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猴DLC还会有!但现在确实更适合做钟馗

修改于08/21147 浏览游戏茶馆
一觉醒来打开B站,然后看到黑神话:钟馗我还以为是什么恶搞,没想到是真的!
🍊很多人说没有DLC了,看了冯骥的微博原话,“准备妥当后,再正式回来。”也就是说现在做黑猴可能限制很大。
第一个就是题材改编问题,刚发售时候就闹出过很多节奏,抨击不符合原著,祖宗之法不可变之类言论,而游戏剧情也不是很完整,DLC背负的期望大压力大。
第二个可能是黑猴经验不足导致技术的限制(纯猜测),然后DLC花时间做了,可能也没法发带来更好的内容。
钟馗本身故事有很多版本,它不像西游记有着完整的故事,可以发挥空间大,改编也很灵活。
🍰然后就是钟馗的预告,目前很多观众都觉得钟馗和黑猴是有联系,至少一个世界观。
确实,游戏的美术音乐还是很熟悉,而原本黑神话:悟空的官号也改成了黑神话系列,一个系列已经表明了有联系。所以这更像是另做一个游戏,补充原本世界观(大概率是这样)。
🍰最后就是文娱产业,之前看彩条屋,看光线传媒一直想要做中国神话宇宙,对标好莱坞。但我觉得做游戏反而是更容易传播,哪吒百亿票房,它和猴子都是国人熟悉的反叛英雄,在国外并没有掀起多少波澜。
🍊我觉得这并不是文化隔阂问题,国内之前也做过西式玄幻的电影,但也扑了(记得叫阿修罗,投了7亿),而且你做西式也很难比国外做的好。
我认为看电影它始终是一种很被动的事情,我每周基本会看电影,都是找电影看,看到封面讨不讨喜,题材是不是感兴趣,如果对不上电波就不看了。
🍊而游戏它在没玩的时候确实是也这样,可游戏玩没玩,它有时候感受是巨大的。因为自己玩是带入主角视角去体验,自由度更高的游戏甚至可以改变剧情走向,而看电影一直都是旁观视角,当然你可以带入,但没法干预。游戏中的切实感受会改变很多人对文化的印象。
就像黑猴出来之前,提到孙悟空国外很多人想到的是龙珠。而且电影想要在国外传播,你要排片,可海外市场都是欧美大片主流,价值观文化门槛等问题直接拦在外面了,而游戏是在互联网传播的,你想要玩一个游戏,没有任何能够把你拦住的,并且你不需要考虑文化差异问题,游戏的文化它只是附带的。
🍰我觉得黑猴不是一个终点,它是一个开端,钟馗出了也会买,看好游戏科学和冯骥。
TapTap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