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玲绮测评
08/021753 浏览攻略征集
吕玲绮的强度
T0.5
吕玲绮理论能不能无限动
能。
(吕小妹不语,只是一昧的惊雷荡霜华斩,直到后来,人们回忆起那场持续三天三夜的电闪雷鸣,仍旧感到背脊发凉)
吕玲绮的不足
身板脆怕控制,无维持高昂士气,无攻城能力,兵力续航能力稍微欠缺。
吕玲绮的优势
持续作战能力强,单体爆发高,成长过渡平滑,操作简单易上手。
属性面板

武将面板
勇猛战姬——吕玲绮
属性面板上看,90的基础武力和79的基础统帅并不出色。
【攻击数值间接影响武将的最终伤害】
60的智力稍微欠缺,可能是受到遗传因数的影响,但好在上山寻道铸得神器。
【唯一受智力影响的计策“惊雷荡”,较低的智力限制了计策的伤害上限,好在专武给了“惊雷荡”30%的增伤以及有特性的增幅,让它的伤害得到极大幅提升】
装备面板

装备面板
苍穹方天戟
吕小妹上山铸造的神器,有着增幅30%《惊雷荡》伤害的特殊效果,其基础属性武+6武将技+7.5%也远超自建武器。
【吕小妹的专武】
雪猊
据说是吕小妹小时候哭着吵着要的俊马,其父花重金购得,速度+3武将技+4.5%,雪猊十分契合吕小妹,正如吕小妹所言“感觉我这匹马也不赖”。
药葫芦
年少不知明心贵,只留空瓶独流泪,葫芦里的神药早已丢弃,空荡荡的葫内残留一丝丹蕴,技力+2,每当看见药葫芦,吕小妹痛心疾首,化悲愤为力量。
【吕小妹的专属宝物,配合特性增伤】
特性面板

特性面板
吕小妹共有五个特性,其中足足有三个是伤害增幅,增幅数值都不低的同时还都是独立增伤,这意味她的特性总体增幅能够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值。
战姬
增加“苍穹铁骑”24%的伤害以及30%的免伤,释放战法有概率不进入冷却。
【吕小妹的核心特性,不仅有高额增伤还有大量免伤,概率刷新冷却是核心机制,无论是持续作战能力还是爆发能力,这个机制都对其有极大幅提升。】
心病难医
装备药葫芦时,增加24%的所有伤害。
【作为蓝色特性属实屈才,属于是蓝色之上红色之下。】
勇猛
极强单挑能力,不易被战死,增加24%的所有伤害。
【吕小妹没有维持士气高昂的特性以及亲卫兵种,这也是她的缺点之一,所以单挑成为她提士气的手段,特性还有额外增伤,数值与其他两个特性一样】
三个伤害增幅的特性并不是1+1+1=3的提升,而是1+1+1>3。
【124%×124%×124%=1.91%】
大约90%的增伤,仅仅只是特性,吕小妹就有将近一倍的伤害增幅,不仅如此,后续的装备兵种都在此基础上进行增伤。
这就是为什么吕小妹能与其他一流DLC武将拉开差距的原因之一,90%的增伤令诸多武将都望尘莫及。
而其余两个特性也不是摆设,对战斗方面也有显著提升。
无双连结
自身在吕布周围时,使其免伤30%,不会战死,不会被俘。
【虽然作用于吕布,但吕布也有无双连结,因此作用是相互的,吕玲绮身板脆不能攻城,吕布一来就解决了两个问题】
机敏
不会被俘,提升技能效果判定概率。
【提升效果概率能够作用于三个技能,也就为了这点醋包的饺子,吕小妹还因此得到稳定的控制,这是她能越过T1强度的原因之一】
吕小妹的所有特性都对战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性,这在众多DLC武将中是十分罕见的。
兵种

兵种面板
苍穹铁骑
攻击73,防御50,生命450,速度53
【攻击属于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防御和生命属性更低的可怜,比吕布的并州骁骑还要脆弱,这也是为什么吕小妹有了免伤特性还是很脆的原因,速度也仅仅符合轻骑特点】
兵种特性
骑乘,戟,先制,迂回
【骑乘和迂回轻骑必备,戟的25%增伤比并州骁骑低一点,无视条件的增伤还是强,先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稍微增加坦度,但实战效果来看,吕小妹有迂回是最好是要避免吃伤害的,脆是其一,主要还是怕控制,如此一来先制的特性显得有些浪费了】
(虽然吕小妹的兵种并不出色,但在整体方面,兵种的不足没那么重要,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技能
吕小妹能排到T0.5,她的技能才是重头。
无论是装备还是特性,亦或是兵种,都是在为这五个技能服务。

惊雷荡

伤害
惊雷荡(核心技一)
如果有这样一个法术,有再动有晕眩有增伤有伤害,那它需要消耗多少回合和技力才算合理?
【没错,答案是需要0回合1点技力,全是操作没有数值】(0回合冷却,不代表无冷却,需要等下个回合)
那有人就要问了,0回合冷却太长了,可不可再缩短一点?
【有的兄弟有的,通过战姬概率免冷却的特性加之sl大法,猜猜场上还能有谁】
(西施在一旁弱弱地举了下手)当然,通过sl并不能作为强度评判标准,如果可以,那袁术可就有话说了。(袁术看了一眼吕小妹的技能突然间又沉默了)
回归正题,“惊雷荡”的伤害在7000左右徘徊,无视防御的法术让它的伤害得以稳定。
既然无视防御为什么每次伤害都不一样?
真实原因在于兵种血量,对方兵种的血量越高伤害越低,反之亦然。
【法术无视防御的真伤机制,可以选择性地攻击“硬疙瘩”,比如兵种防御高武将统帅高的部队】
然而,“惊雷荡”如此逆天的技能,也仅仅是作为“霜华斩”的前置。

