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01】记录的开始
【内部通讯记录】
20-15-01 人员 1-O4-3213:
我的调职申请已经通过。现在请告诉我 “对象#113” 的具体情况。我需要完整的档案权限。
20-17-22 匿名:
你的职权范围中不包含对 “对象#113”早期研究数据的存取需求,你的任务是继续观察评估“对象113” 。后续请按照项目手册对接工作,若存在操作层面问题,可联系项目组行政专员。
20-19-54 人员 1-O4-3213:
流程我自己会处理,我想知道的是,“对象#113” 为什么会呈现出少女的样貌,还会自称为 Ekko?它真的是应该属于这个级别的研究对象吗?
20-22-03 匿名:
样貌与自称的名字属于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表象特征,不具备定义性意义,无需过度解读。
20-25-19 人员 1-O4-3213:
即使是表象,也应该存在背后的逻辑吧?普通的实验对象怎么会产生自我命名的行为?另外,拉斐尔死前最后负责的就是她,没错吧?
20-28-27 匿名:
拉斐尔・马尔科斯博士曾参与该项目早期数据整理工作,未担任核心研究人员职位。
20-30-30 人员 1-O4-3213:
听着,拉斐尔在自杀前的几个月里,几乎天天都住在实验室,像疯了一样痴迷于 “对象 #113” ,他的笔记里记满了和“Ekko”有关的内容,甚至还写着 “她带我看到不一样的时间” 这种奇怪的话。我想知道,这个项目究竟是什么?
20-33-35 匿名:
拉斐尔博士的离世经机构专项调查,结论为长期存在心理压力导致,与 “对象 #113” 无关。相关调查报告已存档。
20-37-00 人员 1-O4-3213:
拉斐尔之前负责神经元映射项目时,面临的压力比现在大得多。一切都是从“Ekko”开始的。
20-40-58 匿名:
研究人员在工作中可能出现过度投入的情况,进而产生认知偏差,该现象在科研领域十分常见,请你引以为戒。
20-43-59 人员 1-O4-3213:
我是即将接手这个项目的研究员,难道没有权利知道这些?如果 “对象 #113 ” 真的只是一个 “常规客体”,为什么你不能正面回答这些问题?
20-53-12 匿名:
请明确自身职责边界。超出权限范围的信息,需严格遵守机构保密规定与项目管理准则。
20-57-01 人员 1-O4-3213:
我只想弄清真相。
21-00-00 匿名:
“真相” 以官方结论及经审核的研究数据为准,需依据既定框架开展工作。你的 “个人化真相”没有意义。
公式化日志:本期进展/问题与风险/下期计划
这个点子在十月的ludum dare期间形成,后来不断推翻重写,玩法跟之前的想法可以说没有一点关系。最大的风险当然是做不完。由于要上班,等周末慢慢做吧。
这个点子在十月的ludum dare期间形成,后来不断推翻重写,玩法跟之前的想法可以说没有一点关系。最大的风险当然是做不完。由于要上班,等周末慢慢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