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详细分析过《逐鹿》里子嗣功能的弊病,总结下来就是莫名其妙,华而不实。想直接看我说建议部分的小伙伴可以直接向下滑到
![[表情_菜]](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38c9248c34f7b24ecb762e3f631653ca.png)
![[表情_菜]](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38c9248c34f7b24ecb762e3f631653ca.png)
![[表情_菜]](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38c9248c34f7b24ecb762e3f631653ca.png)
处。
先给没看过我那篇帖子的小伙伴简单总结一下。
首先就是子嗣的基本属性,完全是根据父亲的四维缩小一下就是子嗣的数值,和母亲完全无关;
然后就是研习加点规则复杂,操作繁琐(ai会自动加点加的会破坏我们之前的加点路线,所以每年都要固定月份去对每名子嗣手动加点);
最后就是特性,武将技给的太过随机,天赋树太过陈旧,会导致有特殊兵种的子嗣很难(几乎不可能)有一套适配的武将技,天赋树上没有新特殊兵种可用的加点。
这里先说一下原版的子嗣从出生到出仕的流程:
并且对于子嗣的机制(包括研习加点路线,文武分科,出仕后科技树)我在另一篇长贴中已经讲的很细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总之,官方设计了4类12套子嗣的天赋树,将武将分为文武两大类,再细分为武将(武较高),将军(统较高),军师(智较高),文臣(政较高)四种,每种子嗣拥有一类通用的天赋树(更详细的会根据子嗣主属性的高低分为上中下三套天赋树)。
目前的子嗣系统只是为了让玩家更有代入感而设计的(还有些沟槽的bug),游戏性上用处不大(别说比不过神将,连历史武将甚至有些连虚拟武将都不如)。
于是,我根据我游玩的其他同类游戏的经验给出一些对于子嗣功能的建议(以下我建议的部分会统称“新版”):
先看下子嗣培养流程:
原版的子嗣在5岁(普通子嗣,不包括神童)时会获得一个基本的四维,这个四维和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获得的四维属性都是只和父亲有关,而且据我估计,大概不算研习获得的四维,子嗣的最终四维会比父亲低10~30,和母亲无关。新版子嗣和原版一样在5岁时获得基础四维,不过新版基础四维的计算公式为(x*父亲属性+y*母亲属性),x为0.15~0.2随机,y为0.15~0.2随机,且x+y=0.35。
每年子嗣的成长属性原版也是只和父亲相关。而新版为了更合常理,添加了师傅功能,在子嗣5岁获得基本四维时,可以为子嗣选一良师(默认为家庭教育(即师傅为父母)),子嗣的成长属性是根据师傅的四维。子嗣会获得成长属性直到9岁(10岁这一年开始不再获得),每年获得师傅属性的0.09~0.13随机。这样在十岁时,每个子嗣就会有一个正常武将数值的0.8~1。9岁时,武将获得一个全兵种可用的计策。
在10岁时,子嗣可以选择两条路线精进:
修身:专注于基本数值,获得超过100上限的四维
值,和正面可用特性。
才略:专注于培养战场上的武将发挥和武将出仕后
的养成,即专精兵种的武将技和天赋树。
精进时选择修身后,进入精进修身路线,三种主修路线选一:
主修属性:每年获得无视四维100上限的主属性(武将最高属性)和副属性(第二高属性),武将属性中白字为子嗣5岁时获得的基本四维,蓝字为成长属性,红色为主修获得的属性。每隔几年获得一次四维。
主修特性:每隔两年,按黄,蓝,红的顺序获得三个天赋。
二者兼得:既能获得主副属性,也能获得特性,但获得的效果很低,大约是0.4+0.4的水平。
选择精进才略后,也是三选一:
主修技能:首先看子嗣继承有无特殊兵种,有的话专精兵种为持有的特殊兵种之一,没有的话为随机一类兵种(轻甲步兵,持盾步兵,持枪步兵,持戟兵种,投石车,重甲骑兵等等)。每隔几年获得一个专精兵种可用的武将技(图中为预期图,实际上现在黄龙骑将没法用猛攻这种通用技能)。
主修天赋:原版子嗣天赋树模板功能很全,但是不精而且很过时,一些新的兵种特性没有顾及。并且原版所有武将的天赋树大小都是5*6以下,如果要再设计模板化的天赋树根本放不下,不如将天赋树改为每个子嗣有一套独特的天赋树。如图中为黄龙骑将的独特天赋树。
以上是对子嗣功能游戏性(强度)的建议。下面是对作为一款历史背景战争策略游戏的代入感(体验)的建议。
首先是宗族功能,很多三国游戏都有这个功能,就比如隔壁的汉末霸业
子嗣一旦多起来,想通过一级一级看武将父亲属性来找宗族很麻烦,不如直接有一个族谱图看着方便
最好还可以添加在该界面长按别的武将头像就可以跳转到该武将界面,点击显示武将生卒年信息。
并且宗族系统也是为了继位时减少降低武将忠诚度,继承人是先主的宗族时,也应该减少降低武将忠诚度。
原版战国剧本里电脑势力主公有一子出仕时,就会把继位改为该儿子,所以电脑势力总会选择最幼子继位,这算是电脑势力不能给势力内武将婚配,导致一般长子继位时年龄过大,无法在继位后再生新儿子,让电脑君主不能世袭罔替做的补偿。所以我的建议解决方案:君主宗族里男童出仕时选择势力内女武将进行婚配,其他宗族女童出仕时和君主宗族里未婚配的适龄男子婚配。
而且战国剧本想贴近历史,可以让电脑势力当时的封君也享受子嗣出仕时婚配,保证势力内女将足够,而且符合战国时宗族武将很多的特点。
然后是人物传记功能
想增加游戏的代入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为我们扮演,操控的角色添加小传。
并且在这种信息栏里,对势力,武将,城池的名称,可以将字体颜色标为该势力旗帜的颜色,方便观看。
以上的内容是我对《逐鹿》子嗣功能的建议,总结一下:
1.子嗣成长期为子嗣选择师傅,父母决定子嗣的天资,师傅决定子嗣的成长。
2.子嗣培养不要一年加一个点,而是分阶段决定子嗣的养成路线(比如获得技能或者获得属性)
3.子嗣技能和天赋要和子嗣有的特殊兵种适配,因为一般子嗣都有特殊兵种(不然谁生),没有的给他确定一个专精的兵种,让该子嗣出仕后习惯于只带一种兵种(战斗时各个技能都能用上,天赋加点时加的兵种特性武将的专精兵种都能受益)
4.添加族谱,宗族功能,战国君主宗族孩童出仕时直接婚配(不然电脑势力全是大龄剩女)
5.添加人物小传,将武将在玩家一次游戏中的表现记录下来,将其身世记录下来,就像史书里记录的人物一样,这样玩家才有代入感。
6.虚构武将都是随机头像,子嗣的头像只有那几个,撞脸率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