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GJ开发者日志14-我们还没想好游戏名,是不是很大胆?
前略,我突然发现我们还没有决定游戏的正式名称!
直到今天为止,我们的游戏一直都用着占位的《故障农场2》这个名称,也就是假装是之前做的练手作品《故障农场》的续作,虽然二者之间没有一点关系。
眼看着一位位其他参赛者都决定了游戏的名称,改好了图标,甚至上传了游戏,我们居然连游戏的正式名称还没有定下来,实在是太大胆了!
因此,我立刻用ai跑了200个名称出来,从里面挑了20个,再加上之前美术那边提出的太空瓢虫的名字一起加入了投票,具体选哪一个就看大家的选择了。
是我取名太废,对不起大家!
以下是我们游戏名称的备选方案:
太空瓢虫(LadyBug)-- 游戏名称揭示了外太空生物的存在,Bug则呼应了GJ的题目。
瑕疵定界(The Flaw Line)-- “瑕疵”是发现拟态生物的关键,而“BUG”在编程中也是一种“瑕疵”。这个名字完美地将游戏玩法与主题融合在一起。
确定之疑(Uncertainty Principle)--  巧妙地化用了主题中的“确定”二字,并直接点出“怀疑”。这个名字充满了哲学和科学意味,非常契合太空科幻的背景。
此特性尚未实装(此特性尚未实装)--  哪些“特性”没实装?是逃生方法?还是记忆恢复?这个名字暗示空间站是一个“半成品”或“测试环境”,所有离奇事件都因此而生,极大地激发了玩家的好奇心。
异常常态( Normalized Anomaly)-- 精准描述了游戏的核心体验——在这个空间站里,各种致命的BUG(异常)已经成为了日常(常态)。玩家需要学会在这种“异常的常态”中生存。
调试死亡循环(Debugging the Death Loop)-- 名字本身就是游戏的完整说明书——玩家要通过“调试”来解决“死亡循环”。
系统性失忆( Systemic Amnesia)--  “系统”既指空间站的计算系统(它的BUG导致了失忆?),也指主角生理/心理的系统(他的失忆是一种BUG吗?)。这个名字将个人悲剧与系统故障紧密捆绑。
最后一个补丁(The Last Patch)-- 充满最终使命感和悲壮感。“补丁”是修复行为,而“最后一个”则暗示这是终极任务,或这个“补丁”本身具有决定性意义。
虚空回响(Echoes of the Void)--  “回响”一词暗喻了玩家的死亡循环——每一次死亡,其影响都像回声一样在空间站中回荡,影响着下一次尝试。
虚空补丁( Void Patch)--  “补丁”是修复程序BUG最直接的手段,完美贴合“修复漏洞”的玩法。同时,在太空背景下,它为“虚空”打上补丁,意象既科幻又悲壮。
虚空语法错误(虚空语法错误)--  将浩瀚的“虚空”比喻成一段代码,而其中的问题(拟态生物、空间站异常)是一个具体的“语法错误”。这个比喻非常精巧,极客风十足。
星渊漏洞( The Stellar Glitch)-- 将一个小小的“BUG”提升到宇宙尺度,暗示这个漏洞可能关乎整个星辰的命运,故事格局瞬间打开。
漏洞标本师( Bug Taxidermist)-- “扫描拟态生物”这一行为被诗意地比喻为制作标本。赋予玩家角色一个独特而冷酷的身份,非常有记忆点。
漏洞生存指南(Bug Survival Guide)-- 将游戏过程定义为一次“在BUG中求生”的旅程,带有一种戏谑的幽默感和指导性,仿佛玩家手里拿着的就是这本指南。
漏洞循环(The Glitch Loop)--  简洁、有力、易记。直接点明“BUG”与“循环”两大要素,没有任何歧义,能迅速让玩家理解游戏的基础框架。
工作正常(Working as Intended)-- 在如此明显的人间地狱里,系统却显示“工作正常”。这个名字营造了一种极其压抑和诡异的氛围,暗示整个系统已经彻底疯狂,或者说,它的“意图”本身就是邪恶的。
崩溃日志(Crash Log)-- 机制与叙事的完美隐喻。 玩家的每一次死亡轮回,都是在为这份“崩溃日志”添加一条新记录。通关的过程,就是阅读、理解并最终修复这个日志的过程。
未知错误( Error: Unknown)-- 直接承认面对的是一个“未知”错误。这个名字放弃了狡辩,用一种最直白的方式表达了空间的不可理解性,反而更有冲击力。
忽略此警告(Ignore This Warning)-- 名字本身就是一个“警告”,却命令你“忽略”它。这会强烈激发玩家的逆反心理,游戏中的每一个警告都会因此变得格外引人注目。
循环补丁( Loop Patch)-- 将“死亡循环”和“修复漏洞”两个核心机制浓缩在两个字中。“补丁”是修复BUG的唯一手段,而“循环”是进程。名字简洁有力地描述了“通过循环来为系统打补丁”的过程。
第37号空间站事故始末( The Station 37 Incident)--  带有历史档案和事后调查的质感。玩家扮演的既是受害者,也是调查员,需要揭开“事故”的真相,驱动性强。
已知未知( Known Unknowns)-- 引用哲学概念。玩家知道自己失忆了(已知的未知),但不知道记忆内容(未知的未知)。这个名字精准概括了游戏探索未知、填补认知空白的核心。
非自愿漏洞测试员( Involuntary Bug Tester)--  为玩家赋予了一个充满自嘲意味的身份。他不是英雄,只是一个被迫用生命来为这个破系统进行“压力测试”的倒霉蛋,幽默又心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