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koReg对 百日战纪 -最终防卫学园- 的评价



RikoReg

TapTap玩赏家
2 天前
写在开头:
在历经几十小时打出过半结局后,我会评价《百日战纪》为一款越期望、越失望的游戏,不要轻易相信无论是小高本人的力荐,还是发售平台的一致叫好,真实体验并非如此
稍有波澜或者说是让人尝鲜的一周目只是《百日战纪》呈上的开胃小菜,从二周目开始才算是正式端上来一桌美味佳肴(?),游戏本身包含的游玩系统看似繁多,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战棋类型的战斗,探索式的养成,以及核心部分的多种走向的剧情
我们先从剧情说起(不包含剧透),一周目结束将我对于二周目的发展期待度拉到极高,紧接着二周目开篇通过一张巨大的网状结构告诉我未来的发展拥有无限可能,而创造这些可能的就是我的每一次选择。彼时我游玩了不过十小时,对后续的内容既好奇又兴奋,传闻中可是有整整一百个结局,一周目已经稳中向好,这之后该是多令人欢喜的体验。但是,后续的体验不说是糟糕,也是乏善可陈。多线之间的游玩体验重复度极高,并且文案质量参差不齐,抛开那些一看就是用来整蛊、图一乐的线路不说,也抛开那些逻辑上存在硬伤、看的人火大的线路不谈,个别线路甚至可以明显感觉到文案没活了,摆烂了,想不出来写什么于是干脆给你跳过时间,直接快进到了结局。即便是我通过了最被人称好的真相线,也确实感受到了这条线一定是小高和刚最用心处理的一条线,质量明显高于其他注水线路。但是试问我该如何去避开那些会严重影响我游玩心情的雷来接触到这一口珍馐呢。这并不是像同为多世界线题材的《命运石之门》那样,每条线逻辑自洽,人物塑造在线,所有线路都是通往真正结局的必由之路。而在《百日战纪》里大多数线路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当然,文案也只是导致乏味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喜欢一周目里的战棋战斗,那么恭喜你,在二周目之后你将有大量体验战棋游戏的时间。即便游戏内置了对于完成过的战斗可以跳过的功能(原来制作组也清楚自己可能做的有多失败),仍然会有大量的没有深度并且无聊的战斗让你游玩。在一周目所见到的战斗系统基本就是可开发的上限了,没有更深层次的进阶展开,升级也只是在数值上的提升。特别是敌人也完全没有新的样貌,几乎每条线我都要面对相同的小怪,相同的BOSS,相同的战斗流程。导致现在听到警报响起的声音会感觉头一阵疼痛
没有深度的不只战斗,还有养成。游戏内的养成主要靠探索和聊天。探索部分是选点数牌去走格子,但是无论我进行了多长时间的游戏,我也无法提升我探索的效率,我派出的角色血量永远是那些,我也永远无法判断事件跳出来的选项到底会带来正向还是负面影响,我的走格子机动性也永远不会有增长,因为根本没有服务于探索的养成。而聊天则是最基本的交流就能得到一些属性回报的方式,在用探索带回的材料做成礼物送人后,可以获得更多的数值提升并且解锁几句话的羁绊剧情(敷衍)
话已至此,我想可以稍微做一些总结,《百日战纪》在除了真相线这一条真正主线之外的内容,都显得那么“流于表面”,制作组做了一个系统,觉得可以用,于是批量的塞入各条线路之中,完全没有差异化,尤其是在多数情况下,会强制玩家去使用这些系统,带来的体验是极其糟糕的。会有人说小高和刚负责的分支不多,有不少都不是出自小高之手,比如灾难级文案小太刀等等,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借口。用人是经过小高和刚和打越钢太郎同意的,统筹是亲力亲为的,最终呈现了这样的作品,玩家玩到的也是最终的作品,以这样的质量综合来看,小高和打越只是个噱头,百结局更是个笑话,私以为也许二人不该再去合作创作了
如果你是小高和刚的粉丝,喜欢《弹丸》系列,那么我会推荐你按照攻略走一遍《百日战纪》的真相线,你会感觉不虚此行并且发觉果然《雾雨谜宫》只是小高忙里偷闲赶制出来的没有注入心意的作品。如果你没有接触过小高和刚的作品并且想一睹风采,那么同样我会推荐你按照攻略走一遍《百日战纪》的真相线。但如果你是个想尽可能完整体验《百日战纪》内容的玩家,那我推荐你将时间用在更值得花费的地方
