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玩法为何会被针对?
昨天 17:03235 浏览综合
也许对于这个游戏,拆家与被拆家也是游戏的一部分,有的人抱怨为什么会被拆家,逆向思维想一下,拆家为他们带来了什么?别人的愤怒和无能为力的绝望的样子?
损人不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可能有的人拆家是因为一开始一开始自己玩的时候没有得到良好的游戏体验,比方说投了好几次都没人养,但是还有一部分人是故意的,他们害人,他们拆家,他们做任何破坏他人游戏体验的事,为了什么?
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个游戏反映了一个事实,世界永远两级分化,有好人,也有坏人,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特殊的地方确实可能伤害了某些人,他们应该并没有恶意,有的人拆家单纯为了刷存在感,无视就好。
我刷了很久论坛我发现草帽是非常想支持传承的玩法
共建的文明,一个人和几个人做的家没有成就感,正确的参与感应该是一个家100甚至更多个人去参与,但是目前的游戏环境新手服乱且恶心人少部分人少的家族才能好好玩毕竟拆家的都去大家了那里人多
可爱的萌新,大家人人都喜欢,不可爱的萌新只会引得反感

想要完善传承

最开始去参观百代家族后续5千代家应该也来过


无奈之举
老玩家们也不是不欢迎新人,我们反而更希望有新人给这个游戏增加新鲜血液,我们玩游戏只是为了一乐,可是这个游戏未免太累了,这个游戏已经完全扭曲了,有几个玩家记得那句话,体验家族中传承的美好,每个人都是家族的一份子,不是全部,你可能有妈妈,弟弟,妹妹,或者长辈,有时候,你为你的家人做的一些事情而感动,有时候,几个人一起做一件事,为家人的离去而伤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这个游戏的真谛就是模拟一个人的一生,有出生的欣喜,有妈妈的关爱,有家人的陪伴,有家族成员离别的伤感,有欢笑 有泪水 ,夏娃链的确是一种玩法,可是它可能少体验了一些东西,但唯有那份对传承,对虚拟的或许可以称之为情感的东西,我们希望得到它,即使在游戏里,有的人感觉有些机制很。。。,但是,这不是更现实吗,婴儿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说话,只能靠母亲的哺养而长大,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这个游戏难度如此高,如此肝?因为一开始这些东西就是让许多人一起做的,一个人玩夏娃当然会很肝,从这个角度来说,游戏难度不仅仅不高反而有点低,对夏娃来说,再难的科技树,再多的东西也能肝出来,但是我们不能肝出来那份或许只是因为自己的孩子种了一颗醋栗的感动而你,多久或者从来没有从这个游戏中体验到那份感动?你又有多久没有在游戏中叫一声妈了,我曾观察过一个老人58岁快老死的年纪拿着一颗桑葚去雪地里换了一个风车给家里的小孩子最后才满意的离去,这难道才不是最正确的玩法吗?
为什么原作者的一小时人生要打压夏娃档呢?对于有些人玩单机夏娃链来说,这个游戏的60岁老死和饥饿值变化完全变成了累赘,我们始终少体验了什么,可能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后代种了一棵醋栗,可能会比自己一个人肝了一辆柴油车还快乐,当你没多久攀玩所有科技,你会发现这个游戏似乎到此为止了,没有什么乐趣可言了,然而,这个游戏真正的乐趣在于和陌生人的灵魂交流,抛弃现实世界中的身份,好好体验一下游戏中的一小时的人生,体验微缩的那份? 这辈子抓火鸡大家一起吃,做点薯条,这难道没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