霜华斩
霜华斩(核心技二)
霜刃裁空凝月华,一斩惊破九重天。
0回合冷却和再动,回复6点技力,160%的基础伤,加之惊雷荡提供的48%增伤,90%的特性增伤,装备12%增伤,兵种25%增伤,buff拉满的苍穹一击。
不多,也就才6.32倍基础伤害而已,0回合的同时还有概率刷新冷却的技力回复战法,意味着技力多到用不完,实战亦是如此。
【苍穹一击,回复技力,再动,0回合,战姬概率刷新冷却,这几个效果能同时出现在一个技能中,很难想象当时策划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奔袭冲撞
奔袭冲撞
对比之前的两个神技,这个技能显得没那么出色,但仙界的废材下放到人间也是人上人。
142%的基础伤害,3回合冷却3点技力,有晕眩控制有再动,哪怕是放在1流的DLC武将上都能成为他的核心技。
而且这个技能在吕小妹自身提供的强大增幅下也能爆发出恐怖的伤害,在机敏特性提供下有稳定的晕眩控制,在战姬免冷却的特性下还能实现多动。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特性装备兵种都是为技能而服务的原因】

暴雨突袭
暴雨突袭
124%的基础伤害,有负伤效果,有800兵力恢复,有再动,需求3点技力。
【看起来还不错,实际上用起来就会发现技能效果之间是冲突的】
技能需要收割才能得到再动与恢复兵力,较低的基伤很难支撑起收割的伤害,而且收割与施加负伤效果冲突。
当然,只要技能对两只部队造成伤害,一个击溃一个施加负伤,这样就不冲突了,实际上这种情况少之又少。
除此之外,5回合的冷却在这类级别的武将中是极高的。

子夜歌
子夜歌
2000的兵力恢复以及拥有一流武将必须要有的解控效果,明明有极高的兵力回复,为什么我还要说吕小妹缺回复。
原因在于6回合的冷却,而且两个回复兵力的技能都有极长的冷却。
尽管有战姬的概率免冷却,但免冷却的实际概率并不高,很容易出现用完进入冷却的情况,兵力的续航跟不上,等于变相削弱了吕小妹持续作战的能力。
实战评价
吕小妹的实战定位
吕小妹是持续输出型武将,虽然有两个需要收割的技能,但她并不像吕布那般极度依赖收割,她的核心机制就是利用概率刷新冷却的效果去带动“惊雷荡”和“霜华斩”持续输出,以及带动所有技能去实现爆发。
吕小妹的伤害如何?
90的基础武与73的兵种攻击,意味着她的基础伤害较低,但是有90%的特性增幅,她的最终伤害就会变得很高。
两个需要收割再动的技能,“霜华斩”有160%的增伤能轻松做到秒杀,“暴雨突袭”通常用作收尾。
吕小妹的实战情况
“惊雷荡”“霜华斩”保证每回合至少三动,有概率刷新冷却,实际上每回合至少有三至五动。
技能全部冷却好后的爆发,大概有六至九动。
吕小妹在不缺蓝的情况下,操作变得简单,就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哪个技能冷却最低就先用哪个。
吕小妹刷新冷却的概率
无法测试,凭感觉是35左右,由于四个伤害技能都有再动,有了概率刷新冷却这个效果相当于如虎添翼。
为什么强度给的是T0.5
有很多因数。
为什么超过T1?
两个0回合的再动神技配合刷新冷却的机制过于逆天,武将特性90%的伤害增幅也同样超模,完全符合T0武将的特征。
为什么不如T0?
基础属性和兵种属性跟不上,部分技能的伤害倍率偏低、冷却偏高,无法攻城,除了概率刷新冷却的机制外,没有其他的特殊机制。
吕小妹给我的感觉是弱化版的吕布。
机制相似,一个靠概率刷冷却,一个靠收割刷冷却。
技能相似,一个回血的范围战法,两个收割再动,一个回复兵力的计策。
而吕布多了个无敌且清除伤病的机制。
到了后期,两者在三国地图上基本上都是割草,吕布的割草效率更高,镰刀更锋利。
吕小妹与吕布的伤害差距
不仅有差距,而且差距很大。
最终伤害=基础伤害×伤害增幅。
虽然吕小妹的伤害增幅很高,但吕布的伤害增幅比之更高,吕小妹是267%,吕布是285%。(战法和士气不纳入)
真正拉开差距并不在伤害增幅,而是基础伤害,武力值和兵种攻击对基础伤害有直接关系,得到的数据是吕布的基伤是吕小妹的1.3-1.5倍,最终伤害也差不多是这个倍率。
【对方武将统帅越高和兵种防御越高,比值就越大,简单描述为打脆皮兵伤害差距只有1.3,打肉兵伤害差距1.5,脆皮谁都能秒,打肉兵才能显出伤害差距】
【兵力的变化比值也会变动,那是因为武将伤害的原因,这个在此不谈,总之不怎么影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