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更深入地了解元素反应机制

修改于2020/11/24889 浏览综合
该帖来源于nga的帖主shallow夢,已获得搬运授权,tap论坛应该说是几个论坛中理论知识储备最少的之一,不过官方也挺搞人的,对于元素反应的介绍只停留在浅层,导致很多玩家对元素反应产生了误解,希望该帖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个特殊的游戏机制。日后我也会不断地完善与跟进这个帖子的内容和排版。
前言
本帖需要结合元素附着时间食用。目前只包含9.5s档元素与12s档元素简单组合的元素反应,暂未整理当元素反应与元素附着时间叠加混合时的复杂情况。正文小标题以9.5 9.5的形式代替对应档元素按此顺序反应。例如蒸发反应中的9.5 12,意味着先附着的元素为9.5s档的水/火元素,后一触发元素为12s档的火/水元素。本贴所有数据单位为秒。
a1的定义:代表施加第二元素时,第一个元素自刚附着时所过去的时间。
a2的定义:用于存在3个及以上的元素顺序附着的情况,代表施加第三个元素时,第一个元素自刚附着时所过去的时间。
残留消失时间的定义:此词出现,意味着a1决定着元素是否会残留,但不会影响残留元素消失的时间。当a1小于此时间时,元素会出现残留,消失时间即为残留消失时间;当a1大于此时间时,不会出现元素残留。可理解为反应使得原本元素持续时间减少了固定值,减少至残留消失时间。故当a1大于此时间时,原元素剩余时长减去反应消耗的固定值后剩余时间已小于a1,所以不会残留;当a1小于此时间时残留元素还未到消失时间,所以会残留。
观前提示:若您习惯以“附着量”为前提判断是否可以发生反应或者可以发生几次反应,可认为不同档元素与不同元素反应间的“消耗量”不同。若您尚未了解“附着量”或并不习惯以之为前提考虑,那么请注重数据本身以及相关规律。特别提醒,元素反应是否发生与两元素“强度”并无关系,只要目标被两可反应元素同时附着,便会发生元素反应。个人建议回归可视数据本身。增幅反应特点:同档可残留,元素高倍留。(融化中火倍率高,蒸发中水倍率高)
TapTap
融化反应
9.5 + 9.5
冰火顺序,两元素均不残留。火冰顺序,只有火元素可能残留,残留消失时间为约3.6-3.8s。
12 + 12
冰火顺序,两元素均不残留。火冰顺序,只有火元素可能残留,残留消失时间为约4.5s。
9.5 + 12
不会残留元素。
12 + 9.5
冰火顺序,两元素均不残留。火冰顺序,只有火元素可能残留,残留消失时间为约8.4s。
蒸发反应
9.5 + 9.5
火水顺序,两元素均不残留。水火顺序,只有水元素可能残留,残留消失时间为约3.6-3.8s。
12 + 12
火水顺序,两元素均不残留。水火顺序,只有水元素可能残留,残留消失时间暂未测试。(水元素目前只有莫娜Q第二段为12s附着,其余均为9.5s。而莫娜第二段Q无法单独拿出来测试,必然伴随第一段的影响,故先不测试具体数值。结论由粗略测试与融化反应类比得到。下同,不再解释原因,统一称为水时长原因。)
9.5 + 12
不会残留元素。(水时长原因)
12 + 9.5
火水顺序,两元素均不残留。水火顺序,只有水元素可能残留,残留消失时间暂未测试.(水时长原因)剧变反应特点:同档不残留,元素均可留。
超导反应
9.5 + 9.5
不会残留元素。
12 + 12
不会残留元素。
9.5 + 12
不会残留元素。
12 + 9.5
两元素均可残留,只有12s的元素可能残留,残留消失时间为约4.5s-4.8s。
超载反应
9.5 + 9.5
不会残留元素。
12 + 12
不会残留元素。
9.5 + 12
不会残留元素。
12 + 9.5
两元素均可残留,只有12s的元素可能残留,残留消失时间为约4.5s-4.8s。
冻结反应与碎冰
9.5 + 9.5
任意顺序均可冻结,冻结时长与a1有关,时长计算非线性。令a1=x,粗略拟合得出,冻结时长= -0.0192x^2 - 0.1048x + 2.7322,结束时间=冻结时长 + x。破冰不残留元素。
12 + 12
