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书 无人深空 的评价

因高专业度入选icon-wow
啼书
啼书
啼书专业嘴替
TapTap玩赏家
2025/5/3
玩过
评价历史
发布来源
Web 官网
观前提醒,本篇评论完笔于2023年末——即便过去了一年半,《无人深空》仍在进行着意义重大的免费更新。
当我第一次踏入《无人深空》的Steam商店页面时,便看到了评论区的一则好友评测。
那段评测很短很短:“无需多言,已退款。”但其上鲜红的“不推荐”图标却很显眼,很显眼——如同我在游戏中看到的,那广袤荒漠上的红色信标,闪烁着诡异的光。
我抬头望了一眼评测发出的时间,那是七年前的2016:那时,我甚至还未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似乎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但即便如此,我依旧听说过《无人深空》的故事,还能从这篇评测里……拾起那时玩家们失望的情绪碎片。
首发五天七十万销量的傲人成绩,和随后跌至低谷的百分之十二推荐率,这款游戏曾从顶点跌落低谷——我虽然不曾见证过这样的过去,但我想,我依旧能从游戏中寻见过往的碎片。
七年,真的足够在电子游戏里创造一个宇宙吗——站在2023的尾声,带着这样的疑惑,我打开了《无人深空》。
【孤独】
孤身一人从荒芜的星球中醒来,周遭净是些诡异形态的动植物——这就是《无人深空》的开端。即便在2023年打开这款游戏,我也能稍稍理解2016年的玩家为何而愤怒:因为,这是个程序化生成的世界。
所以,即便时间来到了2025年,你依旧能看到奇形怪状的动植物乃至于矿物,攀附在星球荒芜的表面上,让这个世界乍看之下如“丁真在地狱门口看到了克苏鲁后写下神曲”般混乱不堪。
程序化生成的太空世界本就是剑走偏锋之行——而当年的Hello Game,不过是一家没什么技术积累的独立工作室罢了。所以《无人深空》,理所应当地在开局暴死后,成为了无人问津的存在。
看着眼前随机生成的畸形生物,形态各异地构成眼前独具一格的星球生态,我也随即明白了第二个道理:程序化生成,或许是现今于电子游戏中创造宇宙的唯一手段。
而这,也是开发商Hello Games用了七年所证明的结果。
【探索】
比起视线中星球生态的潦草,给我更为深刻印象的,还有主线的引导。
随机的程序化生成加上主线剧情的强引导,乍听之下似乎有些矛盾,但实际上……在玩法教程之外,我所看到的,是《无人深空》的宇宙,如画卷般在我眼前缓缓铺开的独特流程。
就如前文所说,面对这荒芜的星球,孤单而绝望的角色只存有一线生机:那就是维修飞船,循着讯号寻找其它知性生命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游戏会引导玩家利用手中的工具记录星球的本地生物矿物,并通过分解和提炼获取各类资源——使用工具,即玩家在游戏这的第一步。
虽然工具的科技水平天差地别,但此时此刻,角色和文明的进程,确确实实在某种程度上重叠了:利用工具探索星球,最终在有限的困境中,升入太空。
在短短两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游戏进程间,文明飞入太空的恢弘篇章被这样几笔带过,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再扣人心弦——当飞船吞吐着火舌,在恢弘的音乐中毫无滞感地无缝冲出大气层时,我终于可以确认,这是一款真正的太空游戏。
因为在此时此刻,技术正完美地服务于情绪的共鸣体验。
【存续】
在角色进入空间站,与其他种族生命体见面之后,玩家的孤独感并不会被冲淡多少。原因很简单:你无法和他们交流。在玩家眼里,外星生命体吐出的语言不过是一段乱码,根本无从分析。
在这一阶段,游戏将对文明的刻画重心,似乎从探索放到了存续上:玩家可以在星球上建立据点或是基地,从而传送于各个节点之间;通过空间站的外星人个体和散落在星球间的“黑石碑”学习外星单词,从而拓展自己的外星词库,从而和外星个体进行交流。
在走出太空之后,玩家开始涉足“家”和“文字”的领域,踏入了文明在“工具”与探索之后的第二阶段:存续——这是对玩法的引导,也是对文明的复现,更是开发商Hello Games在传递自身对于科幻与宇宙的理解。
或许,也是他们对于自己那段沉痛过往的缅怀。
【交流】
因为在我看来,《无人深空》在引导上的第三阶段主题,是交流。
在2016的那个版本中,《无人深空》阉割了最初承诺的多人联机内容,这也成为了游戏被差评轰炸的主要原因之一——直到2017年,Hello Games才开始利用后续更新补全多人联机的内容。
在如今这个已然成熟的游戏版本中,玩家依旧要历经数个小时的“孤独”,才能来到异象空间站,第一次见到其他玩家。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太空探索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也是开发商Hello Games自己的记录与反思。
在这一阶段,玩家终于获得了远距穿梭的能力,可以承接宇宙间不同种族阵营的任务,甚至能和其他玩家在线匹配……各类机制和系统一齐开放,游戏流程中主线的强引导不再,分化为了各种各样的驱动性任务和目标。
自此,你的《无人深空》之旅,才算是真正开始。
我极少以自身游戏体验流程为时间轴,撰写这样一篇杂谈——但《无人深空》极为特殊。
一方面,作为一款以自由探索为主要卖点的太空游戏,它在前期拥有着极为强引导的主线目标:而更关键的是,这些引导串联起的流程体验,似乎和文明的发展历程不谋而合,让人不禁感叹构架之巧妙。
另一方面,作为后来者,我在体验的过程中,看到了Hello Games耗费七年,在程序化生成的地基上,从无到有构建宇宙的痕迹:与此对应的,是《无人深空》干干净净的商店页面,没有什么零零碎碎的DLC,也没有什么黄金版或是加强版。
回归最初的那个问题:七年,真的足够在电子游戏里创造一个宇宙吗?
Hello Games给出了它的答案:太够了。
这个程序化生成的宇宙,本不会拥有生机和文明。但在七年的执着之后,在如今的《无人深空》中,任何一个玩家,在这个宇宙间,都是一个独立的文明——在我看来,新手引导中“探索、存续(创造)、交流”的暗线,就是Hello Game与玩家之间的一种交流,也是开发商为科幻与文明写下的注脚。
谢谢你,《无人深空》,还有Hello Games。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