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小魔王对 铁拳7 的评价
我对《铁拳 7》的感情,是第一次在街机上玩到的。那时候街机里混着街霸和铁拳的角色,唯独他的造型戳中我,恶魔形态的酷劲儿,至今想起来都记得清清楚楚。23年3月某天晚上在Steam刷到它,看到宣传照里熟悉的恶魔风间仁,哪怕我向来偏爱开放世界和单人剧情,对纯格斗游戏几乎一窍不通,还是没犹豫就买了。
宿舍网速只有每秒7MB,等了两个半小时才下完,上手第一感觉就是 “手笨得跟不上”。不会搓招式,只能靠手柄快捷键按出蹩脚连招,联网模式5战1胜,离线模式赢多输少,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我没格斗游戏天赋。可我偏要跟自己较劲,为了玩好恶魔风间仁,甚至花200块买了手柄, 要知道我桌上的键盘、鼠标、耳机加起来才100块,从大一用到大四都没换过,这次算是破了例。握着新手柄练操作的时候,总想起小时候跟我爸在街机厅玩的日子,一块钱就能玩一下午,那种简单的快乐,居然在十几年后被这款游戏重新勾了起来。
后来慢慢摸索,才发现这游戏不止有情怀。用虚幻4做的画面很惊艳,剧情模式里的cinematic战斗像看电影,三岛家族的恩怨情仇虽然复杂,却越看越上头。全成就的时候还遇到过温暖的事,锦标赛需要四个人才能开,第一次凑够人却有人掉线,剩下两个老外没走,帮我去直播间摇人、翻Steam评论找在线玩家,前前后后折腾三个小时,最后终于拿到成就,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感动。其他成就倒没这么费劲,训练场里对着出招表练十连击,刷宝藏战遇特殊敌人,慢慢琢磨下来,居然也摸到了点格斗游戏的门道。
不过也有遗憾,现在铁拳8发售了,玩7的人少了很多,加的铁拳群里全在聊8,偶尔想玩联机,得等打折的时候在线人数才会多一点。而且每个角色设计得都很深,我全程用州光打剧情,到全成就也没练熟,更别说钻研连招了。但这并不影响我喜欢它,毕竟它不是一款 “适合我的游戏”,而是承载了童年记忆的载体 ,每次操控恶魔风间仁放出大招,看着屏幕上熟悉的特效,就像回到了那个昏暗的地下商场,耳边似乎又响起了街机的音效和我爸的笑声。
如果不是因为情怀,我可能不会碰这款格斗游戏,可正是这份执念,让我收获了意外的快乐。现在偶尔还会打开训练场练两局,等铁拳8打折了再试试新作,但《铁拳 7》在我心里的位置,永远是特殊的,它不只是一款游戏,更是我跟童年的一次重逢。
宿舍网速只有每秒7MB,等了两个半小时才下完,上手第一感觉就是 “手笨得跟不上”。不会搓招式,只能靠手柄快捷键按出蹩脚连招,联网模式5战1胜,离线模式赢多输少,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我没格斗游戏天赋。可我偏要跟自己较劲,为了玩好恶魔风间仁,甚至花200块买了手柄, 要知道我桌上的键盘、鼠标、耳机加起来才100块,从大一用到大四都没换过,这次算是破了例。握着新手柄练操作的时候,总想起小时候跟我爸在街机厅玩的日子,一块钱就能玩一下午,那种简单的快乐,居然在十几年后被这款游戏重新勾了起来。
后来慢慢摸索,才发现这游戏不止有情怀。用虚幻4做的画面很惊艳,剧情模式里的cinematic战斗像看电影,三岛家族的恩怨情仇虽然复杂,却越看越上头。全成就的时候还遇到过温暖的事,锦标赛需要四个人才能开,第一次凑够人却有人掉线,剩下两个老外没走,帮我去直播间摇人、翻Steam评论找在线玩家,前前后后折腾三个小时,最后终于拿到成就,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感动。其他成就倒没这么费劲,训练场里对着出招表练十连击,刷宝藏战遇特殊敌人,慢慢琢磨下来,居然也摸到了点格斗游戏的门道。
不过也有遗憾,现在铁拳8发售了,玩7的人少了很多,加的铁拳群里全在聊8,偶尔想玩联机,得等打折的时候在线人数才会多一点。而且每个角色设计得都很深,我全程用州光打剧情,到全成就也没练熟,更别说钻研连招了。但这并不影响我喜欢它,毕竟它不是一款 “适合我的游戏”,而是承载了童年记忆的载体 ,每次操控恶魔风间仁放出大招,看着屏幕上熟悉的特效,就像回到了那个昏暗的地下商场,耳边似乎又响起了街机的音效和我爸的笑声。
如果不是因为情怀,我可能不会碰这款格斗游戏,可正是这份执念,让我收获了意外的快乐。现在偶尔还会打开训练场练两局,等铁拳8打折了再试试新作,但《铁拳 7》在我心里的位置,永远是特殊的,它不只是一款游戏,更是我跟童年的一次重逢。