任意顺序均可冻结,冻结时长与a1有关,时长计算非线性。令a1=x,粗略拟合得出,冻结时长= -0.0377x^2 0.1733x + 3.3133,结束时间=冻结时长 + x。破冰不残留元素。
9.5 + 12
任意顺序均可冻结,冻结时长与a1有关,时长计算非线性。令a1=x,粗略拟合得出,冻结时长= -0.0192x^2 - 0.1048x + 2.7322,结束时间=冻结时长 + x。破冰不残留元素。(与9.5 + 9.5基本一致)
12 + 9.5
任意顺序均可冻结,冻结时长与a1有关,时长计算非线性。令a1=x,粗略拟合得出,冻结时长= -0.0377x^2 + 0.1733x + 3.3133,结束时间=冻结时长 + x。破冰残留元素,且冰水元素均可残留,破冰后的元素残留消失时间为约4.5s-4.8s。(冻结时长与12 + 12基本一致,破冰残留属性与超导、超载基本一致)
额外补充
数据表明,冻结时长计算公式取决于前一附着元素是9.5s还是12s,并由a1影响具体冻结时间。上述粗略拟合的公式仅供参考,公式在x<1.5时误差大约在0.2s,在x较大时拟合误差较小。此外,冻结时的冰元素可与火或雷元素发生反应,但会同时消耗掉12 9.5时可能残留的元素而只触发一次反应。如果破冰方式携带元素,反应优先级为:破冰>融化、超导。
举个例子,对于被凯亚E 莫娜A(12 9.5)冻结的目标,迪卢克使用E或可莉平A攻击目标时会造成破冰伤害 融化伤害,而在雷泽使用E攻击时只会触发超导而无破冰伤害。这是因为迪卢克E以大剑为载体附着火元素,可莉平A本身爆炸并携带火元素,优先判定破冰进行,之后按照12 + 9.5情况残留冰元素,紧接着火元素与破冰后残留的冰元素反应造成融化。而雷泽E仅仅是带雷元素的技能无法破冰,雷与冻结时的冰元素反应时会同时消耗掉可能残留的元素而不触发第二次反应。如果在目标被不会破冰残留元素的方式冻结,使用迪卢克E或可莉平A时则只会造成破冰伤害并给目标施加火元素,不会触发融化反应。
感电反应
帖主测试的数据还停留在1.0感电还有bug的版本,所以就不放了
超载反应中,如果前一元素经过9.5 12的时间叠加,后再施加另一9.5s的元素,即整体为9.5(A) 12(A) 9.5(B)。此情况下火/雷元素均可残留,残留消失时间为a1 7。此处加的a1类似于感电反应中提到的“坐标系平移”,相关平移角度在元素附着时间叠加贴中的“高次外推”中有提到。抛去变换后的原点a1,剩下的7s才是类比于简单情况中的4.5s-4.8s的残留消失时间,而且7s也同样是叠加机制中9.5 12的“额外刷新时间”,不过这两者间的关系尚不可知。以上内容仅做一点补充,稍微了解即可。
扩散与结晶
尚未测试任何有关风元素参与的情况,扩散的加入会让测试量翻一倍不止,个人精力有限暂不测试扩散反应。若想了解扩散反应机制,请移步一位大佬总结的的帖子扩散反应手册。个人认为风元素的加入应该不会有太多既定规律外的情况,希望能互相较好地相容吧。
结晶反应尚无测试价值与有效手段,暂且搁置。结语从上述总结可看出剧变反应与增幅反映的机制有明显不同,而同属于其一的元素反应间的机制则非常相近。并且残留元素都只有前一个元素可能残留,后一触发的元素永远没有残留的情况。此外就像开头提到的,只要存在两元素就一定可以发生元素反应。所以很多提到的例如“凯亚E 刻晴EE可以打两次超导”的情况,与其认为凯亚E“附着量”多且超导和刻晴E消耗少,倒不如单纯遵循残留机制是刻晴一段E后残留短暂冰元素,及时二段E再次与残留的冰元素反应。
关于“附着量”和“强弱”问题这里不再过多赘述,之前发过相关看法,详见讨论帖。唯一要强调一点,在元素反应中“强附着”之所以为强附着并不是因为它破盾能力强,而是持续时间长,跟破盾中的“强”并不一样,所以我个人并不太喜欢将“附着量”和“强弱”混淆。
上述内容均通过个人经过大量测试得出,由于各种原因必然存在着一些表达不准或内容错误的情况。如发生上述情况还望各位理解,也恳请大家能提出这些问题让鄙人以改正。
万分感谢!
TapTap
TapTap
TapTap
11
9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