在历经几十小时打出过半结局后,我会评价《百日战纪》为一款越期望、越失望的游戏,不要轻易相信无论是小高本人的力荐,还是发售平台的一致叫好,真实体验并非如此
稍有波澜或者说是让人尝鲜的一周目只是《百日战纪》呈上的开胃小菜,从二周目开始才算是正式端上来一桌美味佳肴(?),游戏本身包含的游玩系统看似繁多,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战棋类型的战斗,探索式的养成,以及核心部分的多种走向的剧情
我们先从剧情说起(不包含剧透),一周目结束将我对于二周目的发展期待度拉到极高,紧接着二周目开篇通过一张巨大的网状结构告诉我未来的发展拥有无限可能,而创造这些可能的就是我的每一次选择。彼时我游玩了不过十小时,对后续的内容既好奇又兴奋,传闻中可是有整整一百个结局,一周目已经稳中向好,这之后该是多令人欢喜的体验。但是,后续的体验不说是糟糕,也是乏善可陈。多线之间的游玩体验重复度极高,并且文案质量参差不齐,抛开那些一看就是用来整蛊、图一乐的线路不说,也抛开那些逻辑上存在硬伤、看的人火大的线路不谈,个别线路甚至可以明显感觉到文案没活了,摆烂了,想不出来写什么于是干脆给你跳过时间,直接快进到了结局。即便是我通过了最被人称好的真相线,也确实感受到了这条线一定是小高和刚最用心处理的一条线,质量明显高于其他注水线路。但是试问我该如何去避开那些会严重影响我游玩心情的雷来接触到这一口珍馐呢。这并不是像同为多世界线题材的《命运石之门》那样,每条线逻辑自洽,人物塑造在线,所有线路都是通往真正结局的必由之路。而在《百日战纪》里大多数线路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当然,文案也只是导致乏味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喜欢一周目里的战棋战斗,那么恭喜你,在二周目之后你将有大量体验战棋游戏的时间。即便游戏内置了对于完成过的战斗可以跳过的功能(原来制作组也清楚自己可能做的有多失败),仍然会有大量的没有深度并且无聊的战斗让你游玩。在一周目所见到的战斗系统基本就是可开发的上限了,没有更深层次的进阶展开,升级也只是在数值上的提升。特别是敌人也完全没有新的样貌,几乎每条线我都要面对相同的小怪,相同的BOSS,相同的战斗流程。导致现在听到警报响起的声音会感觉头一阵疼痛
没有深度的不只战斗,还有养成。游戏内的养成主要靠探索和聊天。探索部分是选点数牌去走格子,但是无论我进行了多长时间的游戏,我也无法提升我探索的效率,我派出的角色血量永远是那些,我也永远无法判断事件跳出来的选项到底会带来正向还是负面影响,我的走格子机动性也永远不会有增长,因为根本没有服务于探索的养成。而聊天则是最基本的交流就能得到一些属性回报的方式,在用探索带回的材料做成礼物送人后,可以获得更多的数值提升并且解锁几句话的羁绊剧情(敷衍)
话已至此,我想可以稍微做一些总结,《百日战纪》在除了真相线这一条真正主线之外的内容,都显得那么“流于表面”,制作组做了一个系统,觉得可以用,于是批量的塞入各条线路之中,完全没有差异化,尤其是在多数情况下,会强制玩家去使用这些系统,带来的体验是极其糟糕的。会有人说小高和刚负责的分支不多,有不少都不是出自小高之手,比如灾难级文案小太刀等等,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借口。用人是经过小高和刚和打越钢太郎同意的,统筹是亲力亲为的,最终呈现了这样的作品,玩家玩到的也是最终的作品,以这样的质量综合来看,小高和打越只是个噱头,百结局更是个笑话,私以为也许二人不该再去合作创作了
如果你是小高和刚的粉丝,喜欢《弹丸》系列,那么我会推荐你按照攻略走一遍《百日战纪》的真相线,你会感觉不虚此行并且发觉果然《雾雨谜宫》只是小高忙里偷闲赶制出来的没有注入心意的作品。如果你没有接触过小高和刚的作品并且想一睹风采,那么同样我会推荐你按照攻略走一遍《百日战纪》的真相线。但如果你是个想尽可能完整体验《百日战纪》内容的玩家,那我推荐你将时间用在更值得花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