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书原著解析:《尼伯龙根的指环》法芙娜

2020/12/21492 浏览综合
人物介绍:
身着闪耀着金属光泽的护手,手持着莱茵黄金打造的巨剑,裁剪精美的敞裙搭配上充满侵略性的尖刺挂饰,这位优雅与强大并存的少女,就是《尼伯龙根的指环》法芙娜。
一头银发的法芙娜,头上顶有象征着权力与财富的王冠。英武的站姿,展现出了她如同女武神一般的勇敢与无畏。身后迎风招展的皮翼,以及那条邪气凛然的有力长尾,似乎是在暗示她的身上拥有着的与巨龙相关的特征。
焚烧世界的法芙娜,如神明般优雅,如巨人般强大!
TapTap
设定解析:
法芙娜的四个技能,分别名叫:莱茵的黄金剑、诸神的黄昏、邪龙的威压、邪龙的威吓。各自对应了原著故事中,前夕《莱茵的黄金》,第一日《女武神》,第二日《齐格弗里德》,第三日《诸神的黄昏》里的剧情与设定元素。她挥舞着无畏的大剑,继承了女武神的不屈传统。邀请敌人聚集,如同举行诸神之战。熔炼对手的铠甲,仿佛邪龙喷出了烈焰。
法芙娜降临世间,焚烧大地,注定会为世人带来力量,以及毁灭。
法芙娜自己,则是原著中代表着权势与诱惑的莱茵之黄金的化身,亦即原典中尼伯龙根指环力量的继承者。
她自认为会带来灾祸,因此在相处尚且陌生的时候,会有意识地避开玩家。法芙娜将自己视作是一件器物,会以“人类的武器”这一身份自居。因为身怀着诅咒,她甚至觉得,自我毁灭,或许会是对自己而言最好的命运。
但当她完全信任玩家之后,会想成为玩家的伙伴,为了保护玩家而战,并且相信——自己的命运可以得到改变!
TapTap
原著背景:
《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是德国音乐家瓦格纳作曲及编剧的一部大型乐剧,整个于1848年开始创作,至1874年完成,历时共26年。创作灵感来自北欧神话内的故事及人物,特别是冰岛家族传说 (Icelanders' sagas,冰岛历史英雄故事散文)。 《尼伯龙根的指环》由四部歌剧组成,亦被瓦格纳称为“舞台节庆典三日剧及前夕”。
TapTap
作者信息:
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出生于德国莱比锡,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指挥家。
TapTap
1833年,正式开启音乐家生涯,于同年创作了歌剧《仙女》。1843年,《漂泊的荷兰人》在德累斯顿歌剧院首演,瓦格纳的名声亦由此确立。1845年,《汤豪瑟》在德累斯顿宫廷剧院首演。1849年,瓦格纳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流亡生涯。1850年,弗朗茨·李斯特在魏玛指挥首演了《罗恩格林》。
TapTap
1864年,路德维希二世因欣赏瓦格纳的才华,决定为其偿还债务,瓦格纳的命运也由此发生转折。1865年,《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慕尼黑宫廷剧院首演。1868年,《纽伦堡的名歌手》在慕尼黑首演,该剧确立了瓦格纳在德国音乐中的主导地位。
1874年,《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长达26年的创作历程划上了句号。1876年,《尼伯龙根的指环》在汉斯·里希特的执棒下在拜罗伊特首演,引起欧洲文化界的轰动。
TapTap
1882年,《帕西法尔》在第三届拜罗伊特音乐节上进行了首演。
1883年2月13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威尼斯逝世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