盾兵,其他无论他是弓枪还是骑,只要是输出位,就永远常驻110%属性加成。其次是孙武,双极双优保证了他是一个“没有短板”的将领,再加上他的固有技能和军师技能都是增加克制,就让他成为了一个非常灵活的将领,既可以玩肉毒刀去克制弓箭,也可以玩反击枪去克制骑兵,同样玩骑兵反盾或者是玩弓兵反克制,4个兵种都有他的一席之地。
   
    其次是唯一的一个9分将领杨戬杨戬也是一个机制怪,不仅是三维算上技能以后的第一,同样也是兵科适性榜的老三“骑枪双极,刀优弓良”,保证了杨戬在组队上的各种可能性,既可以出骑兵打游击,也可以出枪兵打阵地战,守城或者守高地的时候,也可以以损失一点移动速度的代价,无缝切成弓兵进行防守。
   
    兵科适性8分的将领有3位赵云、岳飞、薛仁贵。赵云是:“双极双良”,岳飞和薛仁贵都是“1极,2优,1良”。岳飞和赵云都是构建连击队的核心,所以属性避让是极,不过他俩的骑兵和弓兵能力也都不差,所以他们在构建输出型队伍时,可以选择的范围元会广一些,不过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是非枪类兵科的话,赵云的固有技能的攻击次数会-1。而薛仁贵,作为一个弓兵,前期开荒还组不出完整弓兵的时候,也可以先转骑兵或枪兵,和这些兵科适性里的将领搭配打打输出。
 
    兵科适性7分的将领有12人,目测了一下,7分段中最常出现的适性组合是“1极1优2良”以及“3优1良”。我认为这个适性面板,应该也是绝大多数“没有短板”的五星将的共性适性模板。值得注意的,有两名2星将领——祖逖章邯也都拿到了7分。祖逖也属于一赛季可以上场的为数不多的紫将之一了,而秦末名将章邯的出场率就要低很多了。
 
    说完个别情况,我们再来说说整体的情况。既有切合历史的一面,比如“天下无双”的吕布是“3极”,而“兵家至圣”孙武则是“2极2优”之类,也有根据游戏性做出平衡的一面。我们可以发现,从图6中,王于中各个将领的兵科适性评分大致符合正态分布,大多数将领的兵科评分都为5~6分,兵科适性6分的将领有22人5分的有25人。王于给每个将领设置兵种适性,大于7分和小于4分的都相对较少。我粗略地观察了一下,兵科适性组合中出现最多的几种情况,一个是“6分”极、优、良、凡”,另一个则是5分优、优、良、凡。我觉得可以把这两个适性组合视为武将设计的基础模板,其他更低的或者更高的适性评分都可以从这两者变化过来。我们的很多“功能类大核”类武将,适性排布也基本位于这个区间,比如最强之盾——张巡,反击核心——梁红玉,远程减伤辅助核——于谦秦琼廉颇华佗这些防御向武将及赵匡胤戚继光穆桂英这类输出型将领。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四皇”之一陆逊,由于弓兵的适性的“劣”是劣,所以只能位于5分榜里。
   
    5、6分武将的武将是最普遍的,如果不考虑有“劣”的存在的话,一般都是给一个最适性的兵科极,再给一个能克制克制自己的优,比如刀兵极一般会给枪兵优,骑兵极一般会给刀兵优,而枪极一般会给骑兵优。也方便在战斗的时候,根据兵种切回次一级,加的属性没那多,但减伤更多的兵种。
   
    4分及以下的人有18人,而且基本是以4星将领3星将领为主。在这个评分系统里,要进到4分一下,要么就是没有极,要么就肯定是因为有“劣”。大概看一眼,这一区间最适性最高有只有优的非常多,但是有“极”的非常少,而且基本每个人都一一个“劣”的适性。
 
    以上就是这一期兵种适性分析的全部内容啦,下一期我们会继续围绕着不同兵种,按照兵种进行排名,进一步分析一下S1武将背后的设计思路和游戏哲学!
 
    往期作品:
  1. 《王于兴师》全武将分析第1期,基础数值及四维
  2. 《王于兴师全武将分析第2期》,三维分析